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2015-09-16郑福臣许英民
郑福臣+许英民
中图分类号:S83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06-02
在农村养鹅中,有时育雏条件差,用的是旧房舍、仓库略加修理作为育雏舍,不保温,饲料配合不合理,密度大,不通风,开食过晚或过早,光照不合理,湿度不适宜,卫生不好和疾病预防不到位等,因此,育的雏鹅很多,但到后来却所剩不多,雏鹅成活率低。农村要想养好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找原因,并加以逐一落实,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1 育雏温度忽高或忽低
在农村养鹅中,育雏时很难掌握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雏鹅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缓慢,死亡率升高。如果温度过低,雏鹅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平衡,会导致部分雏鹅相互扎堆、呼吸困难、下痢等,甚至出现死亡。
一般育雏温度是,1~2日龄28~26℃,3~7日龄26~24℃,第2周温度为22~21℃,第3周为20~18℃,育雏舍的温度18~20℃。夜晚的温差不能超过1~1.5℃,一般温度以恒定为好。
2 密度过大,互相挤压
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鹅群互相挤压,抢食物、饮水等,可造成雏鹅的死亡。
每平方米鹅舍的养鹅数量,一般1~2周龄,可养雏鹅25只,随着周龄的增加,每周可减少5只左右,至3周龄以后,可饲养18只左右。还可根据鹅的品种、大小、强弱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3 鹅舍通风不良
育雏舍的空气要保持新鲜,在育雏期,由于雏鹅新陈代谢旺盛,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如果浓度达到5.8%,雏鹅就会出现异常,浓度增至15.2%,雏鹅则出现昏迷。另外,雏鹅排出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发病,严重时将会引起死亡。
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在寒冷季节,通风应选在上午的10点至下午13点,在通风时,先提高舍内温度2~3℃,通风30~40min,然后关上窗户。或将通气孔打开,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到雏鹅身上,尤其是冬季,外界气温非常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而引起感冒。
4 雏鹅开食过迟或过早,营养不全
在农村养雏鹅中,通常有开食过迟或过早。过迟,体内能量消耗过多,体质衰弱;过早,则休息不好,影响体内残余卵黄吸收,造成消化不良,食欲较差。开食一般都是选择自产的玉米、大豆、剩饭或青菜喂雏鹅,缺乏动物性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饲料,不能满足雏鹅的营养需要,严重阻碍雏鹅的生长发育,雏鹅表现体质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
一般雏鹅在出壳后12~24h内开食,不能超过48h。雏鹅开食饲料应含粗蛋白质20%~22%,代谢能11.92MJ/kg,粗脂肪3.2%,不需要在开食饲料里加蛋黄、牛奶等高蛋白饲料,以免1日龄的雏鹅因食入过多的蛋白质而消化不良和增加饲养成本。用开水浸泡煮成七、八分熟的破碎的黄玉米、小米,撒在牛皮纸上由雏鹅自由采食,有助于防止雏鹅糊肛。雏鹅先开水,后开食,保证有充足和清洁的饮水。2~3d后,就可用配合饲料添加青绿饲料饲喂。
5 光照不合理
雏鹅的光照管理有时不合理,采取24h全天光照,使雏鹅得不到休息;或者是缩短时间,雏鹅很不适应,雏鹅碰到停电时,发生惊群、骚动,表现不安。
雏鹅的光照管理:头2d应使用24h光照,4日龄以后采用23h光照,1h黑暗。在3日龄前,为了让雏鹅熟悉饲槽、水槽位置和舍内环境,可用较强的光照,每平方米4~5W,其余时间使用弱光照,每平方米1W左右,一般20~30m2有一个25~40W电灯泡挂于2m高处即可,这样有些弱雏在吃不饱时可以继续采食而其它雏鹅仍然可以照常睡眠。此外,夜间给光还能有效防止兽害,又不会引起雏鹅不安或惊群。
6 湿度不适宜
雏鹅出壳后体内水分含量很高,如果室内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鹅发生脱水现象,表现为绒毛发脆,大量脱落,脚趾干瘪,雏鹅消瘦,食欲不振,饮水频繁,消化不良,或由于干燥,舍内尘土飞扬,使雏鹅发生呼吸道病。
适宜的相对湿度对雏鹅发育有利,不仅能促进卵黄吸收,而且能有效控制雏鹅饮水量,防止雏鹅脱水。育雏舍的湿度应是:1~10日龄为65%~70%,10日龄以后为55%~60%。前期雏鹅采食量和饮水都很少,排便也少,垫料中水分蒸发的少,环境干燥,应增大环境湿度,可以在育雏舍内搭湿麻袋调节,或勤向地面、过道或四周墙壁撒水。随日龄的增长,排便增多,粪中水分蒸发的多,环境湿度大,尤其阴雨天,更应注意防止潮湿,应在保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尽量通风,降低湿度。
7 不重视鹅舍环境卫生
在农村养鹅中,一般不太注意鹅舍环境卫生,地面和炕面的垫料长期不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雏鹅粪到处堆,给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感染传播创造条件,增大了传播几率,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要搞好鹅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鹅舍干燥,定期对雏鹅舍、饲槽、水槽、用具进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0.3%百毒杀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8 疾病预防不到位
在农村,有许多养鹅场(户)不及时进行小鹅瘟、大肠杆菌病的免疫,对于育雏阶段的两大重要传染病——雏鹅沙门氏菌病和球虫病,也不能很好地把握预防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鹅出现症状,才采取措施治疗,造成死亡率增高。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是保证育雏成功的重要环节。养鹅场(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选好疫苗并注意正确保存使用,疫苗接种一定要认真。除了建立健全常规消毒外,还应注意坚持带鹅喷雾消毒,每周进行带鹅消毒1次。要搞好雏鹅舍的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保持育雏舍干燥,定期对鹅舍、用具进行消毒,并给予药物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