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2015-09-16曾宪锋邱贺媛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韩山凤尾裂片

曾宪锋,邱贺媛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 潮州 521041)

华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曾宪锋,邱贺媛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 潮州 521041)

报道了产自赣州市的2种江西省新记录蕨类植物:西南凤尾蕨(PteriswallichianaJ.Agardh)、岭南凤尾蕨(PterismaclurioidesChing);广东省首次详实记录的蕨类植物:台湾毛蕨(Cyclosorustaiwanensis(C.Christensen) H.It)。标本存放于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植物标本室(CZH)。

蕨类植物;新资料;华南地区

闽粤赣交界地带属于华南植物区系。2013年在闽粤赣交界地带采集到一批蕨类植物标本,发现一些省级新记录植物,参考有关文献资料[1-4],本文记述其中3种蕨类植物。

1 西南凤尾蕨(凤尾蕨科)

PteriswallichianaJ.Agardh,Recens.Spec.Pter.69.1839;Reip.Pop.Sin.3(1):81.图版23:5-7.1990;Fl.of China 2-3:209.2013。

江西:赣州市会昌县筠门岭镇营房村汉仙岩景区名胜区(仙人奕乐),2013年7月19日,曾宪锋13610(CANT),生于海拔300 m的丹霞地貌潮湿山谷。

分布:重庆、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四川、台湾、西藏、云南。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泰国、越南[1-2]。江西为首次记录。

形态特征(图1):植株大型,根状茎短,直立,先端有卵状阔披针形鳞片。叶簇生,纸质;叶柄红棕色,粗大如指,叶片五角状阔卵形,下面疏被红棕色腺体,从叶柄顶端分为3枝,中央1枝最大,二回深羽裂;小羽片条状披针形,深羽裂几达小羽轴;裂片尖或钝头,顶部边缘有细牙齿;侧生2枝柄长约5 cm,柄端再分为2枝,都为二回深羽裂。叶脉沿小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网眼,裂片上的叶脉二叉(向不育的顶部为单一)。孢子囊群沿裂片顶部以下3/5的叶缘连续分布;囊群盖条形,膜质[1-2]。

2 岭南凤尾蕨(凤尾蕨科)

PterismaclurioidesChing,Acta Bot.Austro Sin.1:15.1983;Reip.Pop.Sin.3(1):81.1990;Fl.of China 2-3:208.2013。

图1 西南凤尾蕨

江西: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三百山风景名胜区,2013年7月7日,曾宪锋14021(CANT),2013年9月21日,曾宪锋、邱贺媛14562(CANT)。生于海拔620 m山谷林缘。

分布:广东(始兴)特有分布,广西可能有分布[2]。越南北部可能有分布[2]。江西为首次记录,也是全球第2个详实记录的分布地点。

形态特征(图2):根状茎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鳞片。叶簇生;柄长30 cm,粗约2 mm,有光泽,上面有狭纵沟,沟两旁有短针状刺;叶片卵形,长约45 cm,宽约25 cm,二回深羽裂;侧生羽片7~9对,近对生,斜向上,下部羽片长14~18 cm,宽3.5~4 cm,先端急狭成线形尾尖,基部略狭,楔形,篦齿状深羽裂达到羽轴两侧的狭翅,顶生羽片的形状、大小及分裂度均与中部的侧生羽片相同,基部1对羽片较大,有短柄,基部下侧有1片篦齿状深羽裂的小羽片;裂片15~18对,互生,斜展,狭披针形,中部的长1.3~2.5 cm,基部以上宽4 mm,基部扩大,向上渐狭,尖头或钝头,有疏锯齿,间隔与裂片等宽。叶脉沿羽轴两侧各联结成1行与羽轴平行的狭长网眼,裂片上的小脉二叉[1-2]。本种形态近于两广凤尾蕨(P.maclureiChing),但植株各部较小,下部羽片长14~18 cm,宽3.5~4 cm,羽轴两侧的翅宽约3 mm,网眼扁平[1-2],记载生长海拔400 m;而本文的标本其网眼的宽度为翅宽的1/2,采自620 m的山谷林缘。

3 台湾毛蕨(金星蕨科)

Cyclosorustaiwanensis(C.Christensen) H.It,Bot.Mag.(Tokyo).51.728.1937;Fl.Reip.Pop.Sin.4(1):184.1999;Fl.of China 2-3:376.2013。

广东:蕉岭县长潭镇长潭风景区,2013年9月14日,曾宪锋14387(CANT),生于海拔321 m的山谷林下。

图2 岭南凤尾蕨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台湾[1]。日本。文献[4]记载:“台湾毛蕨与本种近似,曾报道产于广东,因尚需考证,暂未载入本志。”因此,广东省为首次详实记录。

形态特征(图3):植株高60~180 cm。根状茎近直立,先端密被淡棕色、阔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叶柄短,长10~40 cm,粗3~8 mm,灰褐色,基部疏被鳞片,向上几光滑;叶片长50~90 cm,中部宽约20 cm,阔披针形,渐尖头,基部急狭缩,二回羽裂;羽片30~45对,斜上,互生,相距1.5~2 cm,下部4~6对突然缩小成耳片,基部1对极小,几成瘤状,中部羽片长10~13 cm,宽1~1.2 cm,线状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平截,上侧稍凸出,羽裂达1/2或稍深。叶脉两面可见,侧脉斜上,每裂片5~7对,基部1对出自主脉基部稍上处,其先端交接成较高的三角形网眼,并自交接点伸出极短的外行小脉和缺刻下长的透明膜质连线相接。孢子囊群小,生于侧脉中部稍下处,囊群盖小,淡棕色,膜质,宿存[3]。

本种以羽片基部上侧裂片凸出,囊群盖小,无毛,明显区别与异果毛蕨(C.heterocarpus);后者羽片基部较对称,上侧不凸出,囊群盖大,中央有柔毛[3]。本次采到的标本较高大,高可达1.8 m。

图3 台湾毛蕨

[1]Wu,Z.Y.,P.H.Raven, D.Y.Hong,al.Flora of China:Vol.2-3[M].Beijing:Science Press,2013:208,209,376.

[2]吴兆洪.凤尾蕨科[M]//秦仁昌,邢公侠.中国植物志3(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81-84.

[3]邢公侠,裘佩憙,姚关琥.毛蕨属[M].//邢公侠.中国植物志4(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4-185.

[4]吴德邻.广东植物志:7[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78.

欢迎订阅2016年《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林业科技》是福建省林学会、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面向广大林业生产、科研、设计和教育的工作者和有关人员,主要刊载与林业有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设计、教学工作者和林农果农必不可少的科技参考资料。

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35-1136/S、ISSN1002-7351,A4开本,232页。每期定价15元,全年60元。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4-34。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邮订。并真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欢迎社会各界来我刊宣传产品、展示形象。

编辑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邮政编码:350012

联系电话:(0591)87911427

联系人:蒋家淡

开户银行:农行福州市晋安新店分理处

开户名称:福建林业科技编辑部

银行帐号:13135301040002107

电子邮箱: linyekeji@vip.tom.com;或linyekeji@163.net

本刊网址:http://fjlk.chinajournal.net.cn

New Information of Fern in South China

ZENG Xian-feng,QIU He-yuan

(DepartmentofBiology,HanshanNormalUniversity,Chaozhou521041,Guangdong,China)

Two species are reported as new record ferns to Jiangxi Province,China,i.e.PteriswallichianaJ.Agardh,PterismaclurioidesChing;Cyclosorustaiwanensis(C.Christensen) H.Itis reported accurately for Guangdong.All the voucher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Herbarium of Biology Department,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ZH).

fern;new information;South China

2014-06-10;

2014-07-0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542104101003005);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启动项目(QD20090220)

曾宪锋(1962—),男,河北昌黎人,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博士,从事植物区系学研究。E-mail:zengxianfeng0325@163.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2.036

Q949.36

A

1002-7351(2015)02-0166-03

猜你喜欢

韩山凤尾裂片
海岸凤尾蕨(Pteris minor)的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价值分析
苏州国画院名宿展·韩山篇
菊花杂交一代叶片形态数量性状分析
同心发射筒系留盖体燃气开启技术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欧洲凤尾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世界上最美的鸟:凤尾绿咬鹃
一种微波裂片设备
另类惩罚
刘会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