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丽水白云山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区系

2015-09-16张亚芬杨鲁琼周巧珍郭志平陈旭波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属数白云山植物区系

张亚芬,杨鲁琼,周巧珍,陈 睿,郭志平,陈旭波

(1.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3.慈溪市技工学校,浙江 慈溪 315336)

浙江丽水白云山森林公园野生藤本植物区系

张亚芬1,杨鲁琼2,周巧珍3,陈 睿1,郭志平1,陈旭波1

(1.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3.慈溪市技工学校,浙江 慈溪 315336)

为了解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内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地区野生藤本植物有32科77属183种(含种下分类群)。分别占白云山野生种子植物的21.77%、13.23%、15.63%。属水平上,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占优势(28.60%),其次是东亚分布(14.29%),热带亚洲分布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11.70%);种水平上,种的分布类型以中国特有种为最多(59%),其次是东亚分布(16.40%)、热带亚洲分布(15.30%),其余类型为零星分布。按照区系分区标准,将中国特有种分为7个亚型,其中以华东-华中-华南分布最多(57种)。可见,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拥有较多的特有植物。可以为本市的绿化提供材料。

白云山;野生藤本植物;区系;浙江

目前,我国植物区系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研究对象涉及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1-2],并且已证实区系分析对该地区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及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而丽水植物区系的研究发展较慢,直至21世纪才开始有较多的研究,如朱圣潮等[4]对丽水地区植物区系的特点进行概括,张建新[5]对丽水木本植物区系进行分析,大多是对丽水整个植物区系的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对丽水地区的珍稀植物、药用植物、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进行讨论[6-10]。白云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城郊,地处亚热带地区,为省级森林公园。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梅笑漫[11]、王昌腾[12]分别对该地区种子植物的区系进行讨论,阐明区系特点。但是,未见针对该地区的某一生活型植物进行研究。

藤本植物是一类生活型特殊、不能单独直立、需借助其他植物或支持物才能向上攀升的植物类群[13]。藤本植物中有许多重要的经济种类,可作水果,如猕猴桃、葡萄;也可作药用,如薯蓣、大血藤;许多藤本植物还是垂直绿化的好材料,在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和美化环境方面具有其他植物难以代替的作用[14]。因此以藤本植物为对象进行区系分析,阐明其特点,为其多样性保护、园林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

白云山地处浙江省丽水盆地边缘,位于119°52′—119°58′E、28°23′—28°27′N之间,东西跨度8.5 km,南北长达10 km。最高峰海拔1055.5 m,整个地势为西北向东南倾斜[15]。山体由地质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形成,地表以侏罗纪凝灰岩为主,部分地区出现白垩纪红砂岩、花岗岩[16]。地形复杂,属仙霞岭东支的括苍山脉,为组成环抱丽水市城郊丘陵盆地的北面群山[11]。本区以红壤为主,广泛分布于海拔600 m 以下的低地丘陵;其次为黄壤,分布于600 m以上的中低山[11]。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1 ℃;年均降水量1392.8 mm,相对湿度75.8%;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间1828.2 h,日照率41%;年均无霜期256.3 d[12]。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白云山丰富的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500~900 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毛竹林等类型。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等为主要建群种[11]。也有不少优良种质资源,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钟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 等。

2 调查方法

笔者于2009—2014年间利用线路调查方法对该地区的藤本植物进行野外调查,结合丽水学院植物标本室的标本,整理出藤本植物名录。另外,查阅了对该地区研究过的相关资料[4-9,11-12],对名录进行完善。

3 区系分析

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出藤本植物名录,统计得出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有32科77属183种,分别占白云山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21.77%、13.23%、15.63%,占浙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17.59%、6.15%、5.42%。

植物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基础,种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区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属是由种组成的,大多数是真正的自然群,分布区较稳定,地区性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植物属的分布型意义更大[17]。因此本文主要从属、种2个维度对丽水白云山地区的藤本植物区系进行分析。

3.1 属的分析

3.1.1 属的组成分析 根据对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属的大小顺序及各属的种数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寡种属比例最大,有37属,占总属数的48.05%,如络石属(Trachelospermum)(含5种)、蔷薇属(Rosa)(含4种)、常春藤属(Hedera)(含2种)等;其次是单型属,有34属,占总属数的44.16%,如胡颓子属(Elaeagnus)、五加属(Acanthopanax)、绣球属(Hydrangea)等;中型属有6属,占总属数的7.79%,即猕猴桃属(Actinidia)(含9种)、铁线莲属(Clematis)(含7种)、悬钩子属(Rubus)(含7种)、菝葜属(Smilax)(含7种)、葡萄属(Vitis)(含7种)、南蛇藤属(Celastrus)(含6种)

表1 丽水白云山藤本植物属的组成分析

3.1.2 属的分布区类型 根据吴征镒、张建新等对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18-21],白云山藤本植物77属可分为11个类型,5个变型(表2)。与当地种子植物区系相比,缺失3个分布区类型。

表2 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1)世界分布属。世界分布属有4个,分别为扁豆属(Lablab)、茄属(Solanum)、悬钩子属(Rubus)、铁线莲属(Clematis),共占白云山藤本植物总属数的5.19%。

2)热带分布属。白云山藤本植物热带分布属共47属,占总属数的61.03%,是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表明本区藤本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性质。其中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有22属,占总属数的28.57%,在该区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中菝葜属(Smilax)、崖豆藤属(Millettia)、马兜铃属(Aristolochia)、南蛇藤属(Celastrus)、薯蓣属(Dioscorea)等是该区域藤本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带亚洲分布有9属,占总属数的11.69%,如鸡矢藤属(Paederia)、清风藤属(Sabia)、葛属(Pueraria)等。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有2属,占总属数的2.60%,如豆薯属(Pachyrhizus)、雀梅藤属(Sageretia);旧世界热带分布有6属,占总属数的7.79%,如玉叶金花属(Mussaenda)、乌蔹莓属(Cayratia)、野桐属(Mallotus)等;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分布有3属,占总属数的3.90%,如野扁豆属(Dunbaria)等;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分布有5属,占总属数的6.49%,如赤瓟属(Thladiantha)、常春藤属(Hedera)等。

3)温带分布属。白云山藤本植物温带分布共25属,占总属数的32.47%,是丽水藤本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白云山藤本植物不仅具有热带属性,同时也具有较明显的温带属性。东亚分布有11属,占总属数的14.29%,在温带分布中占最高比例。其中猕猴桃属、野木瓜属(Stauntonia)等是藤本植物在该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温带分布有7属,占总属数的9.09%,如葡萄属(Vitis)、忍冬属(Lonicera)、蔷薇属等。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有7属,占总属数的9.09%,如络石属、地锦属(Parthenocissus)、五味子属(Schisandra)等。其余温带分布类型缺乏。

4)中国特有分布属。中国特有成分仅1属,即大血藤属(Sargentodoxa),占总属数的1.30%,说明该区属的特有现象不太明显。

3.2 种的分布区类型

本文对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种植物的实际分布区,并考虑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各种植物的定名及分布主要依据《中国植物志》[22]、《浙江植物志》[23]等相关资料确定。参考属的分布区划分,将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183种划分为11个类型(表3),其中中国特有分布种有108种,非中国特有种有75种。

3.2.1 非中国特有种的分布类型 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非中国特有种共有89种,占总种数的48.63%。其中世界分布有4种,占总种数的2.19%。世界分布型的种在区系分析中意义不大,故不进行具体分析。

1)热带分布种。白云山热带分布种共47种,占总种数的25.68%。其中热带亚洲分布有34种,占总种数的18.58%,为本地区热带成分的重要来源,也是本区热带成分的主要代表,在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区系中占重要地位,如木防己(Cocculusorbiculatus)、菝葜(Smilaxchina)、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等。其他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均不多,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分布共4种,如刀豆(Canavaliagladiata)、羽叶金合欢(Acaciapennata)等;泛热带分布共3种,即落葵(Basellarubra)、云实(Caesalpiniadecapetala)、牵牛(Pharbitisnil);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共2种,即海刀豆(Canavaliamaritime)、豆薯(Pachyrhizuserosus);旧世界热带分布共2种,即黄独(Dioscoreabulbifera)、四籽野豌豆(Viciatetrasperma);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分布也仅2种,即鱼藤(Derristrifoliate)、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

表3 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2)温带分布种。白云山温带分布种共有38种,占总种数的20.77%。其中东亚分布有35种,占总种数的19.13%,如紫藤(Wisteriasinensis)、木通(Akebiaquinata)等,为本地区温带分布的主要来源。而北温带分布仅1种,即小巢菜(Viciahirsute);东亚和美洲间断分布仅2种,即啤酒花(Humuluslupulus)、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

3.2.2 中国特有种的分布类型 中国特有分布共94种,占总种数的51.37%,是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第一优势种群,根据其地理分布特点,结合自然环境背景,依据吴征镒和王荷生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24-25],将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中国特有种划分为7个亚型,见表4。

1)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特有种较多,丽水特有藤本植物2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2.13%,即小花栝楼(Trichosanthesparviflora)、显脉野木瓜(Stauntoniaconspicua)。

2)华东地区特有分布亚型6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6.38%,如福建马兜铃(Aristolochiafujianensis)、华双蝴蝶(Tripterospermumchinense)等。

3)华东-华南分布亚型11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11.70%,如杠香藤(Mallotusrepandusvar.chrysocarpus)、春云实(Caesalpiniavernalis)等。有7种延至西南,如钝药野木瓜(Stauntonialeucantha)、过山枫(Celastrusaculeatus)等。

4)华东-华中分布亚型11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11.70%,如安息香猕猴桃(Actinidiastyracifolia)、绿爬山虎(Parthenocissuslaetivirens)等。有3种延至西南,即野葛(Puerarialobata)、亮叶中南鱼藤(Derrisfordiivar.lucida)、华中铁线莲(Clematispseudootophpra)。有3种延至西南-西北,分别为大金刚藤(Dalbergiadyeriana)、网脉葡萄(Vitiswilsonae)、鹰爪枫(Holboelliacoriacea)。

5)华东-华中-华南分布亚型57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60.64%,如东南葡萄(Vitischunganensis)、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等。往西南达云南有30种,如秤钩风(Diploclisiaaffinis)、刺藤子(Sageretiamelliana)等。往西北达甘肃有1种,即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延至西南-西北共10种,如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轮环藤(Cyclearacemosa)。

6)华东-华中-华北分布亚型5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5.32%。其中往西北达陕西有1种,即粉团蔷薇(Rosamultifloravar.cathayensis);延至西北-西南有2种,即弓茎悬钩子(Rubusflosculosus)、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延至东北有2种,即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kaewpferi)、野大豆(Glycinesoja)。

7)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分布亚型2种,占中国特有种数的2.13%。其中全国分布1种,即白蔹(Ampelopsisjaponica);延至西南1种,即扶芳藤(Euonymusfortunei)。

表4 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中国特有种的分布区类型

4 结论与分析

4.1 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多样

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共32科77属183种,分别占白云山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21.77%、13.23%、15.63%,占浙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17.59%、6.15%、5.42%。从属的大小来看,寡种属达37属,106种,占总属数的48.05%;单种属占总属数的44.16%。反映了该地区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

从属、种的分布区类型看,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均有11个,体现出藤本植物地理成分多样化。热带分布共48属,占总属数的62.34%,其中泛热带占优势,是丽水白云山地区藤本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在该区系中起主导作用;温带分布属共25属,占总属数的32.47%,其中东亚分布有11属,占总属数的14.29%。从种的分布区类型看,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相当(47∶38)。说明区系具有热带与温带的双重性,体现出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趋势,但总体呈现出亚热带的特征,这与王昌腾[12]对该地区种子植物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4.2 单型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

白云山种子植物区系中区域单型属34个,寡种属37个,区域单型属和寡种属数总计71属,包含140种,占属总数的92.21%,种总数的76.5%。其中有些为古老的残遗成分,如大血藤属。反映出区系的复杂性与古老性。本区藤本植物没有大型属,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的属种数分化不大,所含的种类不多,或经冰川作用后,冰后期残留的属种数量不多以及冰后期新衍生的种不多,因而分布的种的数量较少[26]。

4.3 特有现象较明显,保护价值高,濒危植物较为贫乏

中国特有属虽仅有大血藤属,但中国特有种共94种,占总种数的51.37%,其中小花栝楼(Trichosanthesparviflora)、显脉野木瓜(Stauntoniaconspicua)为丽水特有种。濒危植物仅有野大豆1种,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是栽培大豆的祖先,具有抗寒、抗病、耐盐碱等优良品质。

4.4 加强引种驯化,为本地园林绿化提供新的素材

在对丽水白云山地区植被及植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应用于园林绿化的藤本植物种类较少。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蔓胡颓子(Elaeagnusglabra)等已被应用到别墅区绿化的种类。但是,很多优良的乡土藤本没有被充分发掘、利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藤本资源调查,弄清其种群数量,对其生境及生态系统加强保护;强化引种驯化,建立资源苗圃和快繁基地建设,将一些观赏性强的藤本植物如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kaempferi)、白花油麻藤(Mucunabirdwoodiana)等应用到当地的园林绿化中。

[1]罗文,宋希强,许涵,等.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28(3):294-302.

[2]戴建阅,张尚坤,林瑞芬,等.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4):42-51.

[3]程红梅.安徽合肥大蜀山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1,29(3):288-295.

[4]朱圣潮,陈秉初.丽水地区植物区系特点的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3):53-56.

[5]张建新.浙江丽水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5):455-460.

[6]徐燕云,郭水良,王昌腾.丽水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2):41-44.

[7]梅笑漫,刘鹏.浙江丽水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与保护[J].广西植物,2004,24(3):214-219.

[8]王昌腾.浙江丽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51-155.

[9]徐燕云,雷焕宗,郭水良.浙江丽水药用植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4(2):33-36.

[10]王昌腾,朱圣潮.浙江丽水生态示范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1):57-61.

[11]梅笑漫.丽水白云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4,24(1):28-34.

[12]王昌腾.丽水北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1):21-29.

[13]马进,王小德.天目山乡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4):78-80.

[14]颜立红,黎玉才,廖舫林.试论湖南攀援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前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2(2):64-66.

[15]梅笑漫,刘鹏.丽水市白云山森林植被区系的地理成分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63-67.

[16]梅笑漫,刘鹏,郭水良.浙江丽水市白云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3,23(2):107-111.

[17]王荷生.华北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2-94.

[18]吴征镒,周浙昆,孙航.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19]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

[20]张建新.浙江大山峰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J].广西植物,2006,26(4):444-450.

[21]张建新.丽水大山峰木本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2):356- 363.

[2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1-8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3]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1-7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4]吴征镒,王荷生.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1983.

[25]吴征镒.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J].云南植物研究,1979,1(1):1-20.

[26]耿桂平.福建攀缘植物区系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1):40-43.

Flora of the Vine in Baiyun Mountain in Lishui from Zhejiang Province

ZHANG Ya-feng1,YANG Lu-qiong2,ZHOU Qiao-zhen3,CHEN Rui1,GUO Zhi-ping1,CHEN Xu-bo1

(1.CollegeofEcology,LishuiUniversity,Lishui323000,Zhejiang,China; 2.CollegeofChemistryandLifeScience,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0,Zhejiang,China; 3.TechnicalSchoolofCixi,Cixi315336,Zhejiang,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vine plants florae in the forest park of Baiyun Mountain in Zhejiang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document collection,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ld vine plant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 showed that:there were 183 species in 77 genera of 32 families of wild vine plants found in this area.Accounting for 15.63% in species,13.23% in genera and 21.77% in families of the seed plants from Baiyun Mountain.At genus level,71 genera,which include only 1 species or 2-5 species.The pantropic was main type which occupies 28.60%,much bigger than the East Asia type(14.29%),and the Tropic Asia type(11.70%).At species level,the Endemic to China type was most(59%),followed by the East Asia type(16.40%) and the Tropic Asia type(15.30%),other types just had small proportion.Based on the subarea of China,the endemic species to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7 subtypes,the subtype of East China-Central China-South China had much more species than others,reaches 57.The vine in Baiyun mountain was very rich,the ingredient of flore was multiplex,it had many endemic.It also can provide materials for City Landscaping.

Baiyun Mountain;wild vine;flora;Zhejiang

2014-06-14;

2014-07-10

丽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项目(2013JYZB17);丽水学院重点项目(KZ201107)

张亚芬(1980—),女,湖北仙桃人,丽水学院讲师,从事园林植物研究。E-mail:85368931@qq.com。

陈旭波,丽水学院实验师,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E-mail:chenxubo@163.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2.035

Q948.5

A

1002-7351(2015)02-0161-05

猜你喜欢

属数白云山植物区系
福建省周宁县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云南省红河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白云山
湖南河洑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
广州·白云山
上海植物区系新资料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分析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森林自然度评价
石门县白云山高香红茶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