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紧缩政策下棕地更新为社区公园的策略

2015-09-16沈守云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采石场植被边坡

汤 辉,沈守云,朱 凯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3.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土地紧缩政策下棕地更新为社区公园的策略

汤 辉1,2,沈守云1,朱 凯3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3.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以中山市大坑顶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和景观更新为例,从宜居性角度,阐释了该类项目对塑造社区自然人文特征、加强区域辨识度、彰显城市文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在生态恢复基础上,利用原矿坑独特景观进行项目策划与景观设计,把原来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废弃采石场改造成为一个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社区公园,对国家土地紧缩政策下棕地的改造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土地紧缩政策;棕地;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社区公园

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城市本身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城市的游憩、娱乐、商务、零售功能日益凸显,但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及2003年以来国家采取的土地紧缩政策,对存量土地进行整合和挖潜成为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过去较长时间里在单纯“节约用地”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的“不宜建设用地”——棕地,被统划作绿地,以充当绿地指标,但如何利用棕地的改造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问题并未特别引起国内重视,主要有着该类型用地改造困难、造价过高等因素制约。

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构建

对于棕地这一类型的废弃地,国内外在针对其改造实践上主要存在2种处理手法。①是尽量减少人工干扰痕迹,通过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等手段在视觉上将项目场地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这种手法一般适用于以恢复场地生态功能为主的情况;②是充分挖掘场地潜质,从功能出发,在景观再生的过程中清晰地表现出设计师的干预,强调场地中人为因素的介入[1]。城市废弃采石场作为棕地类型之一,其景观再生需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及居民生活的需要,结合场地外部环境和内部景观特色,通过科学的治理方案控制和改善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营造稳定的生态系统,构建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景观模式;其景观再生不仅是生态价值的恢复,也是人文、社会价值的恢复,可以从生态域、文化景观域出发,以恢复生态学及人文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探索比较系统的城市废弃采石场的景观再生策略。

1.1 生态域

对于废弃采石场这一被人类严重干扰、破碎的生态脆弱环境,其改造绝对不能仅从视觉形态上着手,必须将设计与科研相结合,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学科,普遍认为其主要研究退化或受损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该学科最为核心的生态演替理论可作为废弃采石场和其它受损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理论的基础[2]。其理论认为在非极端条件及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植被总会按自然演替规律而恢复,只是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对于废弃采石场这一环境,其自然演替一般需要50~100 a才能恢复到满意的植被覆盖[3]。因此,以生态演替理论为指导,利用人工手段营造先锋植物生长环境,加快植被演替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会产生种间竞争现象,其竞争是相同个体或不同个体在资源不足时产生相互斗争,其结果是一种植物阻碍另一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4-6]。1971年Grinnell提出生态位(niche)概念,主要指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7]。在植物群落中,生态位决定了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种间竞争。根据生态位原理对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的生态位进行计算,可弄清人工植物群落的种间竞争关系,为合理的配置种苗比例提供依据[8]。

1.2 文化景观域

图1 废弃采石场周边用地分析

任何一种生产活动都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谱写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篇章。城市废弃采石场是人类工业活动的遗存,延续着城市的记忆,凝结着特定时期的工业文化和历史景观价值。对待城市废弃采石场,因其已附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以及新的功能需求,试图仅以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恢复手段复原其采石前原有生态环境已不切实际,其景观空间的塑造在满足人们功能使用和审美情趣需求的同时,还需从2方面着手表现场地的文化内涵,一是场所精神的挖掘,另一方面是地域文化的融入。

1)场所精神的挖掘。采石场景观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认知意象,在场地更新中这种认知意象的延续通常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和记忆[9]。废弃采石场的景观构建,应尽可能地发掘区域历史信息,对场地典型的景观特征进行筛选、保留和重新利用,在产生新的景观形式的同时维持场地的个性和内涵。

2)地域文化的融入。地域文化既包括根植于本土自然环境积淀成的传统历史文化,如风俗习惯、传统建筑装饰、宗教礼仪等;也包括当地人群所折射出的集体心理、价值观念和意识。废弃采石场的景观构建过程中需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提炼其元素,以体现场地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场地的人文景观更加丰富和饱满。

2 城市废弃采石场景观再生设计实践

2.1 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南部大坑顶山地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25′、北纬 22°30′,全区自西向东长约1.2 km,南北宽约300 m,规划面积为42 hm2。基地原为花岗岩采石场,因城市扩张、周围用地性质的改变,现已废弃,其周边规划用地为二类居住区、行政办公用地及小学(图1)。整个场地主要分布3处采石场及2处取土场地,形成多处裸露石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其中中部石质边坡肌理清晰,层次较丰富,其下部谷地有溪流湿地、池塘水体资源,可加以利用。

采石场顶部山体的乔木层植被主要以大叶相思(Acaciaauriculaeformis)、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人工混交林为主,郁闭度较低,林内及边缘有少量马尾松(Pinusmasoniana)、山乌桕(Sapiumdiscolor)等乔木,林相单一;灌木层植被主要有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岗松(Baeckeafrutescens)、春花(Rhaphiolepisindica)等耐瘠薄的物种;草本层在较为空旷的林内以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占绝对优势,形成单一群落。采石场立面坡面区域有部分强阳性的先锋草本植物生长,如芒草(Miscanthussinensis)、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a)、纤毛鸭嘴草(Ischaemumindicum)、鼠尾栗(Sporobolusfertilis)等,坡面边缘已有一些生长相当迅速的入侵杂草出现,如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等。而采石场下方大面积平坦迹地基本为碎石覆盖,主要为芒草、类芦等草本植物群落。

2.2 生态恢复及景观更新策略

本采石场作为中山市东部门户区域,北临城市主干道,其巨大的裸露边坡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形象,同时作为城市新开发区域的一部分,必将有着多种景观及功能需求,因此,本项目以生态恢复为基本,人文景观构建相结合的景观再生策略,设置景观及功能活动空间,将废弃采石场改造成满足周边市民需求,集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社区公园,并使其成为中山市东部门户景观。

2.2.1 生态恢复措施 采石场分为立面边坡和平面采石迹地2部分无植被覆盖裸露区,其边坡坡度基本分布在1∶0.6以上,坡长30~100 m,按土壤性质分为砂土型边坡、强风化岩石边坡、弱风化岩石边坡3种类型。根据生态演替理论,边坡的人工稳固及植被生长基材的营建是植被恢复的首要任务,本项目针对不同的边坡类型,采用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图2、表1)。

图2 不同类型边坡拟采用的生态恢复

边坡类型植被恢复技术施工工艺适用范围及特点砂土型边坡挂网喷混植生(基材喷厚5~6cm)坡面上挂包胶铁丝网→喷射植被种植土→喷播植物种子→无纺布覆盖、养护。适用于结构稳定的边坡,施工相对简单,植被恢复较好。强风化岩石边坡挂网喷混植生(基材喷厚6~8cm)清理坡面浮石→挂包胶铁丝网→喷射植被种植土→喷播植物种子→无纺布覆盖、养护。适用于结构稳定的边坡,清理坡面浮石较难,施工相对简单,植被恢复较好。弱风化岩石边坡挂网喷混植生(基材喷厚12cm以上)+V型槽+微地形种植①清理坡面浮石→挂包胶铁丝网→喷射植被种植土→喷播植物种子→无纺布覆盖、养护。②利用坡面结构稳定的特点,适当营造V型槽种植灌木和藤本。③利用坡面微地形种植灌木和藤本。适用稳定的岩石坡面,立体绿化效果良好。

2.2.2 植物配置选择 为了实现植被的可持续生长,采石场废弃地在植物的选配上必须具备耐瘠薄、耐旱的特点,同时还需根据生态位理论,通过样方观测及植物品种生态位大小计算,确定合适的种苗比例,以减少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种间竞争。经过慎重筛选,在采石场顶部山体林带边缘点缀色叶植物,以丰富林相;立面边坡通过喷混植生技术,形成乔、灌、草结合的稳定的先锋植物群落覆盖;底部采石迹地则结合景观营造合理搭配耐旱、耐瘠薄植物,共同实现多层次、多色相的植被恢复效果。

1)喷播植物种子选择及配比。草种:主要有狗牙根、百喜草、糖蜜草、大叶油草、黑麦草、画眉草、高羊茅、香根草、假俭草、结缕草、类芦、芒草等。根据草种的1000粒重不同,推荐用量在15~25 g·m-2。乔木:台湾相思、木麻黄、大叶相思等。根据乔木种的100粒重不同,推荐用量在5~10 g·m-2。灌木:山毛豆、木豆、银合欢、猪屎豆、车桑子、金合欢、黄荆、桃金娘等。根据灌本种的100粒重不同,推荐用量在10~15 g·m-2。藤本:大翼豆等。根据藤本种的100粒重不同,推荐用量在3~5 g·m-2。

2)常用种植植物选择。乔木:尾叶桉、赤桉、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小叶榕、垂叶榕、木麻黄、黄槐、木荷、山乌桕、枫香、马尾松、白千层、紫薇等。灌木:银合欢、金合欢、野牡丹、桃金娘、簕杜鹃、软枝黄婵、扶桑、黄金叶、马樱丹、夹竹桃、福建茶等。藤本:爬墙虎、葛藤、薜荔、小叶铺地榕、三脉野木瓜、蔓生马樱丹等。地被:芒萁、蟛蜞菊等。

图3 景观分区

2.2.3 基于场地潜质的景观布局 根据场地地形特征及现场感受,本项目以中部3个主要采石场迹地为核心,拟打造中部体现生态文化,两侧分别体现采石文化和中山博爱地域文化的三大景区,分别为石场遗韵、花溪流觞、水映仁谷(图3)。

1)石场遗韵。该区主要作为采石文化的展示区,利用原有建筑基址进行布局,以石材为主要造景元素,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景观序列以石场的历史线索为主,营造“哭泣”、“冥想”、“重生”、“回归”4个主题园,使人们在游园的同时,感受采石场历经沧桑岁月,最终回归自然的过程。该景区设置内容包括在原有石场建筑基址上修建的采石文化廊、百文地刻、健身广场、阳光草坪、攀岩场、墙垣集阵等,为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图4)。

2)花溪流觞。该区主要以溪流和花境组成,以花卉观赏、林下漫步为主的景观空间。场地以闻香廊为构图中心,放射性小径划分出由花卉组成的色块,雨水汇集的溪流蜿蜒穿插其间,游人行走于此,可充分感受山野气息(图5)。

3)水映仁谷。本区域立地条件良好,场地内有较大面积水塘,同时末端岩石边坡肌理清晰,层次丰富,并有一处巨石位于其上,设计利用现有条件,充分挖掘中山市城市文脉,以孙中山倡导的“博爱”即中国传统思想的“仁”作为文化主题,以水、石为主要景观元素布置体现中山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图6)。

2.2.4 结合社区的人文景观构建 中山既有岭南文化共有的兼容并蓄、开放灵活的文化习性[10],又体现出本地域特有的平民意识、重教意识和开创意识。本项目基于社区活动功能需求上,其细部景观营造也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

1)居者至尊,务实人性。本项目设计注重平民意识的注入,探索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园林形式,通过曲折婉转的健身路径、轻巧明快的临水亭廊、彰显民俗的演艺空间的设置,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对本地域务实精神的应答。在空间设置上注重尺度宜人,做到场所的可触摸、可感知,实现身体的栖息和心灵的归属。

2)崇文重教,资源共享。基于对社区理念的引入,设置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文娱活动空间,并结合采石文化举办特色游览活动日;整个区域以植被观赏为主,体现自然野趣,通过设计可供两栖动物生存的卵石溪流及布置动植物介绍标示牌,共同成为青少年辨认植物及昆虫的科普教育场所。

3)开拓创新,顺应自然。对于场地中部采石场岩面,通过植物点缀,适当保留层次丰富,机理特征明显的裸露岩面,形成粗犷、野趣的天然画卷;通过沿边坡底部布置人工溪流,汇集雨天顺边坡滑落的雨水,与迹地植被、地下储水箱形成雨水花园景观。

图4 石场遗韵图5 花溪流觞图6 水映仁谷

3 小结

本文在对中山市大坑顶采石场项目的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刻意抹杀或掩盖场地的一些负面特征,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化负为正,转而成为该场地的特色。在国家土地紧缩政策下,该类用地的成功转型、设计、实施,往往能从根本上转变所在地区的生活质量,极大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市民的宜居性;进而发展为城市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里程碑和空间载体。

[1]郑晓笛.关注棕地再生的英文博士论文及规划设计类著作综述[J].中国园林,2013(2):9.

[2]洪泉,唐慧超.恢复生态学在工业废弃地改造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11(5):611.

[3]方华,林建平,莫江明.采石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J].生态环境,2006,15(3):655.

[4]陶岩,殷秀琴,田育红,等.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47(4):428-430.

[5]李尤,苏智先,张素兰,等.珙桐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6):625-630.

[6]Leibold.M.A.The niche concept revisited;mechanistic model sand community context[J].Ecoloty,1995,76(5):1371-1382.

[7]Mueller LD,Altenberg L.1985.Statistical inference on measures of niche overlap[J].Ecology,66(4):1204-1210.

[8]廖秋林,沈守云,卜国华,等.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种群竞争及其生态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1):71-74.

[9]陈晨.采石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0]张文英.试论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的共生[J].古建园林技术,2009(2):20.

Study on the Re-designing Brownfields into Community Parks under State Land-contraction Policies

TANG Hui1,2,SHEN Shou-yun1,ZHU Kai3

(1.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Central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andTechnology,Changsha410004,Hunan,China; 2.CollegeofForestry,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0,Guangdong,China; 3.SchoolofArtandDesign,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090,Guangdong,China)

The essay bases on the case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landscape renewal in an abandoned quarry in DakengDing,Zhongshan demonstrating how these relevant projects indicat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shaping in the natural humanistic characters,the reinforce in local identitie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ity′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e ability.It also studies how to utilize the unique landscape of the quarry basing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re-plan and re-design so as to change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and environmentally deteriorated abandoned quarry into a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park,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brownfield redesign projects under the state land-contraction polices.

state land-contraction policies;brownfield;abandoned quarry;ecological restoration;community park

2014-06-23;

2014-07-22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资助

汤辉(1980—),男,湖南长沙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从事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E-mail:baketys@163.com。

沈守云(1965—),男,湖北荆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从事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E-mail:Shenshouyun@sina.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2.048

S731.6;S718.56

A

1002-7351(2015)02-0231-05

猜你喜欢

采石场植被边坡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采石场大变身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Dyeing a “Blue Lagoon”black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基于SLOPE/W的边坡稳定分析
基于不同软件对高边坡稳定计算
某采石场职业病危害评价探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