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树种千层金扦插繁育试验
2015-09-16殷芳芳周正艺童再康
吴 君,殷芳芳,周正艺,童再康,吴 冬
(1.杭州萧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1; 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彩叶树种千层金扦插繁育试验
吴 君1,殷芳芳1,周正艺1,童再康2,吴 冬1
(1.杭州萧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1; 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以8 年生千层金植株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5 cm),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浸泡时间等4个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生根率、主根长和生根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对千层金生根率、主根长和总根数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且国光生根粉明显优于ABT生根粉和GA3;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率和主根长产生显著影响,以100~200 mg·L-1为最优;基质配比对生根总数产生显著影响,以泥炭∶珍珠岩∶蛭石=1∶1∶1的配比为最佳。千层金扦插生根最适合为:以泥炭∶珍珠岩∶蛭石=1∶1∶1为基质,国光200 mg·L-1溶液浸泡2 h。
千层金;扦插繁殖;生根率;主根长;生根数
千层金(Melaleucabracteata)别名黄金香柳,为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层属(Melaleuca)常绿乔木,原产新西兰、荷兰等国家,适合种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属深根性树种,枝条韧性好,性喜光及暖热气候,抗风力、抗盐碱、抗病虫能力强,耐旱涝,可防风固沙,是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良生态景观造林树种。千层金枝叶芳香宜人,所含的芳香油是世界上珍贵的化妆品香料之一,且叶片四季表现为金黄色,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彩叶树种[1]。
随着园林绿化水平的提高,彩叶树种应用无论是数量、种类、品种,还是应用方式都日趋多样。现今,彩叶树种的育种、引种及应用已成为现代园林行业研究的重点,尤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彩叶树种的发展更与之相呼应。目前,对千层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性繁殖[3-4]、生理[5-6]及园林应用等方面。千层金自然繁殖能力差,目前多采用扦插育苗,相关文献对这方面已有部分报道[7-9],但大部分都以单一因素作为影响因子进行试验研究,并未全面且较深入地系统研究。本研究选择8年生千层金植株穗条进行扦插试验,以检验不同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千层金种苗繁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试验地点为杭州萧山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海拔7.95 m,30°08′38″N、120°14′27″E),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1月平均气温4.7 ℃,最低气温-5.4 ℃;7月平均气温28.1 ℃,最高气温38.4 ℃。年均降水量1500 mm。
试验材料选取公司苗圃内8年生千层金树冠中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顶部保留部分叶片,插穗长度为5 cm。
1.2 试验设计
参照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浸泡时间等4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表1)。共设置9个处理,每个处理2次重复,每个重复50个插穗。
表1 L9(34)正交设计
1.3 试验方法
试验选用50穴盘进行(540 mm×280 mm×85 mm)扦插,基质均用0.2%~0.5%的高锰酸钾消毒24 h后用清水喷淋备插。试验插穗50根一扎进行捆绑,并用0.1%多菌灵进行消毒后根据试验设计浸泡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中。扦插完毕后马上浇透水,并在苗床上搭建塑料小拱棚,两侧两端压实,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拱棚上方搭盖1 m左右的遮荫网,以备高温烈日天气遮荫。白天高温时段棚内温度超过30 ℃时打开塑料小拱棚两端透气并喷水降温保持空气湿度。定期补充水分,并喷施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
1.4 数据统计
扦插120 d后对生根率、主根长、总的生根数3个指标进行观察并统计数据记录,用Excel 2007和SPSS 2.0软件进行方差及多重比较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生根影响的极差分析
极差分析结果(表2)可知,在生根率方面:4个因素中C的极差波动值最大,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其影响最明显,生根率影响表现为RC(35.00)>RB(32.67)>RD(26.67)>RA(14.33),在9个处理中,处理2(A1B2C2D2)生根率最高,平均达88.00%;处理3生根率最低,仅32.00%。在主根长方面:极差波动值最大的也是C因素,主根长影响表现为RC(1.18)>RB(1.13)>RA(0.83)>RC(0.42),处理1(A1B1C1D1)根长最佳,为10.10 cm,处理3最差,仅为7.48 cm。在生根数方面:4个因素中B的极差波动值最大,说明生根剂种类对其影响最明显,生根数影响表现为RB(1.58)>RA(1.00)>RC(0.66)>RD(0.44),处理2(A1B2C2D2)生根数最多,平均为4.71根,处理7最差,平均仅为1.77根。
2.2 不同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生根影响的方差分析
2.2.1 不同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浸泡时间3个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的生根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不同类型的基质对生根率无显著影响(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中以国光生根粉处理的生根率最高,达84.67%,分别比ABT生根粉、GA3提高20.08%、38.59%。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以100 mg·L-1和200 mg·L-1为最佳,生根率分别达81.67%、76%,两者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性,且明显优于500 mg·L-1处理。浸泡时间以浸泡1 h处理的生根率明显优于浸泡2 h、3 h处理的生根率,且生根率高达82.67%。
表2 不同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生根的影响
2.2.2 不同因素对千层金扦插主根长的影响 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对千层金扦插的主根长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不同类型的基质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时间对主根长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GA3、国光生根粉处理的主根长分别为9.49 cm、9.57 cm,处于同一水平,而ABT生根粉处理的主根长仅为8.43 cm。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以100 mg·L-1处理最佳,主根长达到了9.72 cm,500 mg·L-1处理的生长较差,为8.54 cm,比最佳处理减短了12.14%。
2.2.3 不同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生根数的影响 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千层金扦插的生根数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其扦插的生根数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浸泡时间对生根数无显著影响(P>0.05)。基质配比类型:以泥炭∶珍珠岩∶蛭石为1∶1∶1配比的基质生根数量最多,明显优于其它基质配比,平均生根数为3.64根;泥炭∶珍珠岩和泥炭∶蛭石1∶2配比的基质效果处于同一水平,生根数分别为2.93根、2.64根。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国光生根粉、ABT生根粉处理的生根数分别平均达到3.55根、3.63根,两者处于同一水平;而GA3处理的生根数仅为2.04根。
3 结论与讨论
极差分析是正交试验中比较直观的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每一因素的平均极差来分析问题。所谓极差就是平均效果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通过极差,可以找到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并帮助我们找到最佳因素水平组合[10]。根据极差分析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是影响千层金生根率、主根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是影响生根数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因素对千层金生根机制影响的主次关系与极差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经过进一步方差分析可得,在千层金生根率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浸泡时间3个因素对千层金扦插的生根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不同植物的生根机制有不同的影响,本试验采用GA3、国光生根粉(主要成分是NAA)及ABT(主要成分是IAA和NAA)进行试验,结果可知对于千层金生根率来讲,国光生根粉比GA3和ABT生根粉更有利于其产生愈伤。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以100 mg·L-1、200 mg·L-1处理最佳,500 mg·L-1处理时生根率下降及主根长生长抑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率生长有显著影响,这与沈琼桃等[7]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千层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范围在100~200 mg·L-1为宜,而枝条浸泡时间也对生根有一定影响,以浸泡1~2 h对生根率最佳。
在主根长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对千层金扦插的主根长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GA3、国光生根粉优于ABT生根粉,且浓度处理也以100 mg·L-1为最佳。
在生根数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千层金扦插的生根数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国光生根粉和ABT生根粉均优于GA3;而基质处理对其扦插的生根数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基质配比类型上以泥炭∶珍珠岩∶蛭石1∶1∶1配比的基质生根数量最多,这与王莹等[8]研究结果相一致。作为轻质的珍珠岩具有透水作用,与泥炭单独配比容易出现失水现象;而蛭石具有通气性和保水性的作用,与泥炭单独配比容易出现涝根现象,所以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分析及试验生产成本考虑,可得出千层金最佳繁育扦插组合为处理2(A1B2C2D2),即:泥炭∶珍珠岩∶蛭石=1∶1∶1为基质,插穗采用国光生根粉200 mg·L-1浸泡2 h。
[1]黄礼祥.千层金栽培及其利用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14,30(3):80-83.
[2]梁绪福.千层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4,35(2):92-94.
[3]曲芬霞,刘玉清.千层金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13711-13712,13716.
[4]蔡文燕,翁秀兰,王江森,等.千层金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0):65-69.
[5]艾星梅,杨鹏,李煜,等.酸、碱、盐胁迫下千层金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1):29-33.
[6]艾星梅,杨越,徐永艳,等.千层金幼苗部分生理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北方园艺,2014(2):75-78.
[7]沈琼桃,王邦富,黄云鹏,等.芳香彩叶树种千层金扦插技术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28-29.
[8]王莹,徐华金,曾华龙.彩叶木本植物千层金扦插繁殖试验[J].四川林业科技,2007(3):74-77.
[9]贾立人,贾龙志,程宇,等.千层金扦插繁殖试验研究报告[J].温州农业科技,2006(2):17-19.
[10]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5-115.
Study 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New Colored-Leaf TreeMelaleucabracteata
WU Jun1,YIN Fang-fang1,ZHOU Zheng-yi1,TONG Zai-kang2,WU Dong1
(1.HangzhouXiaoshanGardensGroupLimitedCompany,Hangzhou311201,Zhejiang,China; 2.SchoolofForestryandBio-technology,ZhejiangA&FUniversity,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Taking the mid and upper sections of about 8 years oldMelaleucabracteatasemi-lignified branches as the cuttings,the cutt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s 4 factors and 3 levels were carried out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cutting medium,hormones,hormone levels and hormone soaking time onMelaleucaracteata.Range analysis and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hormon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n rooting rate,main root length and total root number ofMelaleucabracteata,and Guoguang rooting ag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ABT and GA3;hormone level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ooting rate and root length,and 100 mg·L-1~200 mg·L-1is the best;cutting medium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otal root number,and Peat∶Perlite∶vermiculite =1∶1∶1 is the best.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the best conditional combination forMelaleucabracteatacutting reproduction was treatment 2:A1B2C2D2(soaking 200 mg·L-1of Guoguang for 2 hours,medium under perlite∶Peat∶Perlite∶vermiculite=1∶1∶1).
Melaleucabracteata;rooting rate;main root length;total number of roots
2014-10-20;
2014-12-22
2014年萧山区农技推广基金会扶持项目(2014L02)
吴君(1988—),女,浙江绍兴人,杭州萧山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观赏植物资源研究。E-mail:wujun2456@126.com。
童再康(1963—),男,浙江兰溪人,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士,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E-mail:zktong@zafu.edu.cn。
10.13428/j.cnki.fjlk.2015.04.029
S723.1+32.1
A
1002-7351(2015)04-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