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

2015-09-16张於倩李志丹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区位商特色产业产值

张於倩,李志丹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

张於倩,李志丹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从区域分工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据吉林省情、林情,通过计算2008—2013年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区位商和集中系数,结合各产业产值及比重,选出7个具有较大比较优势和较高集中度、且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养殖业,木制品制造业,第三产业,锯材、木片加工业,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人造板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林业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林业特色产业;区位商;集中系数;吉林省

发展特色产业的思想实质是强调产业的地域分工,即产业选择与发展应立足区域的比较优势[1]。国外学者对特色产业和区域产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等方面。如Costinot等[2]运用比较优势模型,预测农业投入、产出,比较预测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距,分析原因并论证比较优势模型的正确性;Meihami等[3]以制造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优势保持的关键是对知识和创新的管理。国内学者对特色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特色产业的内涵、作用及某类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等方面。如戴宾等[4]综合特色产业内涵的不同解释,分析其内涵、形成基础及特征;祝爱民等[5]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选择县域的特色产业。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是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同时其森林资源在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吉林省林业发展较快,但整体上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区域优势。本文从区域分工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林业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对策,旨在为发展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优势提供参考。

1 特色产业及其选择方法

1.1 特色产业内涵

目前,关于特色产业的内涵有多种理解,但仍没有完整统一的解释。多数学者认为,特色产业是各地区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及其他优势的基础上,参与区域经济分工而形成的,面向市场、具有一定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群体[6]。结合特色产业的内涵,林业特色产业应指某一区域林业经济中,依托于森林资源,运用特色工艺,生产特色森林产品或服务,由林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林业特色产业群体。这些产业要高于全国同产业的平均水平,能够参与区域分工,生产特色森林产品或服务,能够以较低成本进行区域贸易并获得较好的收益,推动区域林业发展,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2 特色产业选择方法

大部分学者选择和评价特色产业是从产业的比较优势、参与地域分工的能力、竞争能力3个方面出发[7]。本文从区域分工和区域发展的角度,综合林业产业特征及相关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吉林省情、林情,分析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通过计算产业的区位商和集中系数,综合定性分析,选出具有较大比较优势、较高集中度,且有稳定发展潜力的林业产业,作为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 吉林省林业产业现状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全省面积1874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929.9万hm2,有林地面积828.8万hm2;森林覆盖率43.8%,东部地区达70%以上。活立木总蓄积95613万m3,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900万m3以上,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自然保护区33个,总面积242万hm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56个,总面积249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4个;湿地面积172.8万hm2,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全省设三级林政主管部门74个,林业工作站704个;国有林业局18个,其中,吉林森工管辖8个,长白山森工管辖10个;森林经营局4个,国有林场334个,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8]。

近年来,吉林省林业发展较快,截止2013年末,林业总产值1350.99亿元,同比增长17.38%,列全国第13位;林业产业结构约为27∶61∶12。其中,产值比重较高的产业有: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产值415.99亿元,占林业总产值30.79%;木材加工与木制品制造业产值240.01亿元,占总产值17.77%;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产值182.75亿元,占总产值的13.53%。发展速度较快的产业为: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同比增长35.30%;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业,同比增长18.84%;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同比增长15.76%。目前,吉林省主要经营的林产品有地板、人造板、家具、人参、鹿茸、林蛙、食用菌、干鲜水果等初级及深加工产品,其中有露水河刨花板、金桥地板、美来地板、泉阳泉矿泉水、长白山食品等知名品牌。

3 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选择分析

考虑到林业产业特征及相关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参与地域分工能力的角度,对区位商、集中系数进行测算,衡量吉林省林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所以利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8—2013》的统计数据[9],并按年鉴的统计标准,计算出林业系统中14个林业产业的区位商和集中系数,并将均值同时大于1的产业作为备选对象,最后综合计算结果和定性分析选出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

3.1 吉林省林业产业区位商和集中系数

表1 2008—2013年吉林省主要林业产业区位商

*:数据来源:由《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8—2013》相关数据计算所得。下同。

表2 2008—2013年吉林省主要林业产业集中系数

3.2 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选择

综合表1、表2数据,在2008—2013年,区位商、集中系数的均值皆大于1的产业依次为: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4.88、7.97)、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4.3、7.08)、木制品制造业(1.88、3.07)、木材采运业(1.35、2.19)、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1.25、2.07)、锯材、木片加工业(1.12、1.84)。考虑到天保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黑龙江等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家对森林保护力度加大,故木材采运业在一定时期内不应作为特色产业的选择对象。

由于多年开发利用,国有林区林木资源已接近枯竭,在实行限伐政策后,林区产业则转向重点发展非木质产业。2013年经济林产品种植和采集产值占13.53%,且近年来发展态势平稳,作为主要接续产业的经济林产业,其发展体现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念。此外,人造板制造业占6.99%,作为现代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造板产业则能够综合利用林木资源,其发展体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理念。尽管这2个产业的2个指数均低于1,但仍将其作为特色产业的选择对象。综上所述,本文计算分析选出7个林业特色产业的区位商、集中系数及排序情况见表3。

表3 2008—2013年吉林省7个林业产业的区位商和集中系数

2013年,在第一产业中,包括干鲜果品、中草药及森林食品等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产值达182.75亿元,同比增长15.76%,占第一产业的50.44 %,正逐渐成为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以人参产业为例,吉林省人参产量分别占我国和世界的85%和70%,其中,人工种植的人参数量占全省人参总量的98%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人参等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且2012年卫生部已正式批准人参“药食同源”,更加拓宽人参的市场空间。虽然目前该产业产值相对较低,但依靠适宜生长的独特环境以及成熟的工艺,吉林省人参产业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产值47.29亿元,同比增长18.84%,占第一产业的13.05%,占全国同产业的9.3 %;吉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4310种,其中可开发利用2700多种。综合资源储量和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该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第二产业中,木材加工与木制品制造业产值达240.01亿元,占第二产业的29.02%,同比增长4%,增长速度较慢。吉林省是森林限伐区域,木材原料紧缺。虽然对俄贸易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料紧缺,该产业发展仍受到原料的制约。但作为林业系统中的传统产业,目前其产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应将锯材木片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和木制品制造业作为林业特色产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作为林区重要的接续产业,实现产值415.99亿元,占全国同产业的12.15%,同比增长35.30%,发展速度较快,应作为特色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其中,中药材加工业产值338.98亿元,占全国同产业的47.2%;野生动物食品与毛皮加工制造产值8.98亿,占全国的5.84%;木本油料、果蔬等加工制造实现产值68.03亿元,占全国的2.67%。在国家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及人民对于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都为发展非木质资源相关产业提供了有力条件。

在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业产值达69.74亿元,全国排名第15位,同比增长12.25%,低于全国的20.64%;产值占林业第三产业的43.14%,远低于全国水平71.24%,但森林旅游产业正逐渐成为吉林林业的增长点。吉林省拥有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且景观原始风貌保持良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具有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4 促进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及吉林省实际情况,针对所选的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吉林省林业经济。要充分利用吉林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选择并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走出吉林特色的生态产业化道路,形成产业结构合理、高度相关的产业链条,提高林业产业整体产出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1 重点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强化特色品牌形象

通过以上分析,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的区位商和集中度均最高,且2013年的产值占总产值30.79%,是吉林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应依托吉林省独特、丰富的非木质资源,重点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迎合市场需求的森林食品、保健品和医药产品。目前吉林省森林绿色食品、保健、医药产业缺少知名品牌,企业经营粗放、产品档次不高。所以,在开发市场的同时,重点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发挥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品牌意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在政策制度、质量监管等方面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巩固和发展现有品牌的地位,提高品牌知名度。

4.2 发展经济林产品种植和采集业,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3年,经济林产业实现产值182.75亿元,占总产值13.53%,要着重发展以红松果林、人参、蓝莓等吉林特色、经济效益高的名优经济林项目,推动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以人参种植为例,科学调控人参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人参单产和优质参率;大力推广人参生产技术规程和安全优质生产等新技术,推广使用专用和生物肥料,从源头上确保人参质量。此外,开发具有长白山特色的林果、林菌、林药等示范项目,发挥白河红松果材兼用林基地、集安食用菌基地等特色基地的示范作用。

4.3 促进野生动物繁育养殖业发展,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

根据以上选择结果,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逐年发展并已成为吉林省第一产业中重点特色产业。应鼓励以林蛙、鹿、狐、野猪、山鸡等为主的野生动物繁育养殖业发展。以梅花鹿养殖为例,吉林省是我国梅花鹿驯养繁殖大省,养殖总数占全国梅花鹿人工养殖总数的50%以上,通过推广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等办法,加强养殖企业与养殖户的技术、管理等合作,扩大养殖规模,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挥“梅花鹿之乡”东丰县的影响力,形成以产业园区、基地为支撑的梅花鹿产业格局。

4.4 加快特色森林旅游业发展,形成林业产业发展的增长点

2013年,吉林省森林旅游共接待游客1411.64万人次,实现产值69.74亿元,占总产值5.16%。在近年来森林旅游业发展较快的背景下,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白山松水、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同时,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森林旅游开发建设,加快以森林、湿地为主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冰雪体验、民俗风情等具有吉林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及精品旅游路线开发与设计,促进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

4.5 优化发展木材加工产业,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实力

依托吉林省林木资源优势,推动以木制品制造、锯材、木片加工、人造板产业为主的林木深加工产业发展。目前原料紧缺的情况下,应拓宽国内外市场的原料渠道,并将有限原料重点供应省内大型加工企业,保障吉林特色品牌产品的生产,缩减生产市场竞争力低的产品。利用金桥、露水河等吉林名牌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内涵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有效发挥吉林森工、长白山森工等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促进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的资源整合,提高产业效率,走吉林特色的发展之路。

[1]杨利民.中国扎兰屯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3-4.

[2]Costinot A,Donaldson D.Ricardo′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Old idea,new evidence[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2:1-10.

[3]Meihami B,Meihami H.Knowledge Management a way to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International Letters of Social and Humanistic Sciences,2014(3):80-91.

[4]戴宾,杨建.特色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J].农村经济,2003(8):36-39.

[5]祝爱民,王温冉,于丽娟,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县域特色产业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4(3):250-254.

[6]沈道权.培植特色产业促进西部开发[J].青海民族研究,2001,12(2):9-14.

[7]周丽永.地区特色产业的评价与选择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34-40.

[8]吉林省林业厅.吉林省林情综述[EB/OL].[2015-08-25]http://lyt.jl.gov.cn/jllq/lqzs/201207/t20120727_1249257. html.

[9]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013.

Research on Forestry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ZHANG Yu-qian,LI Zhi-dan

(ResearchCenterofForestry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Heilongjiang,China)

From the point of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divis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based on situation of Jilin and forest development,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electing forestry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by calculating the location quotient and coefficient of concentration of forestry industries,combined with industry output and the proportion by using data from 2008 to 2013.Elected seven forestry industries (non-wood forest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terrestrial wild animal breeding and aquaculture industry,woo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tertiary industry,sawmills and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planting and gathering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wood-based pane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have great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 higher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as key industries in Jilin.On this basis,propose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ies in Jilin Province.

forestry characteristic industry;location quotient;coefficient of concentration;Jilin Province

10.13428/j.cnki.fjlk.2015.04.050

2014-12-22;

2015-01-14

张於倩(1961—),女(回族),吉林扶余人,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管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林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E-mail:zyqian992@sohu.com。

F326.27

A

1002-7351(2015)04-0240-05

猜你喜欢

区位商特色产业产值
区位商视角下我国油茶产业集聚水平评价分析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