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艺术类专业“仿真教学”的实践教学路径建设与探索

2015-09-16黄婉彬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仿真教学艺术类校企

张 帆,黄婉彬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进入新的世纪,全球的传媒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媒队伍不断壮大,传媒设备不断更新,节目内容不断提高,这些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传媒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当前在诸多院校中传媒艺术专业的教育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这对于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传媒艺术学科来说起到了制约作用。学校教育是培养传媒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土壤,实践教学更是培养传媒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与理论教学相较,传媒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无论从教学体系到教学观念,还是培养模式的更新都相对滞后。尤其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专业的诉求迫使专业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学界不仅没能满足为业界所需,却与业界的需求成为当下的一种结构性矛盾。

一、“仿真教学”的缘起与意义

“仿真教学”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新方法,仿真教学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到工程技术的许多学科教学中都可以采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仿真的效果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仿真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手段,更是未来智能化教育的基础。作为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一种重要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仿真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构造复杂的物理模型,提示真实世界的变化规律。目前,仿真教学所涉及的领域已扩展到物理、生命、宇宙、社会等各种学科,本文试图将其扩展到传媒艺术学科。

关于“仿真教学”(也称为模拟教学),有学者给出的界定是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根据传媒艺术类学科的特点提出“仿真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对社会真实环境的构造,学生以“准记者”等传媒身份进行传媒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实践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

本文针对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就业的严峻形式,结合应用技术大学传媒艺术类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仿真教学”的实践训练,以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在实践中创新”为方向,在校内和校外的连动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认知和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提早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以培养具有创意思维能力、能够创作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传媒产品的传媒人才为目标,对教学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一些积极探索。

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仿真教学”与理论课教学有较大差别,因此其教学方法和意义也有所改变,必须基于媒体平台的“仿真教学”改革方式和特点进行理论研究。“亲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校企合作”,这也是应用技术大学吸纳社会资源办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利用社会媒体平台的资源优势对学生的仿真教学进行分类,并提出课程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传媒艺术专业仿真教学体系的机制建设、传媒艺术专业仿真教学实验的内容实施、传媒艺术专业仿真教学示范中心的创立、传媒艺术专业仿真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本文提出改革课程的方法和建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没有可参考的符合仿真教学要求的条件下,传统的、老式的教学课程设计无法满足现在仿真教学的需求的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以及当下重视理论教学、轻视仿真教学的传统模式,避免出现理论功底深厚而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出现,从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其主导思想符合“亲产业”的办学理念,其教学内容符合“闽台合作”的办学机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

二、闽台“校校企”合作的“仿真教学”实践平台

“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最早源于德国,经过百年的积淀与演变,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人才培养渠道。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时间较短,在吸收和引进的过程中也存在“概念化”等问题。因此,“校校企”的办学模式还处在一个摸索和探视的阶段。闽台两地自古“五缘”相通,双方的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加之,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发达,这对于海峡两岸间的高校合作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校校企”强调的是基于学校——学校——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通过市场产品项目的参与以及按照市场规则的运行与管理,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而且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与经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当前,“校校企”合作模式大概有三种:顶岗模式、订单模式、基地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是指学生经过三年的学校学习之后利用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到企业去工作,从而完成毕业实习,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企业没有参与教学模式的制定,同时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欠缺;第二种模式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毕业后学生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但这种强化的模式缺少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第三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但由于管理问题,学生不大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合作停留在表面。但也正是这种方式,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闽台的“校校企”是在两岸学校合作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企业合作,对于企业的认定和选择将对培养路径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专业角度选择,企业应是来自海峡两岸的新闻媒体或传媒公司,合作的方式将决定着具体的效果。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为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仿真教学”提供了一定实践平台。

三、传媒艺术类专业“仿真教学”的实践路径

“闽台合作”“校校企”合作为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实践平台。如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打造独特的传媒艺术类专业“仿真教学”平台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闽台合作”不仅仅是将福建和台湾两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进行简单的“3+1”结合,而是将两者的资源进行整合;“校校企”也不单单是企业与学校的产品合作,更是在对产品生产者(学生)的培养上的深层次合作。根据上述目标,本文认为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仿真教学”的基础路径:大陆高校+台湾高校+X媒体,即两年大陆高校教育、一年的台湾高校教育、一年的媒体实践学习,而其中的媒体实践成为多种可能性,因此,衍生出不同的路径可供参考。第一种路径:大陆高校+台湾高校+大陆媒体;第二种路径:大陆高校+台湾高校+台湾媒体;第三种路径:大陆高校+台湾高校+校企合作媒体。

不同的路径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不同的特点,因此可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前两个路径相对简单明了,媒体是实体存在,学生需要到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标准意义上的“真实”教学,第三种路径须要进行一定的阐释。校企合作媒体是指校外媒体的校内实践,即学校与媒体合作在校内形成独立的机构进行报纸的采写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这有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它具备传统媒体的职能,但又依附于一定的企业投资;能够完成校外媒体的功能,但又建立在校园之内。为了更好地诠释这种路径,本文对其特质作如下解释:

(一)职业化的教学环境

学校与本地媒体合作建立记者站为“仿真教学”提供技术保障和设备保证,使学生的教学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职业化。学生不仅仅是在完成教学,更是完全处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从事“工作”。传统的“班级”概念将被工作的“团队”所取代;传统课堂上“师生”的角色被淡化,代之为“同事”“合作伙伴”等关系。在“仿真教学”的职业环境条件下,学生全身心都沉浸在职业能力的锻炼上,这种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完全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方向和就业目标。

(二)互动化的教学环节

在“仿真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工作”的每个环节,教师是既是“领导”又是“师傅”,学生既是“员工”又是“徒弟”;教师负责宏观调控,学生负责微观实施。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学生要及时主动地向教师汇报工作进展,同时遇到困难也要及时向教师求助。教师也适时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帮助,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地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进程进行引导,由传统的“灌输型”“讲授型”教学模式向现代的“交互型”“参与型”教学模式转变。

(三)团队化的教学管理

在“仿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具备职业实践能力的团队领袖,亦或是CEO。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选择跟组,同时指导和带领的学生将以“团队”的方式进行任务的分配和完成,团队中所有学生轮流做组长对全体成员进行管理和分配任务的工作,也可以根据学习的情况不断自主调整分工和任务,努力实现综合性素质的提高。在“仿真教学”期间,团队的成员之间为完成任务必须保持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使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这对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和以后工作岗位上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也是事半功倍的。

(四)公开化的评价体系

一般实践教学的评价往往成为诟病,认为教师不在现场,缺少客观性,但是“仿真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学评价体系却可以呈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特质。第一,学生需要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对自己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作用和学习效果进行评判;第二,团队同学之间需要进行成员互评工作,包括对任务进行中的问题提出不同见解以学生之间的兼容性;第三,因为教师几乎全程见证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根据其在“仿真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这种综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考核是相对准确的,同时对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业务水平的高低、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等也将作出评判,而这些恰恰也是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须要面对的,这再次帮助学生实现校内学习和工作后的零距离对接。

四、结语

从“仿真教学”入手,探究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和要求,及时总结学生就业所必须的专业核心技能和素质,可为应用技术大学传媒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相关参考。“仿真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研究、设计如何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通过校内、校外互动,从而实现学生对自身专业方向和技能的认知。“仿真教学”的推广也对培养和推动“双师型”教师发展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仿真教学艺术类校企
艺术类专访心得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翻转课堂”在《电工技术》仿真教学的应用研究
建设高职活力课堂的策略探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