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15-09-16郑自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长沙410003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湖南科技融合

郑自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长沙410003)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郑自立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长沙410003)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文章在剖析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基本态势及其与北京、上海等地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方略上的异同的基础上,从大园区集聚建设、大项目支撑发展、大企业引领带动、大协作推进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对策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文化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必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湖南文化发展有基础、有优势,近些年在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上有所作为,走出了一条有湖湘特色的道路,但亦面临着诸多困境,亟需破解,本文试图对此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以供资鉴。

一、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态势

1.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优化

湖南围绕落实中央文化政策,加强了对接配套。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湖南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发[2014]23号),集中宣传报道了一批文化创意创新企业,推动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出台了《湖南省促进印刷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湘政办发[2014]77号)。为了落实《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4]1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湖南即将出台《关于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加快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方案》。所有这些,都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湖南积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载体建设,构建文化交易、会展和投融资平台,健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湖南省成立了联合利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开通了湖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举办了长沙手机文化产业博览会、长沙国际动漫展览会等文化会展,为引领和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文化强省”战略强力推动下,湖南各金融机构对文化这一新兴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部分银行目前已制定了文化产业的专门信贷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重点支持。近年来,湖南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授信近千亿元,共推出项目500多个,合同引进资金400多亿元。2008年开始设立的湖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014年规模已达到1.6亿元。目前,全省14个市州均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用于支持本市州文化产业发展,其中长沙市资金规模达1亿元,同时,部分县(市区)也逐步设立了本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这使得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缓解。这些举措使得湖南全省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2.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壮大

湖南继续保持广电、出版、动漫、演艺等市场主体优势,湖南广播电视台位列首届“世界媒体500强”第80位、亚洲电视十强品牌第5位。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和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六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南传媒入选上证180指数和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湘版科普图书、音乐图书、古典名著三大品牌在全国图书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体坛周报》占据全国同类市场发行和广告份额的61%。新组建湖南省演艺集团、芒果传媒集团、湖南省广电网络控股集团等文化产业集团,省级文化产业集团达到7家。同时,湖南亦积极培育工业设计、建筑与规划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网络游戏类等文化市场主体。青苹果数据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数据库之一;新业态“快乐购”、红网、华声在线、“酷贝拉”等引领潮流。华凯创意在展示展览、建筑模型和三维动画方面已跃升为全国行业前三甲。《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在2006-2013年期间共发布了282个文化品牌,其中“湘字号”文化品牌达38个,占13.5%。

3.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湖南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804.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3%,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中西部省区排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湖南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千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湖南省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实现1350亿元,占全省GDP的5.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014年上半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780亿元,同比增长15.5%,高于同期GDP 9.3%的增速。截至2013年底,湖南全省共有各类文化市场主体7.53万户,其中企业类主体3.19万户;全省现有文化类注册商标15134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0件,省级著名商标178件;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文化企业6家,募得资金约123亿,占全国文化企业上市募资总额的1/4。2013年湖南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超6亿美元,从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9位。

二、湖南与北京、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略比较

虽然与北京、上海等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湖南的文化产业通过立足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发展探索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模式。湖南与北京、上海、广东及云南一起成为全国五个率先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的省级单位。

1.湖南与北京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方略上的异同

从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湖南与北京两地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未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两地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都给予了有力的专项政策扶持。

表1 北京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北京、湖南两地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具体策略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主导力上,北京偏向政府引导,湖南偏向产业先行。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北京注重加强政府引导,对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进行跨部门协调,并确定发展战略,构建起支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较为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加强顶层设计,把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作为首都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重点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等九大工程;扶持龙头企业,采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成果奖励等方式,大力扶持一批品牌文化科技企业;抓好重大项目带动,加快智慧北京建设,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互推广工程、云渲染服务平台、数字文化社区等一大批项目;扩大科技运用,紧紧围绕文化需求,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运用。[1]

相比北京,湖南则偏向产业先行,传统文化企业主动向创新型企业转型,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政府不断完善文化科技融合保障政策。湖南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已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硬支撑”。2012年,湖南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257亿元,信息服务业总规模达到610亿元。在此基础上,湖南大力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资讯、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工艺美术等九大重点产业,加快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依托大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聚合文化科技产业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数字媒体等新型业态。重点扶持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引导文化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进一批互联网企业在湖南落地。

(2)在突破口上,北京重点区域特色明显,湖南重点企业品牌凸显。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突破口选择上,北京以重点区域重点开发为主导思路,以区域为核心,以点带面,形成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效应。2014年6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鼓励各区县依托产业特色优势,将文化创意产业按照新城定位和产业链分工,有序向各区县转移集聚,在新城内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娱乐综合体,并对功能区建设带动区县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类别细分。

在北京16个区县中,海淀区是全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海淀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称号,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在北京及全国保持领先地位。目前,海淀区正在拟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在园区建设、产业空间、政策体系、服务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形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核心产业领先发展、企业实力雄厚、品牌影响深远、人才竞相集聚的良好局面。

相比北京,湖南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突破口的选择上,则以重点企业重点打造为发展路线,以企业为中心,散点分布,形成差异化、品牌化文化符号。湖南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电子商务、云计算、新媒体、演艺等领域都能找到科技的因子。从宏梦卡通到拓维信息、青苹果数据中心,从省会城市长沙的室内演出到张家界市的实景演艺,这些湖南文化产业领军地位的企业,基本上都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且文化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来,湖南重点打造了9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以广电、出版、动漫三大优势板块为龙头,演艺娱乐、电视购物、文博会展、工艺美术为支撑,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集群为补充的多层次产业体系。

表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

(3)在规划图上,北京实施两区联动,湖南布局一轴两翼。北京规划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带,以中关村海淀园和石景山园为核心,向东延伸至朝阳电子城,向南延伸至丰台科技园、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和亦庄经济开发区,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密集、教育科研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在这条文化科技融合带上,实施两区联动,即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和动漫网游及数字内容功能区,加快动漫网游、新媒体、数字出版、设计服务等重点行业发展,着重强调文化与科技融合对科教资源、人才资源、资本供给的集聚能力,有效引导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空间联系、多点布局的科技文化孵化器,带动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转换,实现文化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和科技资源跨区域共享。

图1 湖南首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单位行业分布

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以“一轴两翼”为主,即以长沙为主轴,以株洲、湘潭为两翼,同时以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为支撑,以大湘南和大湘西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向基地集中,形成规模效应。长沙作为主轴,将力争成为继环渤海湾文化创意产业圈、“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之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通过创新驱动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提高文化发展质量,转变传统文化发展模式。

2.湖南与上海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方略上的异同

上海和湖南,从综合实力和发展路径看,自有优势,各擅胜场。上海是全球公认的五大世界城市之一,全球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上海2013年GDP总量高达21602亿元,正朝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迈进。湖南是全国的文化建设先进省份,拥有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的文化湘军,也是历史悠久的湖湘文化之故乡。湖南扼长江中游之要冲,近代以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正是这种“区情”上的差异,也使得两地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略上呈现出了不同。

(1)在发展战略上,上海瞄准“全球”,湖南瞄准“全国”。2012年8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召开文化科技融合推进大会,正式颁布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单位的《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全面部署了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型图和路线图。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海将进一步建设成为全球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技术研发中心、文化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中心、文化科技要素的配置服务中心。从这样一个承担国家使命、推动国际潮流的战略出发,上海围绕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全力推进面向2015年的五大具体目标,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上海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加快新兴业态的培育和发展。

相比上海,湖南在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上发力稍晚。2014年4月,湖南省举办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讨论并通过工作方案,初步确定第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单位,成为湖南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新起点。会后,由湖南省科技厅牵头提出全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六条措施:加强调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抓好文化类科技创新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2)在发展重点上,上海着力于“技术领先”,湖南着力于“内容为王”。近年来,上海以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契机,不断重塑文化产业链,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新媒体等领域,逐步形成了新的主体规模优势。2012年以来,上海瞄准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大力发展数字出版①、高清电视、3D电影、网络视听等重点项目。2012年全国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超19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为357亿元,约占全国的18%。其中,特别是网络游戏更成为上海长盛不衰的产业优势。当年上海网络游戏合计营业收入达到190.2亿元,同比增长35.8%,占全国游戏市场营业收入总额的31.6%。[2]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崛起了动漫湘军、出版湘军、电视湘军、娱乐湘军等群体,从《恰同学少年》《走向共和》等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到湘剧《李贞回乡》《谭嗣同》等全国获奖的戏剧精品,从《长津湖》《铸剑》等内容厚重的出版佳作,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电视娱乐节目,湖南文化产业拥有强大的内容创造优势,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评奖中成绩突出,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之一。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把内容创造的优势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重点发展3G商用、手机新媒体、移动多媒体、框架媒体、IPTV互动电视网、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产业,努力打造具有精湛内容、先进技术、优良模式的文化科技项目和业态,在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领域形成良好的态势。比如,在广播影视领域,发挥广电湘军核心品牌优势,引进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影视内容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特别是抢抓“三网融合”试点的重大机遇,推进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数字化双向改造,探索建立互动增值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了广电湘军跨地域发展的势头。

(3)在发展路径上,上海打造“平台经济”,湖南依托“移动互联”。近年来,上海积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服务平台建设,在战略布局上高度重视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研发、新兴领域和新型业态的扶持、国际资源的引进和战略合作。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服务平台,在技术上体现了国内和国际的领先性,在手段上体现了文化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在内容上体现了盘活存量和提供增量的有机结合。这些主要平台包括:上海市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创意产业展示与服务平台、上海数字媒体产业化服务平台等。

而湖南则以高度的敏锐性,抓住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重点扶持了一大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化科技型企业和平台项目。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长沙高新区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三级政府联动,加快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向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湖南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更体现了以快制胜、以优领先的特点。《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版权并且加以发展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吸引了大批用户。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热播,湖南广电迅速注册成立了由芒果传媒控股的新媒体公司——湖南快乐芒果互娱科技有限公司(快乐芒果),全力开拓移动游戏、移动应用、移动广告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移动互联网前沿板块。

三、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在发展水平上,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提质增速的涡轮动力

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科技就会缺乏灵魂;如果没有创意,文化很难提升质量。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壮大了总量、提升了质量、创造了品牌,但在经历了井喷式的急速增长之后,目前湖南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正处于看似发展高限的“天花板”顶部阶段。如湖南广电自2012年以来,在国家对电视娱乐节目进行限制的背景下,收视率一度出现严重下滑,相继被江苏、浙江、天津等竞争频道赶超,广告收入和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影响。再如湖南烟花产业,尽管浏阳花炮享誉全球,但随着非主产区烟花爆竹产业的发展,烟花爆竹产品同质性竞争严重,特别是在鞭炮产业,小规模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行业利润在逐年下降,无法体现高风险产业的高收益,且产业利润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生产企业无力增加安全投入。同时,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水平不高、企业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的“短板效应”开始凸显。上海交通大学《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稳居全国前十强,但“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形势逼人。2013年长沙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与高新技术产业交叉的仅有58家,仅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1.4%。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文化企业占比仅为4.9%,低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占比10.8个百分点,内生创新力不足。

2.在市场拓展上,湖南文化创意产品缺乏满足文化消费偏好转移的创新保障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消费的模式和内容。以数字出版为例,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935亿元,同比增长40.5%,数字报纸、电子书增幅超过30%,但传统文化产品占比过大、新兴产品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从全国来看,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0%,而当前实际文化消费规模约为1万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6.6%,存在3.7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从湖南来看,尽管湖南文化消费意愿居全国第3位,但文化消费综合水平和文化消费满意度却居十位之后,文化产品消费与供给之间存在“剪刀差”。2013年,长沙市文化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数字出版、广告、会展等增加值占比仅为1.9%,低于文化休闲娱乐业21.4个百分点。目前,湖南无论是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还是在财税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体制建构方面都尚未到位,地方文化保护主义、文化市场价格垄断现象等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市场“决定性作用”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效力”。

3.在发展质量上,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缺乏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驱动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湖南经济发展处于“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关键期与机遇期。在外部需求持续疲软、投资拉动难以为继、居民消费刺激困难的形势下,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文化创意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高、价值链长、涉及面广、吸引力强,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科技、资本、旅游、制造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既可以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在最尖端的科技领域一展身手,也可以融入制造业,实现制造业的价值提升,引领制造业升级。根据学者对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显示,2004年新加坡音乐、戏剧和歌剧每1单位直接投入将创造2.1单位的总产出、0.8单位的增加值并创造26.7个就业岗位。近年来,虽然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加大,并且在2006年至2013年连续7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近两年增长有所放缓,总量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差距越来越大。湖南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科技来开发、引导、转变市场消费热点能力不强。部分企业主营业务较为单一,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提质改造、转型发展。

四、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鉴于以上分析,在今后一个时期,湖南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把握“三量齐升”的总要求,全面构建湖南文化科技支撑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战略规划,将现代高新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进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立足湖南现有文化及科技产业优势,通过创新驱动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提高文化发展质量,转变传统文化发展模式,把内容创造的优势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重点发展3G商用、手机新媒体、移动多媒体、框架媒体、IPTV互动电视网、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产业。努力打造具有湖湘特色、技术先进、模式优良的文化科技项目和业态,抢占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领域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制高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打造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升级版。

1.大园区集聚建设

进一步优化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构建以长沙为主轴,株洲、湘潭为两翼,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为支撑,大湘南和大湘西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向基地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将长沙打造成为继环渤海湾文化创意产业圈、“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之后的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重点围绕一江(湘江)一山(岳麓山),打造“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和“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建设麓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天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书堂山欧阳询文化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湖南湘绣城、沙坪湘绣产业园、长沙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基地、浏阳花炮文化创意产业园、岳麓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浏阳河婚庆文化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影视制作、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工艺美术等重点产业,加快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2.大项目支撑发展

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契机,狠抓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的关联、配套。(1)策划与储备一批重大文化科技项目。按照先导性、带动性和聚集性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每年研究确定20个极具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2)遴选与落地一批重大文化科技项目。以省科技厅和省经信委确定的数字动漫云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海量资源的数字出版动态组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高科技动漫影视制作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引进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落户湖南。(3)做大与做强一批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大力推进华声在线、体坛传媒、快乐购、和光传媒等文化企业上市,支持青苹果数据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据库,加快建设天闻数字出版平台、电子书包、有线云电视系统等重大创新型项目。

3.大企业引领带动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文化科技企业和产业集团,建立专业化研发机构,推动文化领域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文化科技融合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聚合文化科技产业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数字媒体等新型业态。重点扶持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南传媒、芒果传媒、湖南日报等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引导青苹果、拓维信息、纽曼数码等文化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进腾讯、阿里巴巴、奇虎360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在湖南落地。要像抓汽车工业项目一样抓好文化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资,吸引一批大型文化科技企业在湖南落地生根。

4.大协作推进融合

一是机制支持上协作,加强横向沟通、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建立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决策部署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协调、指导、组织、督促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推动工作。紧密对接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引导各市州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集群,形成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合力。二是政策支持上协作,梳理整合、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推动企业用好用活政策。湖南省文产办前期做了一些工作,整理了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各厅局下发的有关文化与科技方面的政策文件目录,有关政策文件大概有60个。要让企业进一步了解政策、熟悉政策、用活政策。尽快研究出台《湖南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实施意见》,为湖南文化科技融合提供政策支撑。同时,要统筹各方资金,形成扶持重点。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文化科技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文化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三是工作推进上协作,以重点工作为突破。推动构建省级文化科技研发平台,围绕文化科技融合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利用长沙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优势,做实已有的中国(湖南)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国联通阅读基地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办好国际动漫游戏展、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中国手机文化产业博览会。发挥中南传媒等大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中部地区移动互联网创意梦工场”建设。编制文化与科技重点项目投资招商指南。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四是智力支持上协作,重视培养和引进文化科技人才,整合科研力量,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据了解,长沙近期发布了《长沙市引进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计划》(简称“3635计划”),在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6个重点产业领域,引进500名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在贷款贴息、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要进一步重视培养和引进文化科技人才,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文化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及时申请、注册知识产权,加大文化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完善文化科技领域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的联合督查督办制度,依法惩治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

注释:

①数字出版是近年来在全球方兴未艾的文化科技潮流,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社会需求量巨大、带动内容供给强劲等特点,也是我国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上海拥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网络出版许可证的企业达到59家。

[1]鲁炜.北京: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九大工程”[N].光明日报,2012-05-21(11).

[2]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12年上海市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R].2013.

(责任编辑刘成贺)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unan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ZHENG Zi-li
(Marx’s Theory Post 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Hunan University; Hunan Research Center for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Hunan Social Sciences Academy,Changsha 410003,China)

In recent years,high and new technolog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s applied widely in the field of culture,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Bas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Hunan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trategy of Beijing,Shanghai and other places,the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una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om the big park cluster construction,the big supportive development projects,the big companies leading driving and the large collaboration to promote integration.

Hunan;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path;countermeasures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1.002

G124

A

1008-3715(2015)01-0009-07

2014-12-1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14M55213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湖南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14JD34);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课题“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的湖南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4QNKT09)

郑自立(1975—),男,湖南永州人,博士,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湖南科技融合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三线建设在湖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