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扫盲贴
2015-09-16本刊编辑部
无人驾驶扫盲贴
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控技术的进步一步步从有人驾驶辅助发展而来的。
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业界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也有说法认为需要五个阶段,无论哪种说法,最终所指向的都是无人驾驶。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领域赢得了越来越多方面的青睐,除了传统的汽车行业之外,很多新的面
孔也加入到了研发队伍中。尽管汽车无人驾驶尚未实现,但我们很欣慰看到诸如沃尔沃、谷歌、奔驰为代表的企业正在朝着高度智能化的安全交通进发,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乘坐他们研发出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而这一天,将会是汽车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
无人驾驶技术支撑
技术组件
多模雷达
超声波传感器
红外线
短程雷达
立体多途摄像头
带中程扫描的远程雷达
进一步发展
更好的数据质量
更高的分辨率
更好的数据解释
受益于合力效应
传感器最小化
辅助系统
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
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
带转向和拥堵跟车系统的限距控制系统增强版
带行人探测功能的预防性安全系统
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适应远光灯辅助系统增强版
360°摄像头
主动式驻车辅助系统预防性安全系统增强版
注意力辅助系统
碰撞预防辅助系统增强版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带横向探测的制动辅助系统增强版
自适应远光灯辅助系统增强版
无人驾驶发展时间轴
2002
在1月份举办的北美车展上,通用汽车展出了燃料电池概念车“自主魔力”,并在9个月后推出后续车型“Hy-Wire”。后者采用了线传操控技术,该车的转向、制动系统完全由电子操控,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租用多种车身,自主随意地变换使用。
2003
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一汽联合研发的红旗无人驾驶轿车高速公路试验成功,自主驾驶最高稳定时速130km/h,其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该车更多的是“模拟场地”测试,并没有达到道路测试的阶段。
2004
美国和欧洲各国开始以举办无人驾驶汽车比赛的方式,推动该技术的发展。之后,德国自由大学的MIG无人驾驶汽车、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无人驾驶汽车和美国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都纷纷开始上路测试。
2008
一辆由大众帕萨特轿车改装的无人驾驶汽车以40km/h的速度驶过了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两个街区,在一个写有“停”的指示牌前停止了信号接收。这一阶段,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始从“模拟”、“比赛”阶段,上升为真实道路测试。
2010
谷歌公司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目标是通过改变汽车的基本使用方式,协助预防交通事故,将人们从大量的驾车时间中解放出来,并减少碳排放。截止目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行驶里程已经接近20万公里。
2012
三辆无人驾驶的沃尔沃汽车,在一辆有人驾驶的卡车带领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公路上,以90km/h时速完成欧洲环保型道路安全列队行车(SARTRE)的测试项目,沃尔沃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开放的高速公路实现完全自动跟车测试的汽车厂商。
2013
沃尔沃汽车开始在哥德堡进行全球首个大型公共自动驾驶路测项目“Drive Me”。这个项目在真实的城市交通状态下测试,并首次把实际交通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囊括了进来,是自动驾驶测试中相关参与方最多、合作程度最深入的项目。
2014
马云率领的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当日市值达到2314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位列苹果、谷歌、微软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市值科技公司,更是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也是在这一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智能汽车”,市场上出现了“互联网汽车”一词。这些互联网企业的介入,试图将汽车与环境进行“链接”。
2015
沃尔沃“Drive Me”项目来到中国,在中国北京的六环路上完成了中国首秀。此外,由德尔福改装的奥迪SQ5无人驾驶汽车也于3月22日从旧金山出发,沿高速路一路向东横穿美国,参加了日前开幕的纽约车展,行驶里程约合5600KM。
无人驾驶发展障碍
虽然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已经规划了智能汽车的研发路径,但在更多人看来,无人驾驶汽车仍停留在概念阶段,现在很难真正实现市场化。目前,在智能汽车的发展道路上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障碍。
技术
应用于智能汽车的技术还不成熟,它需要先进的电脑、传感器以及软件系统,这些技术目前还处于研发中。
责任
智能汽车由于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所以当智能汽车驾驶者发生交通事后,究竟由汽车厂商还是驾车者负责?责任归属不明确。
消费者接受度
很多人将驾车当作一种乐趣,喜欢赛车的人甚至愿意托付性命,无人驾驶则无法让人从中享受乐趣。
数据安全和数据私密
车载的信息服务系统会记录驾驶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顾客会担心经销商通过车载的信息服务系统会获得他们的隐私,或者是他们不想公开的信息。
基础设施
一方面,目前道路上的充电装置不多,充电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智能汽车需要与周围环境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这需要更多的与智能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法规
现在全世界有无数成百上千条法规都是与智能汽车的使用冲突的,很显然过去的一些法规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了。几个月之前《关于道路交通的维也纳公约修订版》允许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够解放我们驾驶者的双手,但是它规定要能够使得驾驶人在随时都能够重返驾驶的过程。
拥抱无人驾驶
马尔乔内
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首席执行官
加州巨人的到来时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如今的汽车行业正需要一个破坏者的进入,而苹果绝对有实力成为这个破坏者。
马丁·文德恩
大众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我会张开双臂迎接苹果、谷歌或者其它科技公司加入到汽车行业。
宁述勇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企业传播副总裁
无人驾驶的实现需要政府的配合、法律法规的支持、汽车制造商和跨行业IT企业的合作,并让所有道路使用者适应和接受。
何毅
乐视控股副总裁、乐视车联网CEO
无人驾驶是智能汽车终极的发展方向,尽管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