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防范措施探析

2015-09-16邢惟宏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海口570226

科技传播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安全播出广播电视措施

邢惟宏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海口  570226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防范措施探析

邢惟宏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海口570226

摘要概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涵义及内容,结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特点及62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相关细则,从技术系统安全和安全防范措施入手,提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防范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防范;措施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概述

1.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与技术系统的涵义

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9年12月4日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0年2月6日起实施的第62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作出明确定义: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的节目完整、信号安全和技术安全。技术系统则指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有关的系统、设备、线路及附属设施的统称,包括广播电视播出、传输、发射系统及相关检测和监控系统,相关供配电系统及附属设施(如机房及机房内防雷接地、消防等)。

1.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内容

1)传输系统安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传输系统安全内容包括各传输机构有效防范、控制任何干扰破坏安全播出的活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传输系统安全,需要广播电视自身的有效维护,也需要社会各方面保障。

2)接收信号安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接受信号安全主要指承载广播电视节目的电光信号不间断、高质量并可被授权实体接收。简而言之,就是广播电视用户能获取或存储所需要的广播电视媒体传送的图像或声音信息。

3)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此处所言广播电视节目安全包括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三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播出和传输节目中需要安全的设备做铺垫,而在正常运转的播出设备之下,还要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节目安全,其中,节目安全主要论及节目播出内容是否完成传播先进文化、重要思想文化、引导社会正确舆论等多种任务。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特点

2.1 节目频道、播出时间增加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普及之下,广播电视告别了传统的一天播出几个小时和只限几个频道的局面,数字化、信息化等新型广播电视技术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普及并推广,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及节目频道也随之增加,多数节目频道还是全天24小时播出,频道已经上升至几百个,面向群体实现专业化、细分化。

2.2 播控系统及传播系统复杂化

伴随着广播电视节目频道的增多及播出时间的延长,传统的播控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需要,此时就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综合性播控系统,以灵活的调度满足当前广播电视播出的实际需要。同样,传播系统也复杂化,出现了可实现数字压缩、光缆传输及卫星传输等功能的传播系统,以改善过去传输覆盖面及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

2.3 系统趋向多功能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21世纪下广播电视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广播电视的播出系统开始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尤其在网络技术普及与快速发展之下,广播电视诸多技术得以发展,比如广播电视的“路况试播”、“电视直播”等便是新技术下的验证。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发射系统、播控系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之下,数字信息传输技术、多声道传输技术及图文电视技术均得到迅速发展,改善了广播电视的诸多功能及质量。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防范措施

3.1 技术系统安全

1)供配电安全。我国许多市县级广播电视台还未实现供电双回路。所谓供电双回路是指二个变电所或一个变电所二个仓位出来的同等电压的二条线路,在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停电时,另一条线路便可立即切换原先线路并投入使用,且不影响断电带来的故障影响。相反的,一些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在缺乏供电双回路情况下,一旦电线路发生故障,很有可能就会发生供电异常,影响整个线路安全。改善此现象发生的方案如可在电台配备发电机、装置供电双回路、高压专变供电等。尽管方案多,但若从经济实用角度出发,较适合广播电台的方案为高压跨区低压双供电、低压双电源自动切换模式,其目的在于改善电台单线供电的不足现象,当广播电台一边供电区域发生故障时可经跨区高压供电以保障低压区供电。电台还应在内部构建供配电安全保障制度,要求电工定期检查线路,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供配电安全。

2)信号源安全。一般情况下,每个广播电视台都形成完整的采、编、制、审、播程序,以确保电台有新

颖的播出内容,但同样的,电台也会从其他电台转播重要节目,转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保转播信号源的安全性,需做好备份信号源准备,便于在信号源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切换。除此之外,相应工作人员还应不间断地检查节目内容的安全能力。

3)关键设备安全。首先,应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如定期对硬盘播系统、电源及功放插件等进行除尘,以防尘埃积压而设备难以正常散热。为避免除尘不当造成电路短路故障、设备通信不正常等故障的发生,对设备的除尘可采用毛刷和计算机吹风机相结合使用。除了除尘之外,还应对一些设备的工件进行维护,比如对轴承进行加油保护等。

其次,对一些设备关键部位的备份。比如备份轴承、电源小盒、散热风扇、硬盘播出和切换器的关键部位等,有效防止因这些关键设备出问题而造成广播电视节目无法正常播出。

最后,针对直播节目加装直播延时器设备,并为直接节目准备备用节目。为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内容的安全,还应有效管理各类热线、访谈、广告内容,对参与此类播出的主持人、导播等进行定期培训,以实现技术安全与内容安全的同步发展。

3.2 安全防范措施

1)安保措施的防范。安保措施的防范对象是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机房是广播电视供电的重要基地,应贴上闲人勿进,并确保防盗、监控设施到位,每天机房值机人员应时刻坚守岗位,保障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并杜绝外来节目源嵌入机房。同时,由于广播电视机房几乎全天24小时供电,不间断的供电容易因温度过高加上一些未马上擦除的粉尘引起火灾,因而在机房周边应配置多个消防器材。

2)管理安全。电视台应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值班规范操作、业务知识、监听监看技术掌握、设备维修及维护等。机房值班工作人员应按时轮班到岗,并不定期检查设备供电及运作是否正常;播出发射岗位值班工作人员需时刻巡查播出发射设备及附属设施的运作状况,保障设备正常运作,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3)应急措施安全。广播电台有必要在台内制定安全播出应急预案,针对机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演练,确保机房值班人员尽快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上手,且在不同的天气季候能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在酷暑天气时能爱岗敬业,加强岗位巡查力度,主要巡查供电设备及制冷设备的运作状况,杜绝火灾发生;在流雷雨天气时能忍着恶劣天气加强机房房屋铁塔天馈等接地安全,以及广播电台内局域网的防雷安全等。

4 结论

立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中的具体实施细则规定,结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节目频道、播出时间增加、播控系统及传播系统复杂化、系统趋向多功能化的特点,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安全(供配电安全、信号源安全、关键设备安全)和安全防范(安保措施安全、管理安全和应急措施安全)入手,提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措施探讨[J].电视技术,2013(6).

[2]任艳梅,刘丹丹.探析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2(8).

[3]曹利民.探析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J].电子世界,2014(10).

作者简介:邢惟宏,本科,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1-0080-01

猜你喜欢

安全播出广播电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江西广电网络设区市数字电视备份平台改造方案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