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

2015-09-15郭思远

人民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医患暴力医生

郭思远

医疗应该回归人文和人本,医者应该回归被包容和敬仰。而患者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怀,政府也应该有更多教育投入和医疗卫生投入。

“这几年我坚持着,坚持着,为了一个学医的梦想,我在全省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每每看到这些事情,我劝自己,还是好人多的。高中三年,目睹了无数医生护士被打,多少医生被杀,每每看到医生被打,我翻看评论,又是一阵心寒。临床分高,临床要学8年,我都不怕,但是现在我真的怕了。或许该说再见了。”

这是网友“@夜深了繁星等待着黎明”在看到6月1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主任被患者泼汽油严重烧伤后,发出的感慨。这也不幸触及了医患关系那根敏感又紧张的神经,以及因暴力伤医事件造成的恶果——让青年人对学医望而却步。

人们都在叩问:如何才能杜绝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如何才能让这种医患关系和谐?又怎样才能愈合这种社会撕裂的痛?……

3分钟内控制医疗纠纷

在当今社会上,医疗暴力何其高发!据中国医师协会5月27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疗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2014年,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4%未遭遇过暴力事件。

根据上述数据显示,逾7成医务人员遭遇过医疗暴力。面对医疗暴力,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对策?上海安悦医疗集团运营副总裁、总执行院长李红在接受《人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经验是从医院的管理上入手,切实做好患者服务,营造健康的就医文化。”

据介绍,该集团下属医院不仅安排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护理组对首次入院的患者提供更多的照护与心理安慰,也通过每天两次的病房节目提高住院病人的法律意识和医疗相关法律常识,切实做好床旁健康教育和治疗前的患者与家属谈话,分病种集中进行患者健康学堂教育,努力让患者了解医疗和疾病,并针对每个具体病例做出最保守和最乐观的愈后预期评估,并且尽力争取让病人参与病案讨论和愈后评估。

同时,为了保护医护人员,该集团下属医院建立了危险患者预警系统,对凡是有过医疗纠纷记录和在异地有过频繁就医记录的患者及家属,给予排除和有措施的应对方案。对所有医疗结果不甚理想的患者,进行院内特别心理辅导和出院后的人文关怀与回访。按照各病种每天不同的门诊量和治疗量,对每个科室的接诊医生的接诊数量进行了上限限制。这样,确保每位患者能获得更多的沟通时间和更好的沟通效果,并且主要以合理工作量和患者满意度对医生进行绩效考核。

李红还介绍到,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会在医院范围内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演练,加强医护和患者的安保系统及设施设备,为每位医护人员购买了相关的医疗事故保险和意外保险。同时加强团结互助的文化教育和正义感的教育,以便在任何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团结起来对抗恶人。

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发生伤医事件时,院方采取不顾是非息事宁人和无任何表示的占到了4成以上,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很多医生感觉寒心。

“在我们的医院没有任何一起医疗纠纷在3分钟内没有得到控制和团队合力解决,凡是在有伤医暴力倾向的医疗纠纷中,如果发现有丢下同伴不顾的医护人员,一律严肃处理。”李红说,“把纠纷消灭在未萌芽状态是我们的管理目标和医患沟通办公室的行动目标。我们通过管理调节给医护人员及患者足够的照护,私人空间和个体安慰。也通过文化和强悍的团队,让医院15年来并无一例大打出手的医疗纠纷。”

资源分布不均致伤医事件频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称:“你说看病贵、看病难,现在稍微有点名气的医生每天要看50个病人,怎么可能容易?开药多、检查多怎么会便宜?每天看病像打仗一样,排队3个钟头,看病3分钟,医患关系怎么可能改善?”

钟南山的这三个反问,道出了中国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说到底,大医院每天都处于“战争状态”,就是因为优质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所致。

李红认为,医患关系紧张就是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医生个体压力过大,再加上医药和医疗卫生体制尚未理顺,群众把看病难、看病贵的火气,都直接发泄到了医生个体身上,特别是一些缺乏医患沟通能力和缺乏医护正当防护措施的医院的医生头上。

在她看来,社会教育和医学知识普及的缺失也是引发暴力伤医的另外一个根源。信息不对称使得患者难以理解复杂的医疗行为,对治疗结果缺乏正确的预期。而关于诚信、道德、法制(特别是医患法制)、医学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缺乏,也是导致患者和家属容易冲动的一个大环境问题。

李红表示:“医疗面临的是个对医者本身不太有利的社会大环境,甚至包括收费与服务的不对称,业界曾经有个说法,到目前为止,最便宜的经济连锁酒店的房间和床位,都比任何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病房和床位收费更高。如此廉价的服务,如何让患者心服口服地承认和敬仰医护人员的价值?所以伤医的社会根源还在社会,在社会的大环境。”

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北京建豪律师事务所律师周雷向《人民周刊》记者表示:“在中国转型期间,医疗保障还不是很完善,全民医疗系统还没有形成,人生病以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说倾家荡产,起码是伤筋动骨。另外,医疗保障不健全,人民普遍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人心是不稳的,人的心态也会产生巨大的扭曲。”

暴力伤医的社会根源在哪?周雷认为,从微观上来说,首先医患关系的问题与医疗体制有关,也与医疗资源不均衡,直接导致了优质的医疗资源稀缺,就会引起竞争性医疗状况,导致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必然会产生医患之间的矛盾;第二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医院,就医的患者也比较集中,医疗人员高负荷运转,工作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影响他基本的职业行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第三是不能把所有的医患矛盾都转移到患者身上,也有医院对患者进行过度医疗的问题。

周雷说,从宏观方面来说,第一是医疗资源的匹配存在问题;第二是医患关系的改善不到位;第三是处理医患矛盾要有预警机制,“不可能说一个患者瞬间就拔刀而起,这不是一个常态,常态还是有一定的积怨,有一定的纠纷的过程,纠纷过程得不到合理解决,再演化成暴力,就会对一些医生和护士进行袭击。”

基于医疗暴力频繁发生,更多的医生不愿意让子女学医。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调查中,近7成医务人员不希望子女从医。

对此,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务部邹新春说:“我身为一个父亲,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很小,我的潜意识里面肯定是不希望我的孩子未来再在这个危险的行当干,如果真想学医,恐怕从下决心那一天开始也要开始习武。其他行业,做好999次,做错1次,人家说这个人很牛,非常了不起,而做医疗行业,作对9999次,做错1次,可能就被砍了。现在的社会已经容不得医务人员犯错,更不要说那些我们一点错都没有的事情,也被无端的遭受伤害的情形。”

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个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医务部通常是医院矛盾纠纷的汇集之处,是医院调解处理矛盾的集中之地,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之一。“我现在要求自己要锻炼身体,跑步、游泳、打球、太极、健身……生活中除了上班、读书之外的所有时间都尽量安排合适的运动方式在锻炼身体上。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怕死,我也不想死,我还有我的理想,还有我的家庭,但是我也怕哪天在办公室就被患者或家属或无关人员砍死。”

处理医患纠纷应法治化规范化

暴力伤医是否入刑?一直受到医务工作、法律界和社会民众所关注。就目前来说,用于规范医疗暴力行为的法律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但在处罚方面还不够严厉。该法中涉及的医疗纠纷处罚的条文主要有8条,包括第23条、第26条、第40条、第42条、第43条、第50条、第55条和第65条。这些条款对扰乱医疗秩序、寻衅滋事、殴打他人、阻碍救护车、公共场所停尸等数十种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做出了或拘留或罚款的处罚规定。

周雷说:“对医务人员进行殴打,与普通的邻里纠纷的伤害,所造成的处罚和法律依据都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如果是聚众冲击医院的,就适用聚众捣乱、破坏公众秩序来处罚。但是暴力伤医的,还是适用普通的故意伤害罪,对此还没有一个特别的保护,不像对国家工作人员,可以适用妨碍公务罪进行特别保护。”

据周雷介绍,暴力伤医致人死亡的,还是依据普通的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是判10年以上无期徒刑,故意杀人罪会判无期徒刑或死刑,但是故意伤害罪被判死刑的是不多的。目前,暴力伤医事件多发的还是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如果是一般的故意伤害,没有造成死亡而造成重伤的话,就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器官的摘除、颅脑出血损伤等,这种是判3至10年有期徒刑。”

李红认为,暴力伤医的处罚的确还是不够重,以致经过某些舆论的传播后,对后来的仿效者缺乏足够震慑。暴力伤医入刑,而且是对这种特殊的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道德,引起社会影响恶劣的的伤害应该判处相对更重的量刑。

对于遏制医疗暴力,早在2014年4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计委就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明确将对医院内殴打或故意杀害、伤害医务人员等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而在今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该案二审稿中指出:将以医患矛盾为由,故意扰乱医疗单位秩序,严重侵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将其纳入刑法罪行。该案还明确提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副教授彭新林就此认为,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医闹”行为入刑,有助于严厉打击“医闹”行为,消解“医闹”行为的负面示范效应,防止“以闹取利”等不良风气的滋长,对于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推动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工作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将产生促进作用。

如何杜绝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

医疗暴力事件就像社会的毒瘤一样,让人们感受到一阵阵痛楚,如何杜绝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成为人们需要去探讨的问题。

李红认为,杜绝这样的伤害还是要以疏和堵两方面结合为抓手,从以药养医的杜绝和改善,从医疗资源的充分投入和建设,从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和价值,从提升医疗管理的效率,从体制的重构和梳理进行,包括就医体系的梳理。医疗应该回归人文和人本,医者应该回归被包容和敬仰。而患者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怀,政府也应该有更多教育投入和医疗卫生投入,以回归一个安静、和平、有序、温暖的就医环境。

邹新春认为,医疗就是要到群众最需要到地方去,大城市的大医院已经很强大了,但是远远无法满足更广大基层群众的需要。人们需要的医疗是在身边的、可及的服务,社区医疗对一般群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应该发展成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形成人潮涌动,让大医院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医务人员持续加班,经常透支健康,甚至加班到猝死。这是畸形的就诊现象,要建立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就诊体系。

据邹新春介绍,1995年,台湾坜新医院创院院长张焕祯带领一群医护人员,投资创立坜新医院,成为台湾南桃园民众心中最信赖的区域医院之一。张焕祯说,因为坜新医院拥有顶尖的医疗技术,提供居民接近医学中心的医疗服务,让小区民众不用舟车劳顿,就能得到顶尖的医疗服务。坜新医院“哪里有需求,就往哪里去”的医疗理念,也许能在如今医病关系紧张的时刻,带给医院一些新思考。

同时,坜新医院形成了以家庭医学科社区医疗为中心的社区医院,满足多数民众的日常就医需求,有区域级医院水准,让民众相信,这家医院可以提供最好的治疗,进而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庭医生般的信赖,这也就是其发展成为以医师为主体的社区医疗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医生最好能够学习社会学、传播沟通、流行病学等,有前后端医疗照护的概念和经验。在社区进行筛检、卫教、健康促进工作,避免民众生病。患病的就给予整体治疗。病人出院后,医护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必须持续教育,让民众回到社区仍然能够自我保健,避免再度发作或传染而送医院,至少也可以减少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生存质量和时间,达成全程整体的照护模式,这也是坜新医院实践以病人为中心的方式。

邹新春说,坜新医院的成功不难看出,社区医院同样可以是一流医院,一流的社区医院也可以成为人们的首选,不是只有会治疗危急重症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做好社区医疗,让民众少生病或免于生病,更是医生价值的彰显。

猜你喜欢

医患暴力医生
最美医生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暴力云与送子鹳
换医生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