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学习型学校浅论

2015-09-15钟明灿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8期

钟明灿

[摘 要]作为学校组织,通过形成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加强团队学习,开展系统思考等几个方面来创建学习型学校,让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学习型学校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84

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等,就是指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指出,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学校组织,要创建学习型学校,培养教职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积极倡导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使学习型学校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一、形成共同愿景,提高学校凝聚力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核心是形成共同愿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一股蕴藏在人们心中的力量。

1.学校共同愿景能够提高学校凝聚力。学校共同愿景就像一块吸铁石,将个性不同的师生紧紧地吸附在一起,形成一股向心力,全体师生自觉形成“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认同感。

2.学校共同愿景能够提高学校驱动力。要提高办学效益,就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前进。学校共同愿景就像方向盘,引导着全体师生循着正确的路径前进,促使全体师生发自内心地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促使全体师生分散的力量高度整合,形成一束强劲的“激光”,发挥出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学校不断发展。

3.学校共同愿景能够提高学校创造力。要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全体师生富有创造力,追求卓越。学校共同愿景就像一股源头活水,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激发全体师生的潜能。

二、改善心智模式,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智模式,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变自己,关键是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想法。学校应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培育新课程下的优秀教育理念,营造上下同心、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同时,促进学校管理从行为管理、制度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办社区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团队学习,加快教师成长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加以总结并和其他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势必大增。在教育活动中,加强团队学习更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

1.创建学习型学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古训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但“一桶死水”能够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吗?明代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着活水的小溪。

2.创建学习型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能停留在课本和教参提供的知识上,而应从书本、报纸杂志、网络等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创建学习型学校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创建学习型学校,就是要发挥群体的教育作用,通过团队的力量,影响每一个成员,促使大家共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就必将推动学校的发展。学习,加快教师的个体成长,学校的教育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四、开展系统思考,增强学校自我超越能力

学校运用系统的观点,全面地认识学校的发展,系统地、客观地分析学校的办学现实,认识到现代教育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统帅,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要创建学习型学校,学校应引入系统理念,倡导系统思考、系统分析、系统攻关,把全校班级看成一个一体化的大系统,将后勤辅助视为子系统,全面分析其内在的基本联系,摸索如何挖掘整体资源优势的科学规律。在系统理念的导向下,教研系统率先进行改革。学校建立了统一的教研机构,遇到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时,由单打独斗变为群策群力,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教研难点。把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根本着眼点放在提高各个组织和每个人自我超越的动力、毅力和能力上。

总之,我们要凝练一种精神,建立一个团队,办成一所教师热爱、学生喜爱、社会关爱的学习型学校,并通过实践探索创新教育,逐渐形成独特的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