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作文的培养策略

2015-09-15吕桂春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8期
关键词:指导策略

吕桂春

[摘 要]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作文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作文应纠正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优化作文教学模式;注重写作方法指导。

[关键词]自主作文 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10

辽阔的大地上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有无穷无尽的趣事,有许多纯真的儿童心声。然而,这一切学生却不能将它反映出来。问题主要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方法存在偏差。如片面强调所谓“有意义”的题材,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严重,不能根据作文题目要求有的放矢地讲一些写作方法,让学生在习作时有所凭借,而是泛泛而谈一些记事、写人、状物的表现手法。这样,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面对陌生的题材,依样画葫芦,假话连篇,根本谈不上抒发真情实感。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指导学生自主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纠正教师认识上的偏差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作文指导的片面,记事就一定要记“有意义的事”,写人则一定要写“值得学习的人”,这就制约了学生的选材指向。学生为了讨好教师,有的胡编乱说,有的抄袭范文,有的将范文改头换面等。总之,写出来的不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想。对此,我决定从教师自身的认识上进行纠正。

记得一次野炊,我和几位学生饭后交谈,问道:“你最不喜欢老师的什么行为?”学生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不喜欢老师拖课,有的说不喜欢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有的说最不喜欢老师生气时把同学“请”出教室……过后,我让他们按自己说的写下来,发现大家写得都不错。例如,被老师赶出教室的:“砰——老师重重推上门,气呼呼地回到讲台上,脸涨得通红,哆哆嗦嗦地说:‘现在继续讲课……显然,老师心里不好受。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心想:老师这样做对不对呀,某某同学成绩本来就差,再把他赶出教室,他不又失去了一次听课的机会吗?但我又想对这位同学说,你也太过分了,老师批评你多少次你都没改,你看老师多关心你,可上课的时候,你还边听课边往窗外看……”这位学生很纯真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中我发现学生作文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我认为,只要创设良好的表达环境,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还学生以纯真的童心,他们就能打开话匣子,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全面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整节课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有时学生只能当观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针对这个弊端,我在进行自主作文指导时,精心设计了作文的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审题、选材,并根据题材的要求确定好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提纲。这样做,课堂教学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讨论评议。对于好的,让学生自己肯定;对于不正确的,也让学生自己讨论修改。把单一的班级教学改为分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教师则变“教”为“导”,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的多边教学活动。教师用1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启发写作思路,留下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动笔写作和点评修改,让学生在练中改,改中练,互相评议,然后再由学生自己修改作文。“预习、导学、精讲、质疑、讨论、练写、修改”,这就形成了自主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写作方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自主作文的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难题,还要帮助学生攻克“怎么写”的难关。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写作中最感到困感的问题是什么: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即使勉强写下来,也写不具体。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写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文可学,有法可依,有的放矢。在指导学生自主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把这个问题作为重点和难点,把它跟“写什么”的问题一样重视看待。

1.读写结合,学法迁移

阅读是知识的积累,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阅读的延伸和发展。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实行读写结合“双轨运行”,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了解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本组习作训练的重点,回顾联系有关例文。学生通过讨论、品评、总结出写作方法,对照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做好学法迁移。如让学生从四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第21课《爬山》这篇写事的文章中,领悟到写事情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在写《一件……的事》习作时,学生就能做到草拟写作提纲了。从三年级上册(语文出版社)第14课《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中,学生领悟出写景状物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作具体形象的描绘,然后教师把学法迁移到写景状物类的文章上,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修饰方法,把事物描述得形象、具体。为了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系统地总结一些写人、写事、状物的方法,并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片断训练,从中掌握一些写作方法,以便在自主作文时尝试运用。

2.先说后写,减缓坡度

指导学生自主作文,要坚持先说后写,因为说是写的先导,是写的基础。会说才会写,说得好,才写得好,说得有条理,才会写得有顺序。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动脑想说,又动口练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教师还特别要注意充分启发学生笔述作文的创造性。对笔述困难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指导学生先练说,后练写,怎么说就怎么写,减缓了作文训练的坡度,学生再也不怕作文了。这样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3.师生共评,自改作文

上好作文讲评课是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实施作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作文讲评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评价作文的能力。对于病句,在充分议论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修改。对于优美的语句,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深入体味,从中感受语言的情感。在评论中,有的学生可能只有只言片语,但是只要有评价,教师就要多加肯定和鼓励,并指导学生用“增”“删”“批”“改”“换”的方法互评、自改作文。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要“自能作文”,还要“自能改文”。而自改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自己改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学生自我评改作文是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改、自我矫正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或“自学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克服“不放心”的思想,要花工夫指导学生开展“自能作文”。学生不改作文,作文能力岂能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批改、评价的方法应讲究推陈出新。

指导学生自主作文,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笔拟提纲,口头练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分析修改,形成一个和谐、活跃的互教互助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猜你喜欢

指导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