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会计监督的弱化原因及对策探究

2015-09-15贾琼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会计监督弱化对策

贾琼

摘 要: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指的会计监督是一种广义上的会计监督。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关键词: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对策

会计监督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会计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违法违纪现象依然不断发生,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情况频频发生,这不仅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而且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一、会计监督的要素

(一)会计监督目标

会计监督的目标是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进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客观的揭示单位现金流动状况及经济获益,保障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实施及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监督主体及客体

会计监督主体是指对会计信息实施监督活动的人员或机构。狭义的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而广义的监督主体是指除人员与机构外,还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的利害关系人。

会计监督客体是指被监督的对象。一般而言,无论是狭义的会计监督还是广义的会计监督,其监督对象都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区别在于不同的会计监督主体对会计信息监督的侧重点不同。

(三)会计监督方式及监督依据

会计监督的方式是指会计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与方法。

由于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监督的依据是各种关于会计处理的制度规范,包括《会计法》及其他会计准则、制度、法规和其他的会计规范。

二、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1.会计管理体制松散

第一,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会计人员是实施会计监督职能的主体,他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不仅要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要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能和义务,具有双重身份。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会计人员对会计事务的监督完全取决于单位负责人的意愿,这就很容易造成徇私舞弊的现象,不利于会计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监督工作。

第二,财务部门对会计人员定位尚不明确。近几年来,财务部门对会计人员管理一直是采用自由松散的方式,既不管会计人员的薪资待遇、福利奖金,也不管其晋升发展空间。如果会计人员出现违规违纪的情况,财务部门也无权按程序处理,严重导致会计人员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职能弱化,不利于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三,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会计考试、发证、年检、培训等,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较弱,政府部门没有发挥其监督作用。

2.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一些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带头违规办事。会计法规定,在会计岗位中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能担任会计工作,以防有些单位负责人缺乏约束意识串通亲属肆意的私吞国家财产,谋取私利。同时会计人员缺乏责任感,丧失了检举意识,盲目的跟从,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而且由于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单位负责人不惜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虚报谎报账目,甚至做出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

另一方面,公司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个人劳动强度与所得存在着不对等现象,导致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从而不能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主体,因此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并且能够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会计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会计事务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并且,会计人员缺乏创新,不能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依然使用传统模式解决会计问题,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三、规范会计监督的策略研究

1.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监督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它赋予了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责:第一,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第二,拟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第三,参与拟订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第四,办理其他会计事务。《会计法》为会计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会计人员在会计管理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力度.比如一些非会计机构,政府、证券、银行、审计等都可以通过联网的方式监督企业的会计事务,并不定时的对公司的账务进行检查,使会计监督常态化。如果发现会计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有违规做假账或指使别人做假账、贪污行贿的行为,要严厉打击,确保会计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首先,明确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作为单位会计负责人,要时刻警醒自己身上的重任,一定要以身作则,公司内部制定相应的奖罚机制,以此来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其次,会计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不能一人兼多职,确保会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而且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能在会计岗位中担任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能在会计岗位上担任出纳工作。企业内部要对会计资料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审核,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约束力,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监督。

3.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在经济会计领域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能够干一行爱一行,并且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遵守国家法律,杜绝做假账。第二,熟悉法规、依法办事。熟悉法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记账、登记账簿等会计事务。遵守《会计法》、行政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依法办事。正确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监督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监督弱化无疑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进程,所以必须通过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手段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虹.浅谈会计监督职能弱化及其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7):256.

[2]王永梅.企业会计监督弱化成因分析及对策浅议[J].西部资源,2012,(6):134-135.

猜你喜欢

会计监督弱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写字教学的弱化与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