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行贿罪的轻刑罚化问题

2015-09-15杨铮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行贿罪

杨铮锐

摘 要:针对行贿之风愈演愈烈的形势,很多学者认为应当加重行贿罪的刑罚,最好是同受贿罪同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文章从行贿之风的形成,行贿罪轻刑罚化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我国的刑事政策以及国外关于行贿罪的立法实践角度论证对行贿罪轻刑罚化是有据可循的。

关键词:行贿罪;轻刑罚化;法律依据;事实依据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关于行贿罪侵犯的客体,理论界存在争议,有的认为是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有的认为是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有的认为是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有的认为是侵犯了国家的廉洁制度。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受贿罪可以判处死刑,而行贿罪最高才无期徒刑。而且实践中,行贿罪多以缓刑而告结,应当与受贿罪同罚。

一、行贿罪刑罚轻于受贿罪的法律依据

从司法实践上来看,行贿者多得到了缓刑或减刑,而将行贿轻刑罚化对打击贪腐受贿是极为有效的。行贿受贿一般都是一对一进行的,只有行贿者和受贿者双方知晓,在当前刑侦技术还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定案的依据往往只有受贿人的供述,行贿人的证言和少量的书证物证,证据较为单一。所以对行贿者口供的依赖性就大大提高,侦查人员一般都是先要获得行贿者的口供,然后再借助行贿者的口供去寻找其他的直接证据。而且受贿者一般都位高权重,在没掌握证据之前不宜直接接触,而行贿人就成为最直接和有效的桥梁。将行贿罪轻刑罚化有利于瓦解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的同盟关系,降低司法成本,使行贿者成为司法人员查获贪腐分子的支持力量。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和行贿人达成某种默契,以减轻甚至不追究行贿人刑事责任为条件,换取他们的供词,在受贿案中以证人身份出现,事实上,这种交易方法也行之有效,有利于受贿案件的侦破。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行贿罪轻刑罚化是切合现实的一个考量。

从刑法理论上来说,罪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一个罪设置刑罚,必须以该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作为基础,以其侵害法益的程度范围方式为依据,侵害法益严重的,刑罚应当重,侵害法益较轻的,刑罚应当轻。对于行贿罪来说,尽管行贿者确实是权力寻租的造意者,是受贿发生的源头,但是,仅仅只有行贿者单纯的行贿行为,而没有受贿者的收受行为,一般不会直接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实际的损害,不论是学者们认为的正常的机关活动,正常的社会秩序,还是廉洁性。只有受贿者收受了行贿人财物后,才形成贿赂,因为贿赂的本质是权钱交易,受贿者不收财,权钱交易没有达成,也就不是贿赂了。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受贿也就没有行贿,或者说通常意义上的行贿。所以,相较于受贿罪,行贿罪对法益的侵犯体现出间接性、依赖性,在危害程度上有所降低。这是行贿罪的刑罚应该轻于受贿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当前刑事政策上来说,对行贿罪轻刑罚化也是必然的选择。我国现在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宽严相济政策中的“严”,主要针对罪行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当判处重刑的;而“宽”主要是指对于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或者罪行虽然严重,但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以及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人身危险不大的犯罪。从横向角度来说,行贿罪不论从社会危害性还是人身危险性上都要轻于受贿罪。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行为若发生在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等领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要依法严惩。

二、行贿罪刑罚轻于受贿罪的事实依据

首先从行贿背后的原因上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从文化上来说,我国向来注重人情关系,传统伦理更是以家族伦理为中心推及社会各种关系,形成一个人际关系网。而且以宗法关系区分亲疏、远近、厚薄,形成等差之爱,把人情当作一种“资源”。其实这也是一种礼尚往来强调互惠的文化传统,这种习气由来已久,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其渊源还是要在这种热衷编织关系网的文化传统中探寻,这是一种惯性的延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传统习俗中的这些糟粕成为当下行贿之风盛行的文化诱因。但是行贿的道德环境越来越宽容了,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环境中,民众对行贿人的行为越来越持宽容的道德态度,对于行贿人的行为并不指责其做法是可耻的,人们更痛恨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及容易滋生腐败,缺少透明监督的制度。除此之外,行贿也有其重要的经济环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的经济能力也大幅提高,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膨胀的物质欲望面前,人性中理智节制的一面大大被削弱。而且伴随着资本、技术、知识引进来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裹挟而来,享乐主义盛行,在相当多的“小环境”中,一些人所认同、所喜欢、所欣赏、所流行的不是高雅,而是粗俗、庸俗、媚俗、恶俗,贯穿的是赤裸裸的物欲,有些人被逼得入乡随俗,不入流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爆出的行贿数额数万、数十万一个比一个高,而且形式多样化,房子、车子、干股,有形的无形的,甚至“性”也成为行贿的手段。行贿的成因,为对行贿轻刑罚化提供了事实上的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对行贿罪的定罪和量刑并不尽完整,但是坚持其轻刑罚化的趋势是符合法理符合实践要求的,我国应该在坚持行贿罪轻刑罚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行贿罪的刑事立法,以让其充分发挥在打击贪腐犯罪,维护社会正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桂文.行贿罪量刑规制的实证分析[J].法学,2013,(1):152-160.

[2]韩东成.新形势下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与实践——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型[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3):82-88.

猜你喜欢

行贿罪
行贿罪司法控制策略的实证分析与省思
——以106份刑事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
行贿犯罪的适用问题
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增设对行贿罪认定的影响
对行贿罪中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的思考
行贿罪立法之缺陷及完善
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误区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