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

2015-09-1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100010

石油钻采工艺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海油深水钻井

姜  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 100010)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

姜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100010)

回顾了中国海洋石油深水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国内深水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加快了进军深水的步伐,无论是在投资规模还是技术储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高度重视,逐步形成了深水技术、深水科研、深水管理的三大体系,经过海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的作业实践,建成了适应不同水深梯度的钻井装备,具备了国内外深水自主作业能力,积累了深水实践的组织管理能力,5年时间内实现了从深水到超深水的跨越。

海洋石油;深水工程技术;深水管理;作业实践;钻井装备;作业能力;超深水跨越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深水作为现代科技和能源技术的标志性领域,引来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深水油气区已达30个左右,世界油气的增长有近50%来自于海上。

我国近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特别是南海油气资源更加丰富。据估计,南海的油气储量在230~300亿t之间,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且70%的储量是在深水区。南海属于世界四大油气聚集区之一,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一直以来,由于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我国在深水方面做的工作很少,勘探程度很低。

走向深水面临4大挑战。挑战1,高风险高投入:海洋石油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而深水是海洋石油工业中最具高投入和高风险特点的领域,是双高的典型和代表;挑战2,高技术:深水在深海工程技术领域里技术含量最高,高科技涵盖最广,国内缺乏成熟经验,缺少深水技术储备;挑战3,缺乏进军深水的大型装备及手段;挑战4,没有进入深水作业的人才团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深水钻完井工程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2个阶段。

第1阶段,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通过对外合作,开始步入深水。通过单井股份参入、并购大型油田、反承包作业、合作研究等不同方式,沉淀深水技术,培养作业能力,汲取管理经验,为日后的深水油气田自主作业奠定了基础。

第2阶段,中海油深水钻井进入到自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海油当作业者,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对深水钻井进行管理和运营,标志着中海油逐步具备了深水作业能力。

2012年3月,以海洋石油981为代表的中海油第1座国内自行建造的第6代半潜式动力定位钻井平台,开启了南海深水自营作业新时代,它标志着中海油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深水钻井装备体系、深水钻井技术体系,具备了深水自主作业能力、深水人才队伍的建设及管理能力。

2014年,981平台完成了中石油ZS深水项目,开创了零污染、零事故、零伤亡的作业先例,标志着中海油完全具备了走向深水、走向远海的技术水平与作业能力[1-3]。

1 深水钻完井的对外合作学习阶段

1987年,南中国海开始了第1口深水井BY7-1-1井的钻探工作,该井的作业水深499.42 m,由中海油的南海5号半潜式平台承钻,使中海油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外国公司先进的深水钻井技术和深水作业管理。从此,中海油的深水钻井开始了学习、消化以及吸收历程,在此期间国外深水安全钻井技术,如表层喷射下入导管、动态压井、南海台风期作业的安全应急等技术的应用实践,为我们走向深水,掌握安全,应对海上作业的重大气象环境条件的影响提供了示范,为中海油走向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在这一阶段,外国公司在中国南海的深水钻井情况和特点如下。

(1)钻井数量少、学习机会少。1987—2012年的25年时间,共计钻深水井8口,这充分体现了深水井高投入高风险,工作量远远小于浅水;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学习和了解更多的国外深水知识和技术的机会来之不易。

(2)深水钻井装备跨度大。在这一阶段,深水钻井装备涵盖了第2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第3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第6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因此,在钻井装置上,对深水装备和性能特点、各平台之间的参数对比、世界深水钻机技术有了更多的体会和认识。

(3)作业水深与定位方式变化大。作业水深涵盖499~1 920 m的范畴,从定位方式上历经传统的锚链定位、第5代动力定位、最新的第6代钻井平台的动力锚链混合定位方式,钻井最深达5 237 m。

(4)作业投资者少。25年间,合作的外国公司仅包括BP、BG、Chevron、Anadarko、Devon 等。同时,海上钻井的井身结构、套管层数、作业风险随水深的增加变化很大,工艺更趋于复杂。详细的钻井情况见表1。

表1 1987—2012年外国公司在我国深水钻井情况

2 深水钻完井的自营作业阶段

2.1中国海洋深水钻井技术的突破

中海油进入深水领域,自己当作业者进行深水钻井工作,是在2010年1月15日以赤几S-1井为标志开始的,该项目是中海油在非洲开始的第1个深水勘探项目,至当年的4月19日结束,安全顺利完成了2口井的钻探任务,平均井深3 700 m,最大水深1 096 m,平均钻井周期37 d,全井无安全事故,提前7.6 d完成任务,实现了中海油深水钻井历史上的3个突破:首次作为深水作业者,成功组织、实施深水钻井作业;首次在海外实施深水钻井作业;首次组织水深突破1 000 m的深水钻井作业。赤几深水钻井的成功,使中海油的深水技术顺利通过了初步的检验。同时,一批年轻的钻井技术和管理人员经受了西非艰苦环境条件的考验,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对于中海油具有3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掌握了一套深水钻井技术。如深水钻井浅层地质灾害评估、深水锚泊定位、深水动力锚泊组合定位、深水钻井工程设计、深水钻井工程作业等。

(2)掌握了深水钻井工程中的诸多国际通行惯例和做法,为今后海外深水作业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租用国际深水钻井船完成海外的勘探深水项目,丰富了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条件下,组织、管理海外深水作业的经验。

2.2中国海洋深水钻井装备的旗舰

以海洋石油981为代表的深水实践,标志着中国海油走向深水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对实现海油“二次跨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海油从2004年起就开始顶层设计,2009年建成我国第一座第6代动力定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图1)。该平台的建造,为我国进行深水勘探奠定了装备基础,体现了我国走向深水,开发海洋的决心和能力。

图1 海洋石油981平台

海洋石油981平台,最大工作水深3 000 m,钻井深度10 000 m,可变载荷90 000 kN,可抵抗200年一遇的台风袭击(最大风速109节),是目前我国深海勘探开发的深水旗舰。平台自2012年3月投入运营,取得了一系列钻完井技术的新突破和进展。

(1)成功实施了水深 2 454 m超深水钻井作业,使中国钻井技术和作业能力进入到世界超深水行列。

(2)平台投入至今,经历了南海13个台风、季风、5次内波流等恶劣海况的严峻考验,最大风力15级台风,平台安全可靠,人员安全无恙,平台定位系统和结构完好,验证了平台设计、建造的科学性、使用的安全性与良好的可操作性。

(3)历时3年的南海作业,成功完成了20口钻完井、1口井测试作业,平均水深1 530 m,最大水深2 454 m,平均作业时效高达86%,高出国际同类先进平台10%,平台设备最高时效达到99%,已进入到世界同类钻井平台最佳作业水平的第一阵容。

2.3中国海洋深水作业能力的提升

“十二五”期间,已经建成满足不同作业水深勘探开发的梯次船队。NH8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800 m,钻井能力7 600 m;NH9半潜式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 615 m,钻井能力7 600 m。这2座半潜式平台已经陆续完成了19口深水井的钻井和3口深水井的测试工作。在深水钻完井、测试工作方面已经具备了独立从事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作业能力。

2.4中国海洋深水技术队伍的发展

中海油已初步建成了深水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随着深水钻井完井和测试工作的开展,与之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动和发展,在平台的海上定位、深水钻井液、固井、深水录井、深水测井、深水测试、深水水下井口安装、水下采油树安装等10个专业技术领域,中海油已经形成了专业化服务队伍并初具规模,为支持海上作业、保证作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领域的科研成果

3.1深水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室内隔水管水池实验研究,真实模拟了在钻井工况和海洋工况耦合条件下隔水管力学行为和实验检测,首次发现并提出了深水隔水管力学行为的“三分之一效应”和“上下边界效应”,两效应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为隔水管合理配置、顶张力优化、浮力块数量及安装位置、隔水管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和依据。

3.2深水关键技术研究

形成了深水钻完井工艺、装备、自动监测、实验平台等系列技术成果。涵盖了23项技术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深水作业与安全有关的隔水管力学特征和悬挂方式、深水钻井液体系、深水水泥浆体系、深水井下流量控制和监测、深水钻机选型等问题的研究工作。

3.3深水研究成果的成功应用

一批研究成果已开始在现场应用,形成了科研成果与工程应用的良好互动和紧密结合。如深水钻井液体系和水泥浆体系、深水动态压井装置、深水弃井水下切割工具等。这些科研成果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技术领域里零的突破。

4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的基础保障

从水深200 m到3 000 m,国外石油工业花费了近40年的时间,而中海油仅用了10年左右就实现了从深水起步到超深水2 454 m的跨越,这既是成功的典范也是必须警惕的重点。因此,做好基础的工作十分重要。

4.1建立技术标准和规范

自2009年,在学习和消化外国公司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海油深水工作实际,完成了《深水钻井规程与指南》、《深水测试规程与指南》、《深水完井规程与指南》的编写、颁布和下发,形成了中海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得中海油的深水钻完井测试工程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规范可依。

4.2注重深水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

在深水作业实践中,注重培养和打造3支队伍,即深水钻完井工程技术队伍、深水钻井平台装备操作队伍、深水钻完井工程技术研究队伍。按照这3支队伍的培养规划,深水工程技术队伍主要以南海东部和西部2个分公司以及海能发的技术队伍为主,适应和满足深水技术的发展,完全胜任和承担作业的组织管理工作;从深水钻井平台装备操作队伍看,中海油深水钻井平台船队已经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平台管理及操作队伍,能够胜任海上作业的需求;深水技术研究队伍以中海油研究系统为主,集中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技术骨干,开展了各项科研工作,为现场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自主钻完井实践和海内外深水平台应用,中海油逐步完成科研、生产、作业人员的交叉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了未来深水发展的脊梁。

5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深水勘探、开发的深入,作业水深和作业难度进一步增加,先进的钻井装置和配套的深水钻完井技术将被开发和研究。双井架第6代动力定位钻井平台将大量投入使用,通过并行(离线)作业(尤其是无隔水管井段、钻井和完井同时开展)、批量作业(如表层批钻、悬挂防喷器井间移位实现下部井段批钻),缩短作业时间来解决作业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强大的动力系统、钻井泵系统、提升系统、隔水管张力系统、防喷器系统以满足水深和井深作业需求,并适应恶劣的深水作业环境,保障作业安全(如遭遇台风时动力定位应对更加安全、快速);TLP(张力腿平台)、SPAR(深吃水圆筒式)和水下技术将用来解决南海恶劣环境下深水油气田开发问题;动态压井技术将解决井位处存在浅层水流、浅层气而无法避开所带来的问题(针对浅层灾害分布广的深水油气田);双梯度钻井、控压钻井将解决作业窗口窄、井漏处理困难的问题;先进的井控软件将解决溢流监测困难、处理复杂的问题;深水的大位移井、高温高压井和智能完井也会出现,将解决深水储层埋深浅、修井困难、控制要求高等问题;新型钻井液、固井体系将解决低温、高压、水合物等问题;提速工艺将应用到深水井中解决钻速慢导致作业费用高、套管和钻具磨损等问题。

6 结束语

(1)深水技术领域是我国石油工业未来发展的新领域,特别是未来在陆上油气资源日趋探明和有限的条件下,走向海洋,走向深水,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必然。因此,关注深水、重视海洋是我国当前石油行业里要积极开展工作的一件大事。

(2)深水勘探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又涉及大量的投资问题,同时,还涉及诸多基础理论研究问题,因此,还要大力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

(3)深水领域是传统油气行业里的一个创新领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互相协调和配合。因此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加强深水技术人才培养,提升作业能力。

(4)深水钻完井在技术装备上也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花费更多资源与大自然的不利因素抗争。需在深水装备尤其是深水专用设备上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发展我国的深水装备事业。

(5)作业安全始终是步入深水的一道难题,深水作业始终应以一种敬畏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坚持预防为主,认真执行企业和行业的各种作业规范和标准。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海上的安全应急处置技术、海上救援井技术,建立企业专业化安全应急组织。

(6)中国深水钻完井技术发展方向将由深水特点、南海环境和地质情况决定。先进的钻井装置,动态压井、双梯度、控压钻井、新型的钻井液、固井体系、提速工艺等技术将会应用到钻完井过程中,解决深水钻完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姜伟.凝心聚力在深水南海测试谋跨越[N].海洋石油报,2014-09-12(2).

[2]吴莉.中国海油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纵论深水勘探:用5—10年完成300~3 000 m的跨越[N].中国能源报,2010-03-22(4).

[3]杨进,曹式敬.深水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钻采工艺,2008,30(2):10-13.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12-28)

〔编辑付丽霞〕

Deepwater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technology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JIANG Wei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10, China)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been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discussed. After the entry into the 21st centur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march towards the deepwater field, and had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vestment scale, technical reser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It gradually formed three systems, namely, deepwater technology, deepwat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epwater management, constructed the drill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different water depth gradients via the operation practices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possess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epwater selfsupport operation capacity, accumulated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capacity of deepwater practices, and had achieved the leapfrog from "deepwater" to "ultra-deepwater" within 5 years.

offshore oil;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epwater management; operation practice; drilling equipment; operation capacity; ultra-deepwater leapfrog

TE52

A

1000 – 7393(2015) 01 – 0007 – 04

10.13639/j.odpt.2015.01.002

姜伟,1955年生。1982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任副总工程师兼钻完井技术管理部总经理,长期从事钻完井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电话:18810454095。E-mail:jiangwei@cnooc.com.cn。

引用格式:姜伟.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5,37(1):7-10.

猜你喜欢

中海油深水钻井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识人需要“涉深水”
BIM技术在深圳中海油大厦项目中的应用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深水油气何时能够走出“冬天”?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深水区医改设计者
中海油的深海之殇
裂缝性致密储层钻井完井液漏失损害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