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南京联通手机支付业务接入方案
2015-09-14施晓光沙甲戊
施晓光 沙甲戊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一卡通业务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传统一卡通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如何才能华丽转身?只有依靠移动互联网完成自我演进,才能生存下来。中国联通手机支付平台为各卡应用提供了一个承载平台,通过简单的对接即可实现传统卡片的互联网化,这才是互联网+时代,也是通信运营商应该起到的作用和承载的责任。南京联通在联通集团手机支付业务的基础上,为本地应用提供了一个快捷的解决方案,可方便本地卡应用的互联网化。
关键词:移动支付;互联网;一卡通;NFC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5)08-00-03
0 引 言
手机作为支付卡片,目前的形态为手机银行卡、手机公交卡、手机票券等,未来将统一到手机钱包。另外,手机作为POS:形态为移动POS、移动收款终端等,未来将作为一种支付工具支持手机钱包的应用购买;而手机作为支付平台:形态为快捷支付、账户支付等,未来一部分能力将整合到手机钱包中;而作为微支付方式:账户将互通且信用支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将各种支付卡、票券集成入手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随着近场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手机成为整合远近程支付业务的最好工具。
包含手机支付在内的各种手机非接业务,需要将应用及其敏感数据下载并存储到移动设备的相应模块中,以执行非接事务,实现包括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等传统物理卡加载到同一个安全模块中(多卡合一)。在移动设备中存储与执行这些应用的组件称之为“SE”。
自2010年2月起,出现了多种近场支付方案,主要有以下9种解决方案:纯远程SIM卡、双界面SIM卡(SIMpass方案)、SWP-SD卡、贴片卡、双界面SIM卡(全卡方案)、双界面SD卡、苹果皮、SWP-SIM卡、NFC全终端。
其中纯远程SIM卡、双界面SIM、贴片卡、苹果皮、双界面SD卡已停止发展。目前已剩下三种方案:SWP-SIM卡需要通信运营商支持、NFC全终端需要手机厂家支持、SWP-SD卡适合发卡机构独立发卡。以上三种方案也是NFC-SWP方案中的三种实现形式,也就是SE管理位置。
SWP-SIM的SE管理位置在SIM卡中;
NFC全终端的SE管理位置在手机的NFC模块中;
SWP-SD卡的SE管理位置在SD卡中。
1 联通沃支付手机钱包
“沃支付手机钱包”(简称:“手机钱包”)是中国联通联合多家银行、公交一卡通公司等合作伙伴推出的一项综合型支付产品。手机钱包利用联通USIM 卡的安全空间通过多种方式(客户端动态下载、预置、营业厅写卡等)将合作伙伴卡应用加载到联通USIM卡中,使联通手机既支持原有通信功能又支持“刷”手机消费、乘车,同时结合沃支付远程支付能力,满足用户各类消费交易需求。中国联通主推的就是SWP-SIM卡方案。
“手机钱包”将原有近场支付业务,如手机银行卡、手机公交卡等进行整合,并与远程支付结合,通过客户端进行展示,采用空中下载技术,让用户自主选择所需应用。该应用主要有一卡多应用、空中下载、空中圈存、客户端展示等特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一卡通互联网化的重要一步。
“手机钱包”业务相对“传统钱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一卡多应用:可以将传统钱包中大部分卡整合进一张SIM卡;
(2)使用更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的下载卡片应用、充值、查询;
(3)降低了成本:可以降低应用方的发卡成本,同时可以提供互联网时代多样性的营销活动。
2 一卡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Mifare卡和CPU卡两种类型的卡片,其频点主要是13.56 MHz,少量2.4 GHz,且大多还是采用现场圈存的方式。而目前手机一卡通主要是13.56 MHz的双界面卡、2.4 GHz RF-SIM卡和NFC定制终端三种方式。
随着各种应用系统的不断升级,CPU卡将逐渐普及,频点也将以13.56 MHz为主,但2.4 GHz因其特殊性,在特定环境下还将拥有一定市场份额。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爆发,空中业务也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手机一卡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高潮,通过手机App提供各种应用的下载、圈存、消费的服务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杀手级应用。
手机一卡通业务是便民、惠民、利民的创新型产品,用户、通卡公司、运营商三方在这个产品里均可获得各自的利益。
(1)对用户的价值
一卡通和手机合一,方便携带;可空中充值,避免现场找充值点;STK还提供人机接口,消费明细、余额可查。
(2)对通卡公司的价值
可以更好地服务用户,体现便民、惠民的服务理念;减少实体卡片,体现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空中圈存,减少充值点,降低服务成本;通过合作可获得更多收益;二次发卡,扩展新的用户群体。
(3)对运营商的价值
可移动支付方便用户,体现联通“创新改变生活”的企业理念;与校企共享用户;增加用户黏性,延长用户在网时间。
依托移动互联网来推动手机一卡通业务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互联网+”战略。
3 手机一卡通接入模式
3.1 手机一卡通全系统视图
所有的卡片应用与运营商的SEI-TSM对接或者通过SP-TSM对接即可完成应用接入,而SP-TSM要通过GP TSM-API与运营商的SEI-TSM对接,才能实现应用的对接。运营商SEI-TSM通过无线网络,采用BIP/SMS/HTTPS/APK等方式与手机终端实现连接,将卡片应用推送至相应的钱包客户端,钱包客户端再按照ISO 7816协议与USIM卡实现机卡连接,然后依靠NFC手机天线按照IS0 14443协议与各种POS终端连接即消费或者充值等服务。
TSM (Trusted Service Manager) 是可信服务管理(多应用管理)平台。可在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场景中,为智能卡空中发卡及多应用管理提供业务、技术和安全保障,实现卡片发行方、应用提供方和TSM服务方的互联互信。
通过TSM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加载自身物理卡中的应用,达到“节省发卡成本、合理利用卡片空间”的目标。
3.2 一卡通接入方式的演进
根据一卡通系统的类型和状态,接入方式可分为三种:
(1)Mifare卡:只能预制写卡,客户端只能展示卡存在,但不能实现空中业务;
(2)CPU卡但无TSM系统:只能预制写卡,客户端能展示更多信息,如余额和消费记录等,还能实现空中充值;
(3)CPU卡且有TSM系统:客户端能实现全部业务,空中发卡、空中查询、空中充值等。
各种卡应用的系统状态不一,接入的方式可伴随着一卡通平台技术的演进,分步实施。
下面重点描述应用预制方案和空中加载方案的关键步骤。
应用预制方案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工作,具体是:按照中国联通SWP-SIM的技术标准完成CAP包开发;按照中国联通“手机钱包”App的规范完成应用插件的开发;NFC卡与原有一卡通POS兼容性测试。
3.3 空中发卡案例
南京市民卡公司和南京联通进行合作,基于13.56 MHz的NFC终端+SWP-USIM卡方式,共同推出“沃智汇”卡服务,将南京智汇卡应用加载在SWP-USIM卡中,智汇账户独立,资金归属还在南京市民卡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的插件,可提供空中查询和圈存服务。空中加载方案主要涉及5个方面,具体如下:按照中国联通SWP-SIM的技术标准完成CAP包开发;按照中国联通“手机钱包”App的规范完成应用插件的开发;SP-TSM平台开发;按照GP TSM-API接口协议与中国联通SEI-TSM对接;NFC卡与原有一卡通POS兼容性测试。
3.4 南京联通本地平台空中发卡接入方案
本地平台接入方案就是参照联通集团接入方式中SP-TSM接入方式,南京联通本地TSM在系统中的作用等同于SP-TSM,以解决更多本地应用的接入和服务承载。
本地应用平台通过本地专线或互联网与南京联通TSM平台对接,由南京联通TSM实现与联通集团TSM对接,最终实现卡片应用的下载和使用。具体步骤如下:
南京联通TSM平台向联通集团TSM发起应用接入需求并完成发布;
用户通过使用手机钱包客户端发起下载需求;
手机钱包客户端向联通集团TSM平台发起应用下载需求;
联通集团TSM向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对应的CAP包,完成相应应用程序写入等工作;
由南京联通平台与应用插件完成个人化数据请求及写入工作;
由手机钱包客户端向SWP-SIM卡安装对应的CAP包和个人化数据,完成下载工作。
4 结 语
根据上述系统描述及接入方案分析,任何一卡通应用均可以快速完成接入,而接入的关键步骤就是CAP包的开发和应用插件的开发,对于没有开发能力的卡应用商,联通也可以提供此开发对接服务,帮助应用方完成对接工作。南京联通本地TSM平台还可以为本地卡应用方提供平台承接服务,以解决本地各种应用平台级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一卡通已无法满足和应对互联网支付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只有积极的运用互联网技术,演进自身产品,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才能在这一轮浪潮中生存下来。而中国联通一卡通业务正是为各卡应用商提供了一个演进的平台,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对接即可实现传统卡的互联网化。
卡片本身的互联网化只是演进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优惠才可以完成“华丽的转身”。
参考文献
[1] QB/CU 342-2012,中国联通电信智能卡SWP卡技术规范[S].中国联通,2012.
[2] QB/CU Z23-124 (2014), 中国联通电信智能卡双界面卡技术规范[S].中国联通,2014.
[3] ISO/IEC 14443-3 Idenfication Cards-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s) Cards-proximity Cards.2001.
[4] ISO/IEC 7816.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ards With Contacts-Electrical interface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s Third Edition[S]. 20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