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华人妈妈的另类“零花钱管理制度”

2015-09-12钟慧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9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存钱罐零花钱

钟慧

儿子刚从国内来到加拿大的时候4岁半,对金钱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在他庆祝完5周岁生日之后,我开始考虑给他零花钱,让他认识金钱,逐渐学会管理金钱,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启动“财商”培养计划。

翻阅了相关的书和一些网络文章,并向已经开始推行零花钱制度的辣妈酷爸们取经,我的“零花钱管理制度”的核心理念终于明晰了。

核心理念第一条:孩子每天都可以有收入,而不需要做特别的事情去赚钱。

有朋友提议做家务赚钱,被我们否定了。收拾碗筷、折衣服、整理玩具、清扫房间等家务,我们认为是孩子必须承担的义务,是一种责任的分担,所以不能用来赚钱。而且,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学习,不是赚钱。

核心理念第二条:不用零花钱来奖励好行为,而是用它来制约不好的行为。

原因是:好的行为需要内化而不是物质强化,我们会找非金钱的方式来奖励好行为;但是我们会用零花钱来制约不好的行为,因为不好的行为除了批评指正,也需要有相应的后果,来强化记忆。这时候我们正巧读到了“贝贝熊”系列丛书里的一本《坏习惯》,提到孩子们对“失去”的感受总是比“没得到”更深刻,从中受到启发。

所以,我们每天一早就给儿子零花钱,但是如果这一天出现了迟到、乱发脾气之类的不好行为,到了晚上就要扣相应的硬币,让他亲手再从存钱罐里取出来还给我们。

核心理念第三条:鼓励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钱的使用,我们尽量不干预。

我们也不希望他只会存钱,不懂得如何合理消费。于是,我们事先约定了用钱的几条原则:除了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以及我们主动给他买的书,其他买书、买玩具都得他自己出钱;学校里的各类捐款活动,我们和他一人出一半;去超市额外多要的零食、冰激凌,要自己付钱;麦当劳之类的快餐,我们每月带他吃一次,超过的就自己付钱。

核心理念第四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可以拥有额外的收入。

比如参加画画比赛得的奖金,爸爸妈妈的朋友去旅行时请他帮忙遛狗,每天有1元钱的收入,偶尔有朋友来借宿,睡他的床,要每个晚上付1元钱的租金(前提是他要负责把房间和床收拾干净)……另外,掉了乳牙之后“小牙仙”给的1元钱硬币,以及过年的压岁钱,他也可以自己管理。等他足够大了,就可以在社区送报纸赚钱,那得是10岁以后的事了。(加拿大没有废品收购站,旧报纸之类可回收垃圾就直接扔进专门的可回收垃圾箱)

实施效果

方案看上去好像还蛮专业,是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到底是“骨感”还是“肉感”呢?

2014年1月1日,儿子的零花钱制度开始实施了,每天他的收入是0.5加币(5个10分的硬币)。儿子那时不到5岁半,经过一年多之后,现在回顾下来,我们惊喜地发现,一切都很顺利,我们之前的目标一一实现!

首先,儿子对金钱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很快认识了加元的各种硬币和纸币,搞清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硬币,记得比我清楚,认得比我快。每隔一两周,我们会帮他把硬币换成纸币,鼓励他和我们一起点钱和算钱。

其次,虽然每次要扣钱的时候,儿子总要哭闹一番,好舍不得啊!但是,他已经渐渐接受了“不好的行为要自己承担后果”这样的概念,而且自控能力也改善了。

第三,碰到儿子在超市里想要买这买那的时候,我会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儿子,这个需要用你自己的零花钱买,你确定要吗?有时候,他想一想又放回去了,但碰到真的喜欢的他也会坚定地说“好”!这时候我就会先帮他买下来,回家以后他从存钱罐里取钱还给我。如果是在跳蚤市场(flea market)或车库特卖(garage sale),我还会鼓励他自己和卖家讨价还价,通常都会得到一些减免。节日和小朋友生日时,要送卡片和小礼物,我们会带他去超市让他自己挑选,自己付费。在万圣节快要到的时候,他还用自己的钱,给妈妈我买了一对戴在头上的小怪物角发夹呢!

第四,孩子的额外收入还着实不差。儿子5岁半参加画画比赛,得了人生第一笔奖金——15加元!他换牙早,已经从“小牙仙”那里得到7个硬币了。遛狗和出借床铺,也前后得了大概10加元。至于过年的压岁钱,我们通常只是意思一下,一般一人给他10加元,他都已经欢天喜地了。

如今,儿子6岁半了,爸爸带他去银行开了户,儿子拥有了他人生的第一张银行卡。第一笔存款170加元,同时零钱罐里还留了些硬币以备不时之需。说真的,去掉这一年多儿子自己零零碎碎用掉的、捐掉的钱,还能留下这么多,他真的还挺富有的呢!

所有的这些,都是希望他长大以后有健康的金钱观,会赚能花,也愿意帮助别人。那样的话,儿子,妈妈会为你骄傲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存钱罐零花钱
零花钱大作战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我的存钱罐
存钱罐
零花钱就是随便花的,咱别干涉
黄人存钱罐
零花钱
我的零花钱飞走了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