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2015-09-11何木龙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外治法

何木龙等

[摘要] 目的 探讨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好转时间。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的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好转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提高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磁珠;耳穴;热奄包;外治法;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中图分类号] R5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c)-011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gnetic bead pressurized auricular point combined with Reyanba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bronchitis. Methods 142 patients with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bronch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72 cases) and treatment group (70 cases).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estern medicin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magnetic bead pressurized auricular point combined with Reyanba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improvement time of cough,phlegm,breathing and wheezing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94.29%)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3.33%) (P<0.05);improvement time of cough,phlegm,breathing and wheezing in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agnetic bead pressurized auricular point combined with Reyanbao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bronchitis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it causes less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 Magnetic Bead;Auricular point;Reyanbao;External treatment;Chronic bronchitis;Acute attack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急性发作期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胸闷、乏力等多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免疫功能[1-2]、中医治疗[3-6]、药物分析[7]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期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本院的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定喘穴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53~80岁,平均60岁;病程2~30年,平均13年。治疗组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50~81岁,平均61岁;病程2~30年,平均15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慢性支气管临床专业会议上修订的《慢性支气管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8],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

1.3 排除与纳入标准

1.3.1 排除标准

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肺尘埃沉着病;继发性肺结核及具有引起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鼻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心脏瓣膜病等);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病例。

1.3.2 纳入标准

1周内有脓性、黏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症状中某一项症状加剧至重度,或者重度患者一项或多项症状有显著加重。

1.4 病情程度判断标准

按就诊时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与体征(肺部哮鸣音)进行判断,任何一项符合重度、中度、轻度判断标准则分别评定为重度、中度、轻度。①咳嗽:只在晨间或白天间断咳嗽,日常工作与生活不受限制为轻度(+);咳嗽介于轻至重之间为中度(++);昼夜均有频繁的排咳或阵咳,日常生活与睡眠明显受限为重度(+++)。②咳痰:晨间与夜间痰量在5~25 ml,或者全天咳痰总量为10~50 ml为轻度(+);晨间与夜间痰量在26~50 ml,或者全天咳痰总量为51~100 ml为中度(++);晨间与夜间痰量>50 ml,或者全天咳痰总量>100 ml为重度(+++)。③喘息或气急:喘息或气急偶有发作,程度轻,基本没有影响到一般活动与睡眠为轻度(+);症状介于轻及重之间为中度(++);喘息或气急显著,难于平卧,严重影响到一般活动与睡眠为重度(+++)。④哮鸣音:少有,或者仅在咳嗽和深呼吸之后才闻及为轻度(+);肺部听诊时散布或者不固定为中度(++);肺部听诊时满布且多固定为重度(+++)。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控制感染:抗菌药选用β-内酰胺类、左氧氟沙星抗生素静滴;②平喘:喘息明显加氨茶碱舒张支气管;③镇咳祛痰:痰多难咳出者加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9];④呼吸衰竭者给予控制性吸氧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5.1 磁珠压耳穴法

1.5.1.1 物品准备 磁珠贴(中华耳贴C型/医用耳穴定向磁珠贴压片,宁波神辰电子原件厂/中华医科服务社) 75%乙醇、消毒干棉纤等。

1.5.1.2 操作方法 ①检查耳部,除外禁忌证。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同时应告知耳穴局部可能有热、麻、胀、痛感;试探阳性反应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并选好耳穴,主穴选肺、气管,配穴选神门、交感。②用75%乙醇棉纤消毒耳穴部位,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磁珠贴对准穴位贴压。③以拇、食指对捏轻压磁珠3 min,至局部有热、麻、胀、痛等得气感。④每次取单侧耳穴,隔日更换磁珠贴,并换另侧耳穴,双耳交替做治疗,10 d为1个疗程。贴压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摩耳穴2~3次。按摩时,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

1.5.2 中药热奄包外敷定喘穴位法

1.5.2.1 物品准备 中药莱菔子500 g,吴茱萸250 g,混合装入布药袋,包密袋口,放入微波炉加热3~4 min(至温度约70℃)备用,薄毛巾1条。

1.5.2.2 操作方法 ①检查定喘穴部位皮肤,除外禁忌证。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并告知热敷局部可能有灼热感。②用薄毛巾包住加热好的热奄包,外敷双定喘穴(属于奇穴,位大椎穴两边旁开0.5寸,主治咳嗽气喘)部位20 min。外敷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感受及局部皮肤情况,如发现有皮肤过敏或局部灼伤,即停止治疗并做相应处理。③10 d为1个 疗程,每天外敷1次,热奄包中的莱菔子和吴茱萸,每使用3 d后要重新更换。

1.6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结合病情程度总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

1.6.1 单项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①临床控制:单项症状及肺部哮鸣音不足轻度者,或者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症状好转>90%;②显效:单项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显著好转(如+++→+),或者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症状好转>60%;③好转:单项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所好转(如+++→++或++→+),或者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症状好转>30%;④无效:单项症状及哮鸣音加重,或者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或好转≤30%。

1.6.2 病情程度总分

1.6.2.1 症状程度与量化评分 按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的症状轻重,进行量化评分,以便更好地评价疗效。症状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评分分别为0、1、2、3分。病情程度总分=咳嗽的程度分+咳痰的程度分+喘息或气急的程度分。

1.6.2.2 病情程度总分疗效评价标准 ①临床控制:治疗后病情程度总分比治疗前减少≥90%;②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病情程度总分减少≥60%但<90%;③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病情程度总分减少≥30%但<60%;④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病情程度总分减少<3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03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好转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的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好转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中有3例在使用磁珠贴压神门耳穴后出现局部疼痛剧烈,不能耐受耳穴治疗,有2例使用热奄包疗法后,出现可疑轻微皮肤过敏症状。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因使用外治疗法而产生影响生活质量,或导致永久组织器官、功能损伤的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无出现相似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或气候剧烈变化之时,常反复发作,易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分内外二种,外因有吸烟、空气污染、感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等,内因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10]。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也会增多,还易导致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本研究采用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能更快地改善咳、痰、喘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较大帮助。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的“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11],病机多为外感咳嗽,邪气伤肺,肺失宣降,迁廷失治,损伤脾胃,痰湿内生,蕴结于肺,并可影响心、肾、胃、大肠等多个脏腑功能。

中医外治疗法对本病有很大帮助。2000年前我们祖先就懂得耳穴治疗,《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中有 “两耳无闻取耳中”的论述,明代出现了首张耳穴图谱。1993年我国发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2],这标志着耳穴治疗踏入成熟阶段。耳廓虽小,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正所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

磁珠压耳穴是利用磁珠刺激耳廓上的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治病目的。本研究选用以下4个穴位:肺穴位于耳甲腔中央凹陷处周围,心区上下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穴位于耳甲腔中央与外耳道之间,主治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神门和交感穴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作用[13-14]。

热奄包外敷法采用两种中药: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功效:降气化痰,用于痰湿壅盛,气喘咳嗽[15],能治疗咳喘之标。吴茱萸,辛、苦、热,归脾、胃、肝经。《本草经疏》:“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功效燥湿散寒、温中下气[15],能治疗咳嗽之本。两药借助热奄包,使药物温热,药理作用通过皮肤、穴位、黏膜透入吸收,贯通经络,作用全身,达到治疗目的[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说明采取磁珠压耳穴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组,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的对照组,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本疗法既能切合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又发挥了中医外治特色,具有操作简便,花费低廉,设备要求低,人员培训简单,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因研究的病例较少,仍有待之后扩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观察。

[参考文献]

[1] 高越,何建如,陈小青,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科技通报,2001,17(2),67-69.

[2] 何建如,陈小青,缪群,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研究[J].科技通报,2000,16(6):487-489.

[3] 于鲁志.中药清肺合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3):119-120,123.

[4] 徐国建,张麒法.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79-81,84.

[5] 林慈东,胡水勋.股蓝参芪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 53(7):102-104.

[6] 王淑琴,梁正培,张萍珍,等.沙棘治疗咳嗽痰多临床疗效的初步研究[J].沙棘,1996,9(3):37-39.

[7] 林惊世,赵珲.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天津药学,2006,18(6):43-44.

[8] 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3):52-53.

[9]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

[10]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

[11] 唐永祥,陈群,王晓玲.慢性支气管炎与血瘀证的病机研究探要[J].实用中医杂志,2003,17(3),154.

[12] GB/T13734-92.耳穴名称与部位[S].

[13] 陈庆华.耳穴压贴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12-13.

[14] 吴兵.中医耳穴压贴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9):87.

[15] 凌一揆,颜正华.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1-132.

[16] 韩晓冰,马丽萍,邹玲.中药热奄包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32-33.

(收稿日期:2015-03-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