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09-11朱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冠心病

朱玲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30例。高剂量组给予每日40 mg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每日20 mg的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高剂量组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高剂量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低剂量组为33.3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c)-00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 atorvastat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60 patients with CHD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high-dose group and low-dose group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In the high-dose group,40 mg atorvastatin daily was provided,while in low-dose group,only 20 mg atorvastatin each day was applied for therapy.Each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6 months in both groups.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and the improvement of high dos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low dose group (P<0.05);the number of angina attacking i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number of angina attacking in high do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fewer than that in low dose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high-dose group was 26.67%,while in low-dose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was 33.33%,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High-dose atorvastatin treating CHD can greatly decrease blood lipid level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angina attacking,and has a higher safety.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torvastatin;Coronary heart disease;Effect;Adverse reaction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一类因脂质代谢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疾病,表现为过多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表面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造成动脉腔狭窄,正常血流受阻,诱发心肌缺血的同时引起心绞痛[1]。冠心病通常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其中,高脂血症被证实是引发冠心病发病与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正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阿托伐他汀为主要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将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混合性高脂血症中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该药物的降脂作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优势,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但有研究报道指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时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2]。本院针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本院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后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30例。高剂量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56.7±2.5)岁,病程1~3年,平均(1.7±0.4)年。疾病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心肌梗死8例。低剂量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59.5±3.1)岁,病程2~4年,平均(3.2±0.5)年。疾病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心肌梗死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检查与基础内科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设计治疗方案,选择性给予患者基础内科治疗(抗血小板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对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则应采取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用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促进其预后康复。

1.2.1 高剂量组 在常规检查与基础内科治疗基础上, 给予每日40 mg的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0)治疗,1次/d,于饭后半小时服用,以6个月为1个疗程。

1.2.2 低剂量组 在常规检查与基础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每日20 mg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次/d,于饭后半小时服用,以6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降血脂类药物或者影响阿托伐他汀之类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要随时做好记录与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血脂改变情况,其中血脂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在清晨患者空腹时(禁食12 h,禁饮4 h),采集静脉血5 ml,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量血脂的各项指标。记录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用药后开始算起,并随访记录半年。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冠心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肝功能损害、肌肉疼痛、消化系统不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中临床上通常测量与统计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和肝功能损害来评估冠心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高剂量组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低剂量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高剂量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低剂量组(P<0.05)(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高剂量组出现5例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与3例肝功能损害,合计8例,占26.67%,低剂量组出现6例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与4例肝功能损害,合计10例,占33.3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此病还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3]。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供血不足所引起,导致心肌缺血从而进一步诱发心绞痛,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5]。有研究[6-7]显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最常见的为脂质代谢紊乱,患者体内一些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内沉积,随着病情的发展,动脉内膜逐渐形成白色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如病情继续发展,动脉内膜的斑块也随之增多,继而会导致动脉口径狭窄,流经的血流量也随之减少,发生在冠状动脉即会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发作。其中形成的动脉斑块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两种,不稳定性斑块如果破裂,则会发生严重的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危造成严重影响,也明显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8]。此外,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也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有关调查研究[9]显示,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每升高1%,其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就会提高2%~3%,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及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患者体内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类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的降脂类药物,通过对HMG-CoA还原酶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对TC的合成起抑制作用,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的生成量,同时也增加了高密度脂蛋白的生成量[10-11]。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还具有缩小、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发挥抗血管炎症的作用,可显著提高血管内皮的功能,充分发挥抗氧化的功能,预防控制心肌因自由基的攻击而受到损伤,此外还可抗心律失常、稳定血压[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高剂量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低剂量组(P<0.05),提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时,适当提高其使用剂量可显著降低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减少冠心病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高剂量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低剂量组(P<0.05),提示使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时,使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患者日后恢复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4-16],结果还显示,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各血脂指标,且不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彩霞.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50-51.

[2] 朱春频.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44-145.

[3] 郭力鹏,姜一农.强化降脂对高龄冠心病高危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34-35.

[4] 张卫珍,洪怡,张华,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 4(9):7-8.

[5] 曾丽君,高慧.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7-19.

[6] 罗晓丽,邓仁生,申源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 27(17):3207-3209.

[7] 秦娴,杨政杰,全文超,等.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54-55.

[8] 史晓静,陶贵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7):485-486.

[9] 刘玉英,刘泰,胡跃强,等.颈动脉硬化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7):866-867.

[10] 梁建平,候凡凡,史平.老年人高血压及其慢性肾损害的防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8):627-630.

[11] 谭志辉,梁燕玲,蓝景生,等.心脉通胶囊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2-13.

[12] 李元元.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J].世界中医药,2012, 7(5):438-439.

[13] 苏锦兴.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73-74.

[14] 余振球,赵连友,惠汝太,等.实用高血压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477-1478.

[15] 刘军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11,21(2):58-59.

[16] 陈玉环,文轶,林丽莉.依折麦布辅助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15(1):53-55.

(收稿日期:2015-02-15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