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在现代林业中的实践

2015-09-11郑旭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现代林业天人合一发展建议

郑旭宏

摘要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大自然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先秦文化中这一思想体系,有预见性地阐明了天人关系,经过历史长河的检验,证明了极具科学性的闪光点,它崇尚的“生生之道”和我们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挖掘“天人合一”理念,从而加深人对森林文化的理解,探索未来自然界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人合一;现代林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52-02

我国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原始森林、草原遭到最初的破坏。从仰韶文化开始,人们建立住所,开垦土地;奴隶社会,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防御设施,建造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使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森林已经基本消失。据测算,6 666.67 hm2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库容为200万m3的水库,毁林的结果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灾不断、沙漠化加剧。历史的教训使人类步入了毁坏—修复—毁坏的循环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人定胜天”的思想被发挥到了极致,由于过度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灾不断、沙漠化加剧。现阶段,正处于人类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时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要求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人—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这标志着我国传统林业思想向现代林业思想的革命性转变。

1 “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管理的关系

1.1 中国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哲学主流,又是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儒家的“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先秦时期的几个主要学术流派尽管在学术观点上各异,但在天人关系上是相通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人类提供了十分特殊而有意义的世界观。当然,这和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的神秘论是有质的区别的,不可同日而语。

1.2 古代林业管理制度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管理山林川泽政令的政府机构,即虞衡制度,山有虞、林有衡,虞衡制度在我国历时4000年,一直延续到清王朝。虞衡制度的确立,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管仲认为:“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3]“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4],古人把森林资源保护作为统治者是否称职的一个必须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古人对于森林保护认识是到位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1.3 天人合一思想中经营伦理观及和谐自然观

孔子认为,森林是自然物种的最大栖息地,在森林—生物多样性—人类之间是“生”的关系,“天道生生”,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下莫贵于生”的传统,“见草木之催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者也。”此语既提出了仁的观点,而且从道德伦理方面对“仁”和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发。又如“孝”,孔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这些理论从道德伦理方面阻止人类乱砍滥伐,与现代环境伦理学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2 古代林业文化与现代林业之间的关系

2.1 “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强调保护的同时,先贤们还进一步阐发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5]。”《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早在夏朝就有定制:“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已成鱼鳖之长。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与欲,两者相持而长。”用现态的观点来看,其实这就是在提倡资源的永续利用。

2.2 “天人合一”思想和近自然林业

“天人合一”思想是和近几年提出的近自然林业不谋而合。近自然林业是模仿自然、接近自然的一种森林经营模式,力求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潜在的自然特性及其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实现最合理地保护和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保证立地和森林动态稳定的一种真正贴近自然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6],近自然林业是传统林业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2.3 “天人合一”理念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先哲们认识到了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的关系,在森林—生物多样性—人类之间是“生”的关系。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7],国语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8]。

林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林业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林业文化,倡导利用传统文化精髓,在全民中确立适应中国林业发展的和谐林业观、经营伦理观和绿色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3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现代林业理念的结合

传统林业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经过中华民族的不断实践,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林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在西方18世纪初,德国人卡洛维茨就提出了“顺应自然”的林业思想[9],1898年,Cayer提出“近自然林业”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用于德国残存天然林的人工促进更新上,Moller进一步发展Cayer的思想形成了“永续林”理论,并把这一理论推向世界[10]。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伦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被提出来。这些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挖掘中国传统林业生态理念,结合现代近自然的发展理念,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

长期以来,林业确立的是“木材利用”为中心的经济观,而我们需要确立以“生态利用”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它促使人类用人的创造力来恢复、繁荣生态和环境之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危机。

中国传统林业文化理念和现代林业文化理念之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天人合一”理念的局限性在于缺少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论。而在这一方面,西方为我国探索出了许多可供实践的经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确定把公元5—8世纪的原始森林植被评判为“接近自然”树种和群落标准尺度,这一实践活动为我们“天人合一”理念应用于实践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

4 结论和建议

(1)珍惜立地潜力,原则上严禁皆伐及全树利用,避免破坏性的整地、土地改良等作业方式,同时利用大自然的天然更新能力,树种应尽量自然下种,在造林作业时,必须做到适地适树,在育林实践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和树种混交建立多树种、多层次、多龄级的复合混交林。

(2)在有自然修复能力的区域,实行封山育林,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保护原生的基因潜力,如宝鸡市金台区长寿沟近年发现的天然枫杨林,是1968年引进的核桃砧木,由于环境偏僻和封闭,很少人为干预,种实凭借风力传播,由于重力作用向外侵移,同时水流冲积种子在新生裸地上立足,然后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延伸扩展,成为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这一案例证明,在具有修复能力的区域,依靠自然修复生态,实为上上之举。

(3)多物种的激活。在营造和谐自然中,实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境界是“天人合一”理念实现后的理想化状态,树上少了鸟,草丛中少了虫,植物群落也并不完整,不能仅仅停留在四季有花、全年常青的层面上,而要将边缘科学、应用科学结合起来,建立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生物圈,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5 参考文献

[1] 老子:二十五章:诸子集成第3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 庄子:齐物论:诸子集成第3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 管子:立政:诸子集成第5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6.

[4] 管子:轻重:诸子集成第5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6.

[5] 管子:八观:诸子集成第5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6.

[6] 陆元昌,甘敬.21世纪的森林经理发展动态[J].世界林业研究,2002,15(1):1-11.

[7] 老子:四十二章:诸子集成第3卷[M].上海:上海书店,1986.

[8] 国语:郑语:国语集解[M].上海:中华书局,2002.

[9] 施昆山.当代世界林业[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1.

[10] 章异平.近自然林业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7(6):213-217.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林业天人合一发展建议
论现代林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