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县烤烟青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5-09-11段志赞李子蒙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发生原因防控措施

段志赞+李子蒙

摘要 介绍腾冲县烤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以为当地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烤烟青枯病;发病规律;发生原因;防控措施;云南腾冲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37-02

烟草青枯病又称“烟瘟”,是一种由土传性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最显著的症状是枯萎,一旦发病即可造成全株死亡,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是威胁世界烟草生产的一大毁灭性病害[1-2]。腾冲县种植烤烟已有30年的历史,随着种烟年限的推进,烤烟青枯病危害有上升趋势,对生产优质烟叶影响较大。

1 发病规律

青枯病菌在植烟土壤中或附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农事操作如追肥提苗时,烟农习惯在烟苗周围打孔浇肥液、揭膜培土、地下害虫危害容易把烟苗根系造成伤口,青枯病菌从烟根伤口侵入危害。烤烟大田移栽后,烟苗进入团棵至旺长,是腾冲烤烟青枯病发病期,此时期若遇干旱高温,烟苗生长缓慢,抗性差,青枯病发生严重,若遇寡日照多雨,气温偏低,推迟青枯病发生。烤烟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坏死,叶片一侧凋萎带青色症状,发病初期烟苗一侧1~2片叶凋萎下垂,另一侧生长正常。烤烟青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轮作年限有直接关系,旱地和干渴田发病较重,水田发病较轻,发病重的土壤多为砂壤土、粗砂土、土壤带酸性、板结。

2 原因分析

2.1 肥料使用单一,土壤酸化、板结

青枯病发生流行与土壤、气候有直接关系,青枯病菌最适宜的生存土壤属于土质黏性大和砂性过大的土壤,土壤较板结,呈酸性,pH值在6.6以下,高温高湿容易发病,pH值5.5以下发病最重。目前,我国部分植烟土壤存在板结,酸碱度不平衡,部分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含量不足,有机质活性低等问题,导致烟草根茎类病害,尤其是烟草青枯病愈发严重[3-4]。根据腾冲县2015夏烟测土配方化验结果显示,腾冲植烟土壤pH值在4.79~6.72之间,土壤呈现微酸性至酸性。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大麦、油菜、苞谷为主,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特别是大量尿素肥料的长期使用,尿素中的铵离子进入土壤后在其硝化作用中释放出氢离子,使土壤逐渐酸化;烤烟生产中,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化学肥料,植烟土壤复种指数大,水旱轮作年限短,加速土壤pH值酸度化,为青枯病菌提供了栖息场所;现代农业随着机械化耕作的推广,饲养牲畜逐步减少,农家肥施用数量不足,使不少植烟土壤酸性化、板结。

2.2 不注意烟田卫生,不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主要随植物残体遗落于土壤中越冬,也能在其他寄主体内越冬,带菌的土壤、病残组织和含有病菌的有机肥料等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害的传播主要靠灌溉水、雨水、带菌苗、农具、病土及人畜活动等[5]。不少烟农烤烟生产过程中不注意烟田、烟地的卫生管理,无烘烤价值的脚叶打出后不及时清除至烟田外进行集中销毁处理,而是打除后就地丢在烟沟里;封顶打叉时期,打除的烟尖、烟花、烟叉直接丢在烟沟里;喷洒农药的药瓶、药袋随便乱扔;烟叶烤完后,不及时清除烟根、烟树和病株,而是过一段时间用刀砍烟树基部,烟根留在土壤里。这些耕作习惯对种植土壤造成伤害,也为青枯病菌提供了越冬场所,严重影响烤烟可持续发展。

2.3 烟苗根系损伤,为青枯病菌侵入提供了条件

烤烟生产过程中农事操作容易损伤烟苗根系,为青枯病菌提供侵入条件。烟苗追肥管理,烟农习惯在烟苗两侧各打一个施肥孔,并且距离烟苗较近,容易损伤烟苗根系;揭膜培土时不但容易损伤烟苗根系,而且把烟沟里的带菌土壤培到墒面上,加快了青枯病菌侵入;土壤内部存在害虫,咬伤烟苗根系。因此,在烟草移栽造成的根伤口或团棵、旺长期根快速生长时,农事操作造成的根伤口有利于青枯病菌的侵入,这些时期应对根部进行药剂保护[2]。

2.4 植烟土壤轮作年限短,青枯病菌不彻底杀灭

植烟土壤分为水田和旱地,间隔年限1~2年,不能彻底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特别是旱地间隔年限短,杀灭病菌不明显。旱地烟的轮作间隔年限至少要3年以上,轮作作物最好选用禾本科作物[2]。部分水田要靠降雨才能有水,加上苞谷与稻谷的价格问题,部分水田改为旱地种植;植烟土壤类型多数为砂壤土和粗砂土,保水能力弱,长期处于干渴状态,青枯病菌难于彻底消除。据有关资料报道,烤烟青枯病菌在干燥土壤中存活8~25年不等,在病株残体上存活逾7个月。

3 烤烟青枯病防控技术措施

烤烟青枯病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措施防控为基础,辅以化学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青枯病发生。

3.1 植烟土壤坚持轮作制度

土壤是烟草青枯病的侵染源,也是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特别是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进行水旱轮作,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青枯病菌的数量,是防治烟草青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6]。在烤烟生产中坚持合理轮作,不但消灭土壤中病菌,而且有效调节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不但对烤烟青枯病等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而且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品质。

轮作方式很多,水旱轮作2~3年杀灭土壤青枯病菌效果较好,有条件的烟区尽量采取水旱轮作方式;旱地轮作至少要3年以上杀灭青枯病菌效果才明显,并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如苞谷、旱谷轮作,不要与苦荞轮作,苦荞容易使土壤酸性化。坚持合理轮作,不仅能充分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提高肥效,而且有效防控烤烟病、虫、草的危害,实现粮烟双收的效果。

3.2 进行土壤改良

改良土壤酸性化、板结是防控烤烟青枯病的重要措施,植烟土壤施用石灰不但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可以起到土壤消毒杀菌作用。在生产实践中,有施用石灰水、生石灰和碳酸氢铵等对青枯病进行防治的报道。对于轻度酸性土壤撒施石灰粉300 kg/hm2,重度酸性土壤撒施石灰粉600~900 kg/hm2;植烟土壤坚持施用腐熟农家肥,并用石灰粉堆捂发酵;在青枯病未感染烟苗之前,用1%石灰水200倍液浇根,采取3次浇根防控,每次每株烟苗浇根量500 mL左右,第1次在烟苗移栽后15 d左右浇根防控;第2次揭膜培土完成后及时浇根防控;第3次烟株进入旺长期浇根防控,用石灰水浇根,不但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而且可以达到土壤消毒杀菌的目的,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发生,效果比较明显。

3.3 规范农事操作,加强烟田清洁管理

烤烟青枯病菌侵染先决条件是土壤带菌或带菌的水源及农家肥,从根系或烟根伤口侵入,感染到烟株维管束,导致维管束坏死。避免伤害烟苗根系,规范农事操作,是农业防治措施之一。烟苗追肥时不能打孔追肥,只能把肥液顺着烟根浇施;揭膜培土时不能铲烟墒两侧杂草,只能用手拔出,以免损伤烟苗根系,也不能打出脚叶,防止烟根脚造成伤口。在烤烟生产中要注意田间清洁卫生管理,喷药后的农药瓶、农药袋、封顶打叉的烟尖烟叉及采摘烘烤在田间的废叶要清除烟田外集中销毁处理;烟叶采摘结束后要及时清除烟根烟树,不能用刀砍烟树,避免烟根腐烂在烟田里,为青枯病菌提供生存场所。

3.4 消灭地下害虫,保护烟苗根系不受伤害

害虫伤害烟苗根系,为青枯病菌侵入创造了条件。烟苗移栽当天傍晚用2.5%功夫杀虫剂1 500倍液喷雾,栽后5~7 d用2.5%功夫杀虫剂2 000倍液与追肥液一同浇烟根,消灭地下害虫,保护烟苗根系,防止青枯病菌侵入。

3.5 及时揭膜培土,降低烟墒温湿度

根据腾冲县烤烟青枯病发病规律,烟苗进入团棵期前开始发病,这个时期要及时揭出薄膜高培土,降低土温及土壤相对湿度,防止高温高湿,避免青枯病发生严重。

4 参考文献

[1] 卢燕回,钟启德,韦大跃,等.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4):418-422.

[2] 丁希武.生石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6):77-79.

[3] 魏国胜,周恒,朱杰,等.土壤pH值对烟草根茎部病害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1):140-143.

[4] 周本国,高玉良,徐进才.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1997(7):30.

[5] 陈勇,金晨钟.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92-93.

[6] 卢同.我国作物细菌性青枯菌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1997(13):33-4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发生原因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