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县山地低产桔园改造技术措施及效果

2015-09-11李强邹华芬陈晨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改造技术柑桔效果

李强+邹华芬+陈晨

摘要 结合盘县柑桔生产实际,在详细分析盘县红岩桔园低产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桔园改造技术措施,并在改造中严格执行制定的技术标准,使桔园产量从改造前的4 207.5 kg/hm2增加到改造后的27 975 kg/hm2,好果率从68%上升到96%,南丰蜜桔平均单果重从17.8 g增加到28.0 g,可溶性固形物从9.7%上升到13.0%,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柑桔;低产原因;改造技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97-02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东经104°18′~104°58′,北纬25°19′~26°18′之间[1],全县柑桔种植面积为447.9 hm2,有80%种植在山地。由于土壤条件差,建园标准低,栽后管理粗放,加之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造成了果实品质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低产园。2005年贵州省果蔬站与盘县果品站在盘县红岩村实施柑桔高接换种技术项目,根据桔园的低产原因,制定了高接换种、扩穴改土、培肥地力、科学施肥、合理修剪、综合防治病虫害、树盘保护等改造技术措施,桔园产量、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现将改造技术措施及改造效果介绍如下。

1 盘县红岩柑桔园低质低产的主要原因

1.1 品种多而杂

盘县红岩村共有284.3 hm2柑桔,品种有温州蜜柑、红桔、江西南丰蜜桔、椪柑等,品种参差不齐。

1.2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瘦薄,活土层浅,桔树根系活动范围小,吸收的养分少,抵御异常性气候的能力弱,特别是春旱影响。如2003年3月中旬,因连续干旱超过20 d,大部分桔树开始出现萎蔫和落花现象。

1.3 桔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料使用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植株生长迟缓,长势弱,而变成“小老树”,三类树占50%以上。

1.4 病虫害危害严重

南丰蜜桔受瘤壁虱危害率达100%,有50%左右丧失抽发新梢能力,直接影响产量的20%~60%,温州蜜柑受瘤壁虱危害10%左右,同时受绣壁虱、红蜘蛛、潜叶蛾的危害。

1.5 修剪不当,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

由于病虫枝和无叶枝比例大,冬季修剪减少了大量叶片,影响了花芽分化质量,次年花果少,造成大小年结果。

1.6 间、套作不合理

主要间作玉米,影响桔树生长,采摘成熟度不够,影响品质和产量,树盘管理不当,土肥流失严重。

2 桔园改造技术

2.1 高接换种,改良品种

部分温州蜜柑、红桔品种不良、品质差,采用高接换种的方法[2],换成优质南丰蜜桔的接穗,一般第2年就能结果,第3年就能恢复到正常产量[2]。

2.2 深翻扩穴,培肥地力

以秋季开始到翌年早春,在原定植坑(约离根茎50 cm)边缘挖深、宽各50~60 cm的环状沟,然后分2层施入农家肥,每株50~80 kg,集中分点施入磷肥,填土时将表土填在下面,把下层土填在上面,再灌水100 kg,后3年改挖放射状条沟,每年挖1/3的树盘面积,沟由浅而深,离树干50 cm开始挖,深度从30 cm开始到外沿10 cm左右,深挖时保留1 cm以上粗度的大根,第3年打通株间及树盘“隔墙”,有机肥施入方法与上相同。2000年冬季在离树干120 cm处土层根量增加466%。深翻扩穴培养了强大根系群,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为柑桔优质丰产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3]。

2.3 科学施肥,氮磷钾配合

根据土壤资料数据表明,该园地土壤含氮达0.075~0.200 mg/kg、速效钾50~200 mg/kg、速效磷8~12 mg/kg,有机质含量低。从2005年起,对施肥技术进行量化管理。一是基肥。结合秋季深翻扩穴,每株施入农家肥50 kg,大树施80 kg,施磷肥1~2 kg作为基肥。二是促花壮果肥。株施人粪尿30~40 kg或复合肥1~2 kg,挖浅沟浇,花少少施,花多多施。三是稳果肥。谢花后至第1次生理落果期,连续喷2~3次0.3%~0.4%磷酸二氢钾液,对挂果多、树势弱的树,根施少量复合肥。四是重施果实膨大肥。用尿素、复合肥各0.5 kg/株混合施用,有条件的农户施人粪尿50 kg/株,时间在8—9月,此期间柑桔果实膨大最快,也是秋梢生长期,又是树体积累养分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施肥非常重要。五是采果肥。在采果期后用尿素0.5 kg/株和水施用,目的是恢复树势,减少冬季落叶,以利于花芽分化[4]。

2.4 合理修剪,减少大小年结果现象

2005年早春,清理过密大枝,彻底清除病虫枯枝,集中烧毁,从2005年起改以前的冬剪为早春修剪和生长期修剪,由于桔树采果后养分或土壤水分不足等原因,造成落叶较重现象,冬季修剪减少叶片,影响花芽分化质量,容易诱发大小年结果现象。生长期修剪一般在春梢生长后,以保果为目的,剪去无叶无果枝和过密春梢,春梢6叶摘心;抹芽除夏梢,抹除8月下旬以后萌发的秋梢,减少养分的消耗[5]。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

红岩村桔树的主要病虫害有瘤壁虱、绣壁虱、红蜘蛛和潜叶蛾。防治措施:发芽前剪出瘤壁虱虫瘿和虫枝,收集集中烧毁,用石硫合剂喷雾,减少成虫寄居基数,认真观察成虫活动迁居期,从3月中旬开始统一时间,统一药剂,专人喷药,用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800~1 000倍液、20%氧乐青菊乳油1 000倍液,每隔15 d喷1次,连续4~5次,交替用药,能有效控制瘤壁虱、绣壁虱和红蜘蛛的危害,在秋梢萌发期喷2~3次敌杀死防治潜叶蛾的危害。

2.6 其他配套技术endprint

2.6.1 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加强树盘保护。2005年共完成基本农田建设工程37.3 hm2,其中桔园22.7 hm2,加厚桔园活土层,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对不需要搞基本农田建设的桔园,逐株整修地埂,加固树盘外沿地埂,保护树盘。

2.6.2 合理间套作。山地桔园大种绿肥,有利于培肥地力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同时也保护树盘,夏季间种西瓜、蔬菜等矮杆作物增加经济收入,也有利于桔树的生长和结果。

2.6.3 分批采收。一般分3次采摘,成熟一批采一批,既提高了品质,也提高了产量,同时对平衡树势也有一定作用[6]。

3 桔园改造效果

3.1 桔树长势变强

2004年实地调查,南丰蜜桔1类植株为27%,到2009年达到85%,桔园活土层普遍加厚5 cm左右,0~40 cm须根量增加221%,40~60 cm须根量增加441%,根系活动范围(半径)扩大40 cm以上。基本控制住了病虫害,南丰蜜桔瘤壁虱控制在8%以下,基本没有发现潜叶蛾、绣壁虱,红蜘蛛也没有构成对柑桔的危害。

3.2 品质明显提高

提高了好果率,增加了单果重,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于增施氮磷钾肥,果实外观色泽黄亮,果皮转薄[7]。好果率从68%上升到96%,南丰蜜桔平均单果重从17.8 g增加到28.0 g,可溶性固形物从9.7%上升到13.0%,

3.3 产量大幅度增加

桔园产量从2004年的4 207.5 kg/hm2增加到2007年的27 975 kg/hm2。2006年产量是2000年的2.8倍,2013年产量是2000年的5.4倍,基本克服了大小年结果现象,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4 参考文献

[1] 王朝文,张玉环.盘县特区综合农业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陈明传.太湖县天华镇低产桔园改造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74-75.

[3] 蒋人明,蒋文君.改造大面积山地低产桔园的技术效应总结[J].南方园艺,1990(2):35-36.

[4] 张太奇,刘连文,马南山.低产桔园改造要因地制宜[J].浙江柑橘,1992(3):26-27.

[5] 吴力军,赖圣聪.山地柑桔低产园改造经验介绍[J].浙江柑橘,1991(4):21.

[6] 程快生.走特色农业之路[J].江西农业,2014(1):52.

[7] 林起文.低产柑桔园改造技术[J].福建农业,2008(8):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造技术柑桔效果
柑桔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柑桔大实蝇分析及防治研究
年桔能制养生药膳
三网融合中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探讨
柑桔树应慎用波尔多液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