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研究
2015-09-10王建霞韩进学
王建霞 韩进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牧区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寄宿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从小便离开了父母亲情的呵护,开始相对独立的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在心理上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孤独与焦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
一、年龄偏小,缺乏安全感
案例:玩偶小熊的风波
我班一个女孩老爱在夜晚哭闹,还嚷着要自己的“小可爱”。于是我找她谈心,可是她只是摇头不说什么,我只好打电话向家长了解情况,原来“小可爱”是一只玩偶小熊,是孩子过生日时她爸爸和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住校时把那个玩偶带到学校里了,可是第一周放假时孩子已经把它带回家去了。通过电话后,我眼前出现了那个玩偶,是我命令她把小熊带回家去的,当时我还说这又不是家里,床上是不能摆放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的,放在柜子里也太占地方了。没想到我的一个决定却给那个女孩带来了焦虑,她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了,使她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反思: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尽快想办法去弥补。因为我知道了那个玩偶小熊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我破例允许她在柜子里挤出一个空间,这只玩偶小熊成了孩子心中可以依傍的朋友,抱着它睡觉就感觉十分安全。因此,在面对低年级寄宿生时,要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多考虑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获得一种安全感,安心地学习和生活。
二、生活自理能力低,自身压力大
案例:那双干瘦的小手
金某是一个四年级的寄宿生,从他住校起宿舍管理老师就经常在我面前抱怨,说这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得好好教育教育。课外活动时间,我准备了一盆温水,把金某叫到了办公室里让他洗手。他怯生生地把手伸进了水里,边洗边哭,我的心里也难过极了。我问他平时为什么不好好洗手,他说时间太紧了,怕迟到,有时候没有开水,水很冰……说着说着,他仰起了头,挂满泪水的脸上满是哀求的神色:“老师,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我,我一定改!”我握着那双干瘦的小手,郑重地点了点头:“孩子,这并不是你的错,老师相信你。”事后,我暗地里跟家长沟通,请他们利用每周休息的时间多给学生教一些自己照顾自己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
反思:如果当时我不能控制自己,而将金某批评一通,其结果一定不如我这样处理的好,一定会给学生蒙上一层心理阴影。所以,老师要谨防教育中的冲动行为,做一个聪明的老师,有些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去处理,才能使学生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三、特殊的群体,渴望得到更多的爱
案例:你就是我们的月亮
中秋节学校要放假半天,寄宿生们可开心了,可是在这些笑脸中我发现了一张布满愁容的脸,我走向她。这个女孩胆怯地对我说:“老师,你会来跟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吗?”望着她充满期待的目光,我果断地说:“能。”可是那天家里来了些客人,我忙于招待,竟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待客人走后,我才猛然想起那件事,我一看表都九点多了,本打算不去学校了,可是眼前总是浮现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奔向了学校。来到校门口,便听到:“来啦,来啦,快去告诉大家”的喊声。门卫告诉我孩子们已经翘首等待我很久了,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来到宿舍,我找到了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满眼都是委屈,我走上去拥抱着她,对她说:“孩子,抱歉,老师让你久等了。”这时,我听到她说:“老师,今天虽然没有月亮,但你就是我们的月亮。”
反思:作为老师要多关爱寄宿生,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多给予关心,照顾好这些孩子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爱和集体的温暖。
四、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了偏差
案例:我们宿舍的“小捣蛋”
A同学就是我们五年级的一个“名人”,只要一提他的名字,全校师生都知道,班级风气也被他影响坏了。我经常跟孩子的家长联系,可是总是没有成效。一次开家长会,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家长分析一下好帮助解决,我听了家长的分析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平时很少接孩子回家,说是眼不见心不烦,偶尔接回家去也是不管不问,要不就是拳脚相加。是这样一种家庭教育造就了这个“小捣蛋”。
反思:寄宿生在校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家庭教育就不能及时地进行,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孩子有学校教育就行了,其实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出现偏差后,家长也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来,如果单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
五、公德意识淡薄,文明礼貌差,心理承受能力差
案例:他选择了逃学
C同学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还在寄宿生中拉帮结派,称霸一时。学校政教处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决心从C同学抓起,彻底扭转宿舍的这种不正之风。经过一番谈心教育,他表示要改正错误。可是晚自习结束后,宿舍管理老师却发现C同学没有回宿舍,同时未归宿舍的还有三个学生。经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寻找,他们被找到了。其他三位学生都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但是C同学一再说自己没有错,不想再呆在学校里。
反思:其实学生逃学就是心理上的一种逃避,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我们老师就要注重加强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材料。其次,举办专题辅导课,请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开展教育,培养寄宿生的心理素质。还要注意家校联系和配合,对寄宿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