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9-10王世美
王世美
摘 要: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餐式的阅读成为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获取价值的主流方式。但是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在学校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当中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希望通过分析和探索,能够及时发现当今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快餐式阅读;阅读能力
信息爆炸使得人们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而阅读速度并不等同于阅读能力。涉猎很广,但都只是一知半解,是当今人们阅读的普遍特点,这也是初中生在阅读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亟须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着手。因此,注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对于初中语文教育的新要求。
一、课前预设引领
在语文阅读课程教育当中,教师在课前的预设与引领相当重要。在语文课堂上,任何一个教学程序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包括学生在学习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充分的课前预设与引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这里我们所提到的预设,包括以下几点:
1.标题预设。标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包括概括性的标题,如《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中心性标题,如《拿来主义》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把握好这些标题,是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
如,在讲授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的过程中,先从标题入手:什么是“拿来主义”?可以在阅读之前就向学生提问,在不同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再进行关键字的深入剖析。“拿来”是拿什么,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的“拿来”,“拿来”究竟是好还是不好,都在学生充满好奇的期待中解答清楚。因此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可以通过标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从而在阅读的文章中认真寻找答案。同时促使学生深入咀嚼文章精髓,学有所获。
2.初读预设。学生对阅读篇目有了初步感知,要考虑到学生是否有阅读方面的障碍。如,是否有生僻字,文章语句能否通顺把握,这些都是顺利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教师对于这些问题预设得越充分,越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阅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就越大。
3.精妙段落预设。文章的点睛之笔,名篇的知名段落。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读到此处时的问题与解答方式。指导学生认真体会,用心感悟。通过问题的引导加深学生对名句名段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深化。这是培养学生学会精读以及深读的关键。
二、教师阅读示范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很普遍的问题。要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阅读环境当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要对于文章进行范读,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在强烈的听感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便会被带动起来。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古诗文《滕王阁序》时,教师要大声并充满感情地朗读,将学生带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至美境界,学生才会有阅读的兴趣。学习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阅读氛围当中,自然便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内心深处对于某种事物的认同感,初中生受高考的影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书面作业当中。相对而言,对于阅读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通过良好的阅读环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通过阅读评比促进阅读多元化
初中生的阅读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要通过一系列课后活动,如举办阅读评比等方式,细心发现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闪光点,使学生在保质保量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通过阅读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使学生主动阅读,广泛阅读,深入阅读,而在学生的阅读当中,更不能单单以一个量化的分数来抹杀学生的种种努力,这并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要给学生一片未知的天空自己去探索,自己主动寻找阅读内容,主动学习阅读方法,这样锻炼出来的才真正是自己的能力。多元化的阅读在兴趣的基础上还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必然会对此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现有的阅读习惯切不可听之任之,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培养应当以兴趣为主,切不可以一定的阅读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在课前预设中做好引领,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多元化的阅读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关注阅读当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给学生阅读的动力,并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一种终身学习的技能。
参考文献:
柴树梅.李青云.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规划2015年度课题论文,课题申报号[ww2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