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015-09-10杨晓瑜
杨晓瑜
摘 要: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科目,因此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议,并给出了在改革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框架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科学素养
1.引言
高中物理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学科,因为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成绩。但是,很多高中物理的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很多时候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被严重忽视,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由于实验教学被忽视,导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造成了死记硬背的结果,反而对成绩的提高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议,并给出了如何在改革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框架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
2.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差
学生的实验课本上记载非常全面的验目的、原理介绍、方法步骤说明、数据分析处理要求。不仅如此,教师还帮助学生调试一起,讲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一般由教师解决,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包括创造性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单一
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一般缺少探索性实验及指导性实验,并且与实际生产、生活严重脱节。例如电学实验结束后,学生仍然不了解插座内部的接线结构及简单故障的处理。
(3)实验设计内容创造性不足
实验的内容大都停留在课本里,被动的、固定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科学素养的培养。
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针对上文所述的问题,本节首先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其次分析了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对实验方式进行改革,增大设计性实验比例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加大综合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科学素养。
(2)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突出时代性与先进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要突出时代性与先进性。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的实验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利用先进的手段、仪器及技术,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实验,拓宽实验的内容。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更多地了解更多先进的科技及其应用,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3)对教学主体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的另一种改革方法是,将学习的变为老师引导下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才是整个教学体系运行的良好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开始有了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才开始被激发,有效学习时间不断增加。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作用。
上文给出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方式是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主体的角色进行实验,进行实践学习。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一步一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习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深层次地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具有时代性的、设计性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的实验中总结前人总结的规律。改革后的实验教学能够切实领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技术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及学生对实验普遍不重视的现象,阐述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了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建议,并给出了增大设计性实验比例,实验内容要突出时代性与先进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理念的三条能够培养学生素养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郑莙瑛.通用技术课程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2]沈建光.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3]窦树德.新教育理念下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4]丁红玲.借鉴职教技术训练特色设计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0).
[5]樊汝来.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仪器配备[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
[6]李松,黄荣怀.不同形态教学资源建设的特点与模式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05).
[7]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