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5-09-10邵有云
邵有云
摘 要: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教学重视度不够、教学形式单一而陈旧且教学行为不端正等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切实发挥多声部音乐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和群体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的作用。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改革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合唱教学;创新;专业素养;基础;重视
合唱本身是一种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集体性和科学性的多声部、表现力强的集体歌唱方式,对表演群体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要求比较高,本身合唱的对象——小学生就具有注意力集中差、行为能力自主性差以及自我要求不高的弱点,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科学有效的引导才可进行高效而有序的学习。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不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方面:重视度和投入不足
学校,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场所,其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与制度规范的施行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而言,很多小学的重视度和投入都明显不足。由于学校领导层本身的音乐素养比较低,管理理念又相对比较滞后,表面认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实际上却迟迟不见行动,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不够,使得教师的教学要求难以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其对合唱教学投入的不足(尤其是音乐教师的培训与激励体系的建设),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将二声部的合唱变更为齐唱甚至不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音乐修养的提升。
2.教师方面: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高
在小学合唱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因自身音乐素养不高和找寻有效教学方法的失利,对合唱教学失去了信心,针对音乐基础水平不一的教学对象,采用了迂回的教学战术,甚至是逃避或跳过的解决方法,将合唱变为齐唱,或者将其理解为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拼凑,进行机械式教学,索然无味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到合唱的美妙,这种教学后果与变齐唱的后果是一样的。
3.学生方面:音乐基础水平不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一般指的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它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音乐教材内容,依据课程表,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它的教学对象不同于合唱团体,它的教学对象是全班学生,这群普通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嗓音条件、歌唱水平、合唱能力等的不一样,对合唱的理解和诠释也不尽相同,为此如何协调好这群音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合唱教学,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本身必须进行良好的配合,才能切实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才能促进学校合唱音乐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标中的小学生合唱音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小学生合唱教学的效果,必须针对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策略研究。
1.加大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与投入
现在很多小学校在合唱教学的重视度和投入上普遍存在供不应求、投资效果差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大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与投入。一是提高任课老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对合唱教学方法、过程以及效果进行调研、评估,给予优秀老师相应的奖励,对教学态度不端正的老师给予惩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二是定期开展合唱比赛。定期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个班级的学生与教师都参与到比赛中,通过比赛提高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教师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现在小学新增的音乐教师大多为大专或者普通本科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音乐涵养和音乐认知水平比较低,为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音乐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到校对音乐老师进行辅导,提升音乐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端正教学心态。二是要求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不断提高。不断拓展教学方法,使教学途径多元化,使教学内容形象化,通过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找准定位,不断对合唱音乐产生一定的认知。
3.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针对单一而陈旧的音乐教学方式,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的创新。一是转换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小学生对合唱音乐没有兴趣,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与刻板,因此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小学生喜欢的事物或喜欢做的事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将复杂的发声与形象的活动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形象的小活动让小学生参与到合唱教学中,感受合唱的美。
参考文献:
蒋爱莲.童声合唱的趣味性教学[J].教学新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