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企孙:大师的“专职”提携者

2015-09-10欧阳悟道

百年潮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叶企孙算学康普顿

欧阳悟道

编者按: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第二届副会长,1936年起任会长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残酷迫害,于1977年初逝世。

叶企孙对人才,一向都是求贤若渴。许多经他提携上来的老师,不少成了大师级人物。可以说,叶企孙就是一个“专职”提携大师

的人。

叶企孙是清华大学理学院的首任院长。该学院下辖物理系、算学系、化学系等七个系。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后,吴有训是第一个被叶企孙聘请的教授。

吴有训在美国留学时玩命做实验,在短短几个月中,用坏20多个X射线管,于是他在留美学生中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和老师康普顿连续发表了轰动世界物理学界的系列论文,成功验证了康普顿效应。为此,康普顿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得知吴有训要返回中国时,康普顿几次劝说他留下来,但吴有训谢绝了。他要回祖国去完成一项毕其一生才能完成的使命——科学救国。正是这个伟大的使命使叶企孙与吴有训走到了一起。

吴有训回国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几易学校,但终未找到一个能搞科研的环境和令他满意的实验室。终于有一天,叶企孙向他发出了邀请,他于是欣然应邀。1928年秋,吴有训走进了清华园。为了表示对吴有训的敬重,叶企孙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吴有训的月薪在物理系最高,比他这个系主任还高。

正是在叶企孙的实验室里,在外荒废近两年时光的吴有训又一次焕发了斗志,在很短时间内成果连连,再次吸引了世界物理学界的眼球。严济慈发表文章说,“在国内做研究,最早而最有成就者,要推吴有训,他于民国十九年曾把一篇关于X线散射的研究论文寄往英国《自然周刊》发表,我们中国人在中国做的物理研究,寄往国外杂志刊布,这还是破天荒第一遭,确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据统计,1930年至1933年间,国内重要论文共16篇,而吴有训就撰写了八篇。

一天,算学系主任熊庆来到图书馆翻阅报纸杂志。在《科学》杂志里,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程式解决不能成立之理由》吸引了他,作者署名:华罗庚。

熊庆来看后不觉连连赞叹,引来室同仁驻足。“这个人身手不凡,是不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助教唐培经听大家如此评判,不禁哈哈大笑说:这人是我同乡,只念过初中,在我家乡江苏金坛县中学当庶务员呢!大家听后都不作声了。

熊庆来反而兴奋地说:这样说来,这个人可是个奇才了。唐先生,你能不能从中牵个线,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园来让我们看一看?一个月后,唐培经碰到叶企孙,叶企孙问他:“熊先生让你联系华罗庚,联系上了吗?”

1931年8月,当华罗庚来到清华园,在大学内部,特别是在教授会上,有关他的身份和身体问题(华罗庚不仅是个初中生,还是个残疾人,必须左手执拐,左脚在空中画上个圈才能落地),引发了一场相当激烈的争论。

关键时刻,叶企孙力排众议。他说:我希望大家认真看看华罗庚先生的论文再说话。他来清华后,我们曾经交谈多次,每次我都颇受教益。以我个人的判断,华罗庚将来会成为我国数学界闪亮的星辰。

华罗庚在叶企孙的倾力关注下,当上了算学系的助理员,工作任务是整理图书报刊,收发文件,代领工具,绘制图表。华罗庚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干得尽心尽力。除此之外,他一有空就博览群书,看了许多中外数学书籍。叶企孙特批他跟算数本科班的课程学习,一年半时间他就完成了全部课程。

华罗庚又连续在中外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一次,叶企孙发现了华罗庚的论文被日本一家学术杂志刊用,欣喜之余,立即找来熊庆来、杨武之等算学系领导们商议,最后决定破格提升华罗庚为教员。

不仅如此,叶企孙还“打破常规,送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这使他接触到世界数学领域的前沿,追踪顶尖的数学大师,跃上世界一流的数学家队伍之中”。

李政道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时,在王淦昌门下学习,后转学到西南联大。有一天,叶企孙发现李政道在班上总是低头看书,并未听他讲课,但一提问题却总表现出色。于是叶企孙对李政道格外留意,拿来李政道看的书,发现是毕业年级的课程,但观察到李政道的实验课十分薄弱。

叶企孙洞察到这一点后,就找李政道谈话说,“以后有我的课,你可以不来听了,我批准你免课。但是,实验你必须做,绝对不许

缺课!”

一天,李政道所在班级进行电磁学考试,考题是叶企孙出的。李政道很快做完了考卷,他认为十拿九稳能得100分,最差也能得95分以上。考试成绩公布时,李政道仅得了83分。

叶企孙说:“你看,你的理论成绩我给了58分,满分是60分,这个分数在你们班级应是最高的,但你的实验不行,仅得了25分。把两项成绩加起来,你的考试成绩为83分。”

李政道听叶老师这样一说,立即心服口服。这次考试让李政道牢记终生。

1946年春,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教授受政府委托,分别推荐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优秀研究生去美国深造读博士课程,其中物理系有两个名额。吴大猷推荐了已留校任教的朱光亚,还有一个名额没有定下来,就去找叶企孙商议。叶企孙推荐的正是李政道,而李政道当时只是一个19岁的大二学生,一时成为西南联大的重大新闻。

叶企孙并没有看走眼。仅仅11年后,李政道就在美国与自己的师兄杨振宁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摘自《民国岁月:那些文人大师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版,有删改)

猜你喜欢

叶企孙算学康普顿
清代中央算学馆述论
李政道的考卷
基于Geant4模拟的康普顿散射研究
追寻浏阳算学馆的根
唐五代明算科与算学教育
史上著名的物理实验——康普顿效应的发现
基于康普顿散射本底扣除的航空γ能谱测量谱线比大气氡校正方法
破规矩也能成方圆
康普顿效应中电子-光子碰撞过程的研究
实践叶企孙先生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