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5-09-10唐刚邬文静谢明祥刘德辉
唐刚 邬文静 谢明祥 刘德辉
摘 要: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重点是培养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详细说明各实践环节的内容和要求,并阐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实践证明,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有效。
关键词: 动力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一、背景
2009年3月,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自此开始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相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缺乏工作经验,更侧重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教育,强调和突出实践能力、职业能力训练[1,2]。因此,工程实践环节是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2013年4月和11月,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相继推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两个文件,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新要求,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改革。
二、动力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南昌工程学院动力领域研究生培养主要面向服务社会,旨在培养服务于水电行业特定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硕士毕业生主要面向乙级及以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水电工程施工单位、水电动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公司、水力发电厂和水电动力设备研究与开发等大中型企业,从事大中型水电站动力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和泵站工程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设备研发与制造等技术与管理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昌工程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注重实践环节培养,探索制定完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实践环节内容
在实践环节内容设计上,主要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此,结合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认识实践”、“项目实践”、“岗位见习实践”和“工程实践”等实践内容。学生在校期间要求不少于40%以上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且工程硕士学位答辩的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论文选题都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1)认识实践。本实践环节时间为4周,实践内容包括设计施工模块、运行管理模块、设备制造模块和水电站自动化模块四个模块。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校内外导师情况选择任意两个模块进行实习,并在此基础上与校内外导师小组共同研究工程项目。通过认识实践,制定适合工程硕士个性培养的培养计划。
(2)项目实践。本实践环节是根据学生在上一阶段实习确定所选项目内容与要求,完成项目选修课程,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了解熟悉项目,积极参与与项目相关的各项工作,完成项目实习任务。通过10周项目实践,完成学位论文课题的选定,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岗位见习实践。本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在企业中担任中级技术负责人或车间主任助理,使其熟悉水电项目及泵站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工程管理工作;参与水电运行有关规程、制度的编制;掌握数学、计算机、工程图学等工程基础知识在水电站运行维护等环节中的应用等。通过14周的岗位见习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
(4)工程实践。本实践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承担水电项目及泵站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工程管理工作,准确进行设备故障及事故分析处理,具有阅读复杂机械图样的能力,能够正确选用工程材料,具有主要零件加工检修工艺流程的制定与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通过14周的工程实践,学生完成工程设计或论文写作。
2.实践考核要求
(1)实习总结(或学位论文)题目必须结合实习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真题真做”,内容充实。选题具体要求可根据实习具体情况进行。
(2)实习需要单独评定成绩,学生返校后,将根据在实习单位完成的实习考勤、实习报告,实习现场鉴定考试和返校后的实习理论考试、实习答辩等综合确定实习成绩,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随同下一届学生重新完成实习或设计任务合格后补发毕业证书。
3.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
(1)改进专业学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大力加强企业工程师参与理论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强调以职业能力导向为本。教学工作将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开展,广泛推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项目课题为支撑、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并创新性地推进企业工程师参与理论教学。动力工程领域在制订学生培养计划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三门理论课程,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企业完成课程任务,为研究生将来从事毕业论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推进专业学位的案例教学,领域加快和完善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初步建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紧密结合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案例体系。
(2)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并要求研究生的实践内容和企事业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的实际需求相对接,既能够提供研究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实践场所,又能够满足生产部门的实际需求。为此,动力工程领域充分利用学校与相关水电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已在相关水利水电设计院所(如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水电厂运行管理公司(如江西中电投峡江发电有限公司)和水电设备生产企业(江西赣发集团有限公司)建立12个校外实践基地,以确保学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进而保障专业实践质量。
(3)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更好地增强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对毕业后所就岗位的适应性,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注重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参考注册师、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开设一些用于获得职业资质的课程,鼓励学生在毕业证、学位证的基础上再拿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三证”毕业。
三、实践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得到不断完善。学生通过不同实践环节,在实际选题及论文完成过程中真正将企业生产实际与课题有效结合,实践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岗位见习实践,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对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作用非常大,实践内容和最终实践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南昌工程学院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满足了水电行业人才的特定需求,具有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延明,向智男,葛瑞明,陈小平,朱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30-33.
[2]王秀平,王胜辉,曲春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42-43.
[3]叶玉嘉,王科,刘哲,李忠.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6(1):130-135.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5-149、JXYJG-2014-149)、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YJG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