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备课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2015-09-10郭强

考试周刊 2015年103期
关键词:挖掘教材备课学生主体

郭强

摘 要: 一节成功的授课,备课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是一节课的基础、关键。备课备什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收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

关键词: 备课 挖掘教材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主体

一节成功的授课,我认为备课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备课是一节课的基础、关键。备课备什么?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曾说:“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收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见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教参、收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向45分钟要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苦工。

一、充分挖掘教材

一堂课摆在案头,先钻研教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教师要静下心,能“钻进去”。 教材由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要有钉子精神,要“钻进去”。如何钻呢?

第一步是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册书、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教师能具体说出某一知识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需要哪些知识作支撑

第二步是注意教材的二度。“二度”是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老师在对教材相当熟悉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处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一节课信息量的大小要看内容的深浅,如果内容太深,学生不容易接受,要求教师在安排内容的时候量要小,要精讲多练,否则造成学生的“消化不良”,这节课就是一节失败的课;如果内容太浅,不用老师讲学生自己就能看懂的,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

第三步是把握好“三点”。“三点”是指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这是每节课老师必须处理的问题。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挖教材,吃透教材。教材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教师甚至要根据学科特点,班级特点重新确定教学重难点。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点。作为教材的关键,其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的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作用。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备课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学生”。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大小,甚至学生对这门课及教师的喜好程度。在新课标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且应该是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备学生的目的是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多种教法的预设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这种预设外的生成便是不可知的风景。教法不应是一成不变,更不是特定的。教法应该根据教学过程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对一节课用什么教法进行多种预设。在备课过程中,教法多种预设会让教师更从容地面对课堂。“新思路”、“新智慧”的产生多源于预设与生成的碰撞。预设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前,预先设计安排好课堂的主要问题及教学流程,教学时主要依据此方案展开。生成则是教师依据教学规律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学生所反映出的不确定的因素。正因为生成的不确定性,教师们尊重生成,利用好生成推进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里,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活跃和炽热的思想,是研究精神。只有当教师具有活生生的个性时,只有当他把自己某种深思熟虑的东西注入普遍的东西时,最优秀和最精明的教育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教师是课程最主要的因素,备课是一生的事业,写教案是其中最简单的环节之一。一句话,备教材时,教师要有吃苦精神,要“钻得进去”,还要“钻得出来”,只有做到精钻细研,反复琢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备学生”到位;充分考虑教法的预设和生成,才能还原历史课堂的真正味道。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惟有依靠你们.

[2]于永正.教海漫记.1999年出版.

[3]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挖掘教材备课学生主体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