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模式
2015-09-10巴达日呼
巴达日呼
摘 要: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开展有关勤工助学诸类管理工作,但是针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学生的奉献、教育、践行和提高素养上的荆棘颇多,究竟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强化此类勤工助学在德育方面的功效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望对日后勤工助学的德育教化工作有所增益。
关键词: 高校勤工助学 革新管理 德育教化 荆棘剖析 教学策略
一、明晰勤工助学的积极效应,深入了解其荆棘所在之处
普遍意义上,我们认为勤工助学的范畴涵盖了在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响应相关校园组织的安排,凭借个人诚实劳动获得相关报酬以此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实践类型活动,由此可见它具有极其突出的意义。第一,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不少经济困难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各类资助,这其中不乏直接性金钱资助、实物资助,与此同时有一种有偿性资助方式,这就是勤工助学。前提条件便是在承担了一定的义务之后获取对应所得报酬。如此,权利与义务的权衡中,这二者都得到平衡。这样的路径下让贫困学生摈弃了不劳而获的惰性,让学生在付出中增强了独立精神与意志品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困难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健康程度,让他们多方面的素养明显提高。第二,其优越性在于明确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加能够带动他们解决好心理问题,继而实现勤工助学劳动育人的初衷。毋庸置疑,要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融入他人的重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仅扩大了交往面,更展现了不一样的自我风貌。第三,借助这样的劳动机会,让许多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付出的不易,更加珍惜所带来的收获的可贵,以一颗感恩之心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就能摆脱诸多阴霾,拥抱幸福生活。进一步在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班级责任感上得到启迪,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
勤工助学现状表明诸多困难不容忽视,亟待创新改革,贴近与融合育人理念。
1.思想层面上的忽略。绝大多数在校困难学生时常盲目跟风式地参加校外诸类兼职,但是他们作为缺乏社会经验、社会经历的弱势群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秉持赚钱的准则,而忽视了自我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多从事一些简单体力式消耗工作,尤其是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学生更极易受到诓骗,由此,大学生渐渐丧失了本应注重的素质涵养与人格品质,乃至一味追求金钱而耽误了学业。这正是他们忽视了勤工助学所带来的精神财富的结果。
2.相关体制的设置不规范、针对性弱。长期以来学校的勤工助学工作都隐藏诸多端倪,勤工助学的有关岗位设置都是依附在学生处方向,主管的负责人往往身兼多职,工作难免有所偏差。值得关注的是院校内勤工助学所能供给的岗位单一,并且数量有限,经常是后勤辅助式的工作,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所欠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触动不多,往往不尽如人意。
3.校方安排勤工助学工作中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总免不了遇到各类瓶颈,贯穿于勤工助学工作中可能会遭遇企业侵权的状况,譬如,有些企业故意怠慢学生工资,甚至是借口扣押相关保证金和身份证件。由是,勤工助学工作真正想要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思想觉悟教育的目的,首要的是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面有所突破。
二、努力强化思想教育理念在勤工俭学管理上的深化
1.竭力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成长发展。高校的勤工俭学旧有管理方式与思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必须革新,才能获得新的开展根基。
针对学生这个主体,开展严密制度管理举措,以此为契机增强管理中学生内化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劳动效率,在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当中嵌入时代主题思想潮流,将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变得灵活多样,深入学生群体,提供给学生独立个性发展的机会,鼓舞学生群体的自信心,在综合素养上逐步自我完善与提高,诸多方面都有所增益。
2.革新管理方式教化方式。要想在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方面彻底创新,必须立足于这个宏观的育人目标,凭借管理和育才过程实现崭新方法与思维对学生成长需要的助力,引导大学生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实现勤工俭学管理目标。现实状况下,必须建设一支精英式的管理层队伍,在相关校方工作领导小组的协同配合下,整体上做好各项事关人事、学工、资金等诸多事宜。将学生群体参与到勤工助学的安全保障做到位,能够进行高校集体性的勤工助学工作,真正保证学生勤工助学参与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高校组织管理层需要注重本着学生开发自我的希冀,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到广泛的集体性、合作性的勤工助学当中,一定层面上将二者相结合。要丰富勤工助学深层次管理的内涵,进一步形成有助于困难大学生发展成才有关教化体系,想方设法做好工作,让思想教育与贫困助学形成完美对接,使得学生群体在提高素质、提升涵养、净化思想各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
3.加强诸多法律权益维护的知识传授,勉励学生丢掉思想包袱。针对之前学生群体在勤工俭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和侵权行为,校方富有相当的责任向学生传授维权保护知识。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维权意识之后,才能够更加端正心态,以积极的状态响应学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因此,在此立场上,可以将社会力量与校方自身的优势投入到这方面,发挥积极效应。譬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授举办座谈会和讲座,进一步传授法律维权路径,打消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思想顾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带领他们积极健康看待问题,潜移默化地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4.多多引进网络平台于勤工助学工作中。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等院校中更是不难发现这一点,这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紧随高等院校勤工俭学活动的逐步拓展,共建与共享相关网络资源使得引导和教育学生群体的思想素质成为容易的事情。由是,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开展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发达的现代科技媒体。可以借助多方位的网络战线、平台,及时性与互动性地激发诸类思想教育方面的内涵,第一时间掌握动态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要求,实现网络互动上强有力扩大高等院校勤工助学波及范围,强化影响效果,适当构建出对应的信息网络与调研平台,找到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路径相契合的突破口。譬如,在微博上公开评选勤工助学楷模,更可以调动学生投入的积极性,继而朝着针对性的方向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相应的勤工助学任务中及时指正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行为。
5.着力打造勤工助学精品社团。大学生活中,多数社团都起到了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社团让诸多大学生都响应了号召,加入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也展现了学生最真实的兴趣爱好、精神面貌与思想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社团形式倡导学生融入勤工助学的活动中是不二选择。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贯穿特色理念的勤工助学工作,这都需要相关管理中心鼓励社团形式的助学工作,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精品社团。一个精品社团的打造,必须挑选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困难生充当“领头羊”,真正让他们发挥表率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团队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变旧有的消极心绪,重点打造几支精品勤工助学方面的社团。诸如,创业指导协会此种社团,竭尽所能传递自强奋进的思想精神,间接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鲜的活动载体。
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在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机制、体制上的革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全面改革过往管理荆棘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新时代倡导的新型管理思路,使得勤工助学工作更加顺利进行,让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之有机结合,更加突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绥波.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李敬辉.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杨英.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4,(01).
[4]李凤梅,苏晓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的几点新举措[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5]韩双梅.高等院校勤工助学工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所在[J].世纪新视野周刊,20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