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发挥媒体作用,增强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2015-09-10孟祥峰
孟祥峰
摘 要: 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材研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探究媒体应用的不同形式,科学、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现代教学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多媒体 运用策略
一、引言
现代教育处于网络媒体时代,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科学、合理地发挥这种媒体的作用,可以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形成学科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盲目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
关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如果走入“误区”,一味滥用,刻意体现课堂教学的现代意识,则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作杠杆的力臂”教学过程中,一教师借助课件呈现建筑工人运用钢筋撬棍撬动水泥板的两幅图片,引导学生得出杠杆的定义,指出杠杆的五要素。然后用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杠杆,如理发剪刀、瓶起子、筷子、铡刀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为了让学生对力臂有感性认识,掌握“力臂”这个概念,教师利用幻灯片自定义动画的功能示范作力臂的过程,并呈现出多个杠杆的示意题,学生练习作图。教师巡视,大部分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在幻灯片上公布正确做法。应该说这是一节对“杠杆的力臂”的研究课,此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杠杆力臂的做法。可是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运用投影,从实物图片到示意图再到动画运用……尽管该教师花了一番工夫,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开始的图片导入可以很形象地让学生认识杠杆,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但接下来指导学生作力臂,教师仍过多地借助动画演示,而没有使用常规的板演,这样做有悖于“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心理,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动画上,而对动画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可能不大专注。由此看出,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达到知识目标。
笔者认为,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但课堂上过多的媒体演示往往会剥夺学生想象的权利,占据他们的想象时空,压抑他们的想象自由,使他们无暇思考或者懒于思考。
三、正确发挥媒体作用,增强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1.处理好“辅助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教具”,其“辅助性”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它仍代替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仍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采取优化的教学策略。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仔细研读教材文本,制作出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教学课件,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比如,在“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教学中,首先笔者带领学生复习“密度”这一概念和计算公式,然后呈现问题,让学生思考: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要测量液体的密度必须知道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学生思考后回答:液体的质量和体积,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操作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然后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设计完成后,请一组学生交流方案,并将表格运用媒体呈现出来,教师给予鼓励,学生点评。接下来,根据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分组实验并将相关数据写在表格中。最后,评价交流:教师将实验步骤以图片形式在幻灯片上呈现:用托盘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将被测液体(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记为m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为V,则ρ=(m2-m1)/V。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该实验方案中存在的误差,并提问:若将被测液体换成食用油,则该方案是否可取?学生思考、讨论,逐渐认识到液体的残留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和需要记录的数据。
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没有一开始就用幻灯片将实验方案呈现,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摸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而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时候利用了投影,这样的交流与口述形式不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师让学生自己投影,使其真正融入现代媒体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2.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发挥现代媒体重要作用。
在媒体选择与制作的准备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态度严谨,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做到不出现知识性错误,所选文本、图片、影像都必须准确无误;其次,要追求“资源少而过程优、效率高”;最后,要注重实用,不求花哨,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比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复习课教学活动中,笔者播放凸透镜成像的FLASH动画,依次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让学生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帮助学生回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印象。根据现有经验,进行现代媒体教学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于媒体的正确使用上,还在于前期的教学课件的选材和制作上。上述案例中,教师都没有烦琐华丽的多媒体演示,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引用多媒体技术,但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可视性问题,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3.运用媒体再现几何模型或进行动画演示,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得不透彻往往会阻碍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深入推进。有些难点概念学生并不能通过一两堂课的学习就掌握得很好,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选准视角和切入点突破难点。比如,在“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中,笔者利用几何画板精确形象地再现了力臂的几何模型,加上自由的动画操作效果,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力臂的变化规律,为下面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如,在“比热容”教学过程中,在实验探究之后面对“比热容”这一新概念学生并不能很快接受,而此时利用幻灯片的动画功能进行类比解说,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形象理解,为后面的应用分析做好铺垫。
四、结语
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材文本的研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探究媒体应用的不同形式,科学、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现代教学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华伯.巧用“替代法”测物质的密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04).
[2]廖伯琴.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