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
2015-09-10李绍臣
李绍臣
摘 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过程,应把过去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互动 学习习惯 互动时机
我是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令我感悟颇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教师的教,只有学生的学,谈不上教学,相反的也是如此。“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求知,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教师应转变角色与学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传统的知识占有者变为知识研究者。
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做一个促进者,一个合作者,一个帮助者,一个激励者。
二、教师在互动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为了有效地开展互动学习,保证“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在互动时教师要注意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不论是“互动”、“合作”、“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互动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互动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互动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而应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互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思考是互动的基础,引导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互动的基础,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善于表达。交流是互动学习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互动中得出的知识、方法、结论,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一个人会不会“听”是有很大区别的,那种时刻想说而不愿听别人讲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倾听”的快乐,更体会不到“倾听”所带来的收获。此外,这种少数人在“互动”中独霸课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信息的多向交流、破坏“互动”的氛围,而且最终将影响合作学习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仅是互动学习中必要的习惯养成,而且是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必要步骤。因此在互动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会说的习惯;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教师应选择时机与学生互动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对于数学课,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切入教学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应该贯穿于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问题可以来源于教师,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事先设计好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启迪学生发问,并利用学生的问题进行另外一部分知识的切入。因为问题的切入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所以问题的切入显得尤为重要。问题的切入要具备以下特点。
1.接近学生,“让学生吃饱、消化得了”。切入的问题必须面向多数学生,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切入的问题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和诱导性,不能太难、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要接近学生的实际,好问题能启迪思维,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即问题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假如学生提的问题比较难,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也不要自问自答,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或者立即调整教学思路。
2.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并为解决难点服务。要达到恰到好处的要求,教师必须把握《标准》,熟悉教材。师生互动时,教师既要精心设计问题,又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如有些问题学生讨论后,还是似懂非懂,这时他们渴望得到点拨,这正是教师进行引导启发的好时机,教师若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将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而要通过由易到难的方法,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渐领悟。还可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真实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唤醒学生潜能,开启学生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互动的价值,组织开展好师生互动,真正使互动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