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作业神器”的终结者?
2015-09-10何勇海
何勇海
前不久,一款被称作“作业神器”的移动应用软件,在我的孩子和她同学之间流传。孩子告诉我,只要手机下载安装了这款软件,就可以把不会做的难题拍照上传,短时间内就有一些“学霸”或“老师”帮忙解答。她讲得轻轻松松,我却听得忧心如焚。为防止她弄虚作假,我便时常在暗中观察:她有没有在写作业之时,拿出手机来给难题拍照,然后求助于那一款“神器”。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跟我一样的忧虑。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诸多“作业神器”涵盖了语、数、外等各科题目,神奇倒是神奇,却会让现在的一些孩子彻底放弃亲自动脑、认真思考问题的机会。如此一来,让他们会在学习与做题中产生惰性,凡是不会做的题目就求教于“作业神器”,思维能力也会一步步地退化。
解题是学生生涯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就像农民必须要亲自播种和收获一样,“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学生解题能巩固、活化所学知识,可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激发才智,开拓大脑。因此有人比喻:解题是锻炼思维的“艺术体操”。作为学生,怎么能够抛弃解题的过程?
“作业神器”也会误导我们的孩子。此“神器”真的很神吗?非也。有媒体记者实验发现,“神器”里有些“学霸”或“老师”给出的答案并不靠谱,有些答案甚至是错误的,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如果我们的孩子完全仰仗“作业神器”做作业,就容易遭受严重误导。比如一款文言文翻译“神器”,将“富贾可为吾友乎”译成“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将“吾和吾庶士伴皆惊愕”译成“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让人觉得搞笑,之后又深感忧虑。
故而,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警惕孩子借助于“作业神器”来完成作业。一旦发现这个苗头,家长应通过及时的教育,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引导孩子认识到:解题的快乐是学生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是现代科技无法给予的。“作业神器”虽能快捷方便地实现“寻医问药”,但是,它却夺去了人们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夺去了做作业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快乐。
换个角度来讲,“作业神器”流行恰恰说明了孩子的课余作业太多、太难,从而迫使孩子们用搜索代替了思考。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家长:一是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尽量让孩子做典型题目,而且数量要适中,不要搞题海战术;二是督促孩子在解题过程中多查资料、多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要仅仅满足于标准答案。
一旦养成爱动脑的习惯,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对“作业神器”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