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

2015-09-10王宽峰

考试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情境

王宽峰

摘 要: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探究性试题,拓宽其知识面,最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和多角度,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探究式教学 学习兴趣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整个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善于创设各类情境,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生活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其探究能力,在必要时,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探究性试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其探究能力,并尽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一、营造有利于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运用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领会物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电能以后,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电厂,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电能的输送原理等。还可围绕“电”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如电能浪费的调查、节能措施的调查与改进、农村电网电能损失的原因及电网改造的调查、用电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等。

2.通过实验、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为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进行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分析,就容易理解。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二、教师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的教学一定要落实到这一层面上,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只有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自主探究意识,使探究式教学得到更好的升华。

三、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标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性实验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实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四、探究习题,拓宽知识面

近年来,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式习题更是层出不穷,样式越来越活,但其宗旨是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领悟透彻。在教学中,不时地引入这些习题,让学生时刻关注物理学科的特点,不时地体验物理学家的角色,体验成功的快感与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探究学习的评价应区别传统的一张试卷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使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即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而且应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让他们更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从事计划、实践、监控和纠正等工作,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在于形成客观的、集体的标准,而且通过互评与自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六、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做好各种实验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有配套的演示实验。此外,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物理实验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组织学生做“水中捉鱼”的游戏,游戏内容是:用筷子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要求筷子快速人水只能夹一次,每人夹十次,比比谁捉到的“鱼”多,结果很少有人能捉到“鱼”。失败的学生很困惑为什么瞄准了却捉不到鱼,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此他们才会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启迪智慧,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探究。

七、教师要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

因初中生的学习专注力还不够强,课堂上极有可能注意力不集中,这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妥善处理。如有一次,笔者正在讲课,忽然从外面飞过来一只麻雀。笔者还没反应过来,学生就沸腾了:“快看,麻雀!……”笔者看着他们的神情如此专注、好奇,于是笔者灵机一动,问道:“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品——燕子,看一看它在飞行过程中,有哪些能量转化?并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老师,我知道!燕子在向上飞行时,势能在增加,动能会减下,向下飞行时,与之相反。”“它不停地扇动翅膀可能跟频率有关……”学生的答案出乎笔者的意料,原来他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只要教师给予学生提供好的契机,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物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