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题背景下有效教学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2015-09-10梁曦

考试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苍耳乌鸦创造性

梁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最活跃、最主动、最富有生命力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列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认真加以实施。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创新教育,笔者结合自身参与课改的五年实践,谈谈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创新能力不是天才特有的专利,创新的种子埋藏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适宜学生创新精神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

(一)营造安全自由的环境

教师应坚决摒弃传统课堂对学生的新异思想、特殊行为给予讽刺、挖苦、孤立或否定的做法。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教材的编写做出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即使学生是错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学完课文后,我打出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的投影片,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乌鸦的肉被狐狸叼走后,它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稍加思考,便争先恐后举起小手。有的说:“乌鸦一定很难过,因为这肉是它辛辛苦苦找到的。”有的说:“乌鸦一定很伤心,因为它和孩子要饿肚子了。”还有的说:“乌鸦一定很后悔,要是不听狐狸讲的好话,肉就不会被狐狸骗走了。”……孩子们的回答,都围绕乌鸦认识到自己做错而展开,说明他们明白了“爱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我感到十分满意,正欲总结,冷不防程小东高举小手。我请他发言,他一语惊人,说:“乌鸦会挺高兴的!”我顿时一惊,随即说道:“老师真高兴你有不一样的看法,能说说理由吗?”“我想……乌鸦会想:哈哈,我长这么大,今天终于有人夸我长得漂亮,嗓音动听,真是大喜事,丢一块肉与这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听了他的话,我愣了,等我回过神来,热情地赞扬他想象力丰富,能大胆发表意见,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举有效地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教学氛围要轻松、愉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愉悦性的心理环境中,学习者情绪愉快、精神放松,有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在平时教学中,要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媒体形成的直观、形象、动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首常识性诗歌时,诗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城市孩子很难见到,其传播种子的方法更不易理解。我从课文内容的实际出发,采用了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的方法。以苍耳传播种子的全程动画为例,先在屏幕上出现苍耳的整体图像,伴随一段滑稽音乐,出现动态画面:一只小松鼠在苍耳旁边玩耍,离开时两个“苍耳娃娃”挂在了它的尾巴上,一个绿色的圈围住两颗苍耳并不断闪烁。这时,学生被有趣的动态画面吸引了,非常直观地认识了苍耳这种植物,并体会到了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多么巧妙。这样的设计,视听结合,声像并茂,新颖有趣,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兴味盎然地参与到了语文学习中。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念儿歌、猜谜语、做手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在学生提出“苹果、石榴比花生更好”的观点后,让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一场辩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效果很好。再如学习《冰花》、《小小的船》等课文时,我就教同学们剪窗花,教儿歌,编舞蹈,孩子们兴味盎然,甚至一连几天都乐此不疲。

二、引导创新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新与活。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鼓励学生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在表达中有自己的观察、想象。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教会孩子多方思考,发展孩子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不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草船借箭》时,我要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那么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那么会怎样呢?这样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二)引导学生创新想象

善于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方提供自由想象的情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课文做画。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或把课文中的某个形象画出来。如读《月光曲》时,让学生用水彩笔勾勒出月光曲表现的形象。

复词造句。即给出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词语,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词语连造三句。如用“青蛙、小店”,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夏天晚上,小店后面里的青蛙便呱呱叫个不停。”“今天在小店里,我同时见到了三只青蛙,真是奇怪!”“今天真热,小店里的青蛙牌冷饮特好卖。”

填补空白。由于文章的储蓄性,决定了教材中定有不少空白点,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填补空白。如学了《凡卡》后,可让学生写凡卡的梦;《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写: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等。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质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学教材中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或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问。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学生预习后提出了不少问题:“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的父亲很难得呢?”“老师,昨晚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努力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话题。小学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善于引导,着意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把学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苍耳乌鸦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悄悄来到的苍耳
会“说话”的苍耳
苍耳先生
小乌鸦
仙人掌和苍耳
乌鸦喝水后传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