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模式下的高中程序设计课程作业设计策略

2015-09-10吴育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设计模式程序设计学习动机

吴育含

高中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课程。作业练习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如何设计好作业,促使学生将外在的作业要求内化为学习驱动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在众多的学习动机学说中,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简称“ARCS模式”)可以对作业设计有较为直接的指导意义。ARCS模式包括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四个因素。ARCS模式在作业设计中可以体现为,为了激发学习动机,需要设计一项能引起学生注意(Attention)和兴趣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其具有关联性(Relevance),并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学会学好,由此产生信心(Confidence),最终使学生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所带来的满足感(Satisfactory)。

“注意”与“关联”的策略

在ARCS模式中,“注意”对应的问题是:如何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并维持这种注意。而“关联”对应的主要问题则是:如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使其感受到学习内容与他有密切的联系。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能吸引学生眼球、使他们发现内容价值所在,并愿意为之努力而持续地探究的程序设计作业,通常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之一或两者兼具:一是作业内容或形式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二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帮助。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重点从这两点着手,采用以下策略。

1.注重趣味性,激发好奇心

高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新奇或趣味性强的作业,能快速吸引学生,且能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例如,将小游戏、小动画的程序编写作为作业内容,就能轻松获得学生的注意。像“点不到我”、“运行的小车”、“幸运数字抽奖”等程序,都不需要很复杂的算法,涉及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也不多,既符合学生兴趣,又适合学习代码编写,学生就非常有兴趣去尝试。

2.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

对于生活化的问题,学生有直观感受,可以用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去应对,还可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连,增添乐趣,因此向来容易获得学生认同与接受。例如,BMI指数判定体重状况的问题,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有趣的常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他们就乐意接受任务挑战,并持续探究,直到问题解决。

3.结合其他学科,设计相关任务

数学是高中生都重视的学科课程,也是与程序设计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例如,各种变式数列求和问题、求解最大公约数问题、各种数学证明(如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画函数图像等,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如同在解决数学难题,大大激发了他们持久的学习动力与探究精神。

4.注重作业形式美,避免一成不变

程序的设计,往往注重算法和代码编写,显得有点枯燥和乏味。在设计作业时,可适当注意程序界面的美化,例如,添加一幅合适的背景图片,给按钮一个背景色等,既可以刺激视觉感官,帮助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枯燥的程序语言学习带来一抹亮色。

“自信”与“满足”的策略

仅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真正的有效学习来说还是不够的。学生能有足够的自信心支撑,坚持不懈地尝试解决各种困难,并从中获得自我满足,延续学习热情,才是关键所在。ARCS模式中的“自信”与“满足”正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足够的自信,并将获得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如何强化学生的成功经验与满足感,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感维持积极的看法,使之愿意继续深入学习下去。以下是该模式提出的作业设计策略。

1.控制难度,让每位学生都能顺利起步

教师应尽量使作业的起步难度与讲授内容一致,让学生从模仿开始,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基本任务,尤其是那些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稍差者,由此建立学习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然后逐步进行知识强化与迁移,最终形成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对于新学知识,先采用程序填空的方式,降低程序编写的难度,待顺利完成之后,再布置需要独立编写的程序。

2.作业分层,提供多样化的任务挑战

教师可以针对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大致划分学习目标与内容,设计分层作业,并提供多样化的任务挑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有机会选择各种新领域进一步地探索学习。学生每完成一个层次的任务,都能得到一次自我肯定,直接感受到努力的成果,强化自信心与内在满足感,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3.预估问题,提前设计辅导策略

教师的有效辅导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实际的帮助,更可在心理上给予学生一种暗示:作业不仅是一种评价工具,更是帮助我巩固学习的重要手段,自身努力加上教师的帮助,我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并有机会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预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前设计好作业辅导策略。例如,哪些是常见问题,需要统一讲解,从而提高作答效率;哪些是曾经发生过的个别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答。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比较高效的作业辅导。

4.完善作业要求,公开评价标准

完善的作业要求不仅包括任务描述,还需提供辅助资料、探索方向提示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如提供范例程序、详细的程序运行参考结果等。学生根据任务描述,首先尝试解决问题,然后依据评价标准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必要时则利用提供的辅助资料、各种探索方向提示,或向同伴、教师寻求帮助,弥补缺陷,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直接等待教师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看到自己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一面,获得长久的自信与满足感。

作业设计案例

教学内容:VB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Form对象以及常用控件对象的使用,创建VB程序的基本过程。作业要求如下:

第一,按顺序完成以下要求(必须完成要求①,其余两项选择完成):①模仿完成范例程序“红绿灯.exe”;②探索Form、Label和CommandButton的常用属性设置,如窗体标题栏文字、窗体背景色、按钮字体如何设置等;③添加黄灯功能,并更好地控制各个按钮(参考“我的交通信号灯.exe”)。

第二,参考程序范例界面。

红绿灯.exe (如图1)。

我的交通信号灯.exe(如图2)。

第三,相关提示:①属性窗口中显示了可设置的对象属性,并且每个属性都配有文字说明来解释其作用。②控制按钮是否可用,可以用到其“Enabled”属性。

第四,ARCS模式在此作业设计中应用的策略如下:①以形象化、色彩鲜艳的“红绿灯”为作业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问题生活化、难度低、有扩展余地,不仅适合VB初学者入门学习,还能有合适的探索空间,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学生对作业的关注度。③作业分层,将基本要求设定为模仿已讲解的范例程序,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建立学习信心,取得成就感,并可以在逐渐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心和满足感。④作业要求完善,有问题描述、参考的评价标准,并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给予了相应的提示,可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顺利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

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始终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ARCS动机设计模式”可以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为高中程序设计课程的作业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并据此衍生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91-97.

[2]胡敬爽.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1.

[3]郭希林.国内有关“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 2007(27): 34-35.

[4]李秋燕.基于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4(1):73-77.

[5]宋丹丹.学习动机理论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1(8):30-33.

猜你喜欢

设计模式程序设计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融贯式服务设计模式研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