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2015-09-10李华英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基本原则素质教育

李华英

摘 要: 小学教师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理解的教学观念进行教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基本的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准确地实现教学目标和系统地规划教学策略是最重要的环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遵循小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优化教学方案,保证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基于以上理解,本文对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教学的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案设计 基本原则 素质教育

教师对于教案的设计,可以从根本上反映其整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对小学语文教案进行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词素分析、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品析语言、揣摩,写法中理解内容、学习表达。一般来说,对于学生技能的要求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表达方法的研究,可以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想象、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掌握解词方法和表达的意思,加深对遣词造句方法的印象。这样有着明确教学目标的教案设计,才能保证学生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并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在教案设计中,除了对于教学目标明确的表述之外,还需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保证教案的完整性。下面,我们结合教案实例,对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1.学习内容设计

作为小学生语文教案,其基本的原则就是设计中,需要简明地写出课堂上需要学生实现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教师教学的基本知识。作为小学课堂中的基本,知识学习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课文设计教案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教案中,重点指出了在该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积累优美语言,学习运用“应接不暇”等词语,并且能够能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语句,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德国的风情。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教学,保证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教师需要跳出思维局限,从学生的角度对教案设计进行考虑,因为教是为了更好地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与思考,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设计,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该教案中,教师首先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再自然而然地引进新一轮授课内容,通过“德国给在此留学十年的季羡林先生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的问题,引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阅读中心句,掌握课文中心,踊跃发言,开始下面的教学。这样以复习知识作为一堂课的开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下面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语文老师在课堂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最中肯、实在:“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在新的课程教案中,有着如下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写奇丽景色的语段,想一想,哪些词语写出了景色的“奇丽”?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花的多或者美呢?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人和景色的奇丽,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这个民族的奇特?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吗?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循循善诱,能够使他们真正明白文章的意义,而不是重复学习。在理解中,学生不仅能够品味字词句和标点的作用,还能够通过词语联想,感受课文的写法和主要内容,更加方便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学习规律设计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设计性,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课文时,更加容易掌握。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是教案设计中最基本的规律性原则。就《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案来看,其中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主线,整体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问题──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图文结合感受奇丽美景。在引导学生学完这一部分后,让学生找出德国人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做法,让季老先生发出“多么奇特的民族”这样的感叹。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在接触该文章时不止于难以入手,可以从根本角度出发,往更深层次理解。在研究学习规律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充分了解,保证教学目标制定完成的同时,对于文章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再以一个线索作为引发点,令学生们按照思路思考。

3.创新联想设计

教学时,除了对于书本上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教授之外,还需要通过该课文进行一系列延伸,令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发散,使其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思考,创新联想。《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教学教案设计中,学生通过朗读、词素分析、想象、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竞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莞尔一笑”,课件展示五一少女微笑的画面;理解“应接不暇”,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再运用“应接不暇”;通过课件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令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创新和联想能力增强。一般来说,这样的教案设计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在文章学习中的联想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这堂语文课就变得更加充实,之后,可以设计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接受了课外知识的引导,不仅达到学习目的,创新思维也被开发。

4.结语

上文在进行小学语文基本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描述中,利用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文章的教案进行讲解,我们在讲解时可以发现,教师对于教案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和流程。无论是对于学习、规律还是创新联想方面的教案设计,都需要循循善诱地讲解和教授,这样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89.

[2]许培卿.从课程开放视角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112-113.

[3]李晨.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性内涵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4]张阿龙.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5]顾艳云.问题,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灵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9):12-13.

[6]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魏上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基本原则素质教育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案设计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