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起步”指导的做法和体会
2015-09-10邵明莉
邵明莉
摘 要: 实践证明,兴趣和积累是写作成功的钥匙,教师平时只有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紧紧围绕教材加强训练,学生才有可能爱上写作,迈开写作的步伐,写出优秀的习作。
关键词: 写作“起步” 指导 做法 体会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不少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总认为写作是件很困难也很神秘的事情,有时提笔不知从何处落手,有时虽然写了,也只是三言两语,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这些正是教师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小学生“起步”习作,迈开写作步伐呢?
一、学生在刚刚“起步”写作时教师首先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引领,学习写作也是这样。写作就是根据中心要求,把语言周密地组合在一起,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刚“起步”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只要学生想写、能写,写作水平就一定会在写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二、教师平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他们在写作中有话可写。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学会积累材料,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养成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学生阅读多了,记录多了,手中的材料自然也就多了。与此同时,老师要多多引导他们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和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从日出日落,到家人生活,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材料。如:一位同学一次雨天看到环卫工人辛苦地在街道两边和学校门前收拾垃圾时,突然感觉到自己平时随意丢垃圾是多么不应该,回来后就以日记形式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积累方式不仅丰富了写作内容,还使思想受到了教育。在我所任教的班级,每一位学生每学期都有两个笔记本,一个是作为读书笔记,一个用作记日记,由此帮助他们积累写作材料。
三、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根据提示让学生掌握写作要求和具体方法。
对于刚刚“起步”写作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让他们围绕教材练习写作。现行的教材习作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写人、叙事、状物,能用简单的书信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句子,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好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教师了解了这些要求,也就有了训练目标。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2》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在这里,学会从“抓住人物的整体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来写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例文之后,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三个特殊要点:一是介绍自己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二是写作时必须按照一定顺序,三是所写的文字最好能与自己的形象保持一致,相信学生如能做到这三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很完美。在這三点之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又是一个大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让他们反复交流,如一位学生在交流后是这样描写自己的:
我叫张冬,因为我是冬季出生的所以爸爸给我取名叫张冬。
你看我黑黑的,很瘦,个子也只有只有1米左右,体重不足20千克,这没什么值得害羞的。我今年虽然才9岁但我很有力气,因为爸爸外出打工了,平时我要帮助妈妈做好多家务活,像打水、做饭、洗碗、洗衣服,这些活我都能干,因为这既锻炼了我的力气又锻炼了我的毅力。
我学习比较认真。特别是喜欢写毛笔字,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楷体字帖,我每天都坚持练字,我想以后争取当个书法家。
在这篇短文中,这位同学先写出了自己的名字由来,接着写了自己的长相特点(个子小但有力气)、喜爱(书法),这样写就显得条理清楚,特点鲜明,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学习、阅读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4》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山坡上》,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选择写一处景色。要想引导学生写好这次习作,除了学习例文的方法,还可以借鉴第二单元中《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景方法。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是这样叙述的:
天空一碧如洗……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一自然段虽然只有两句话,但是描写的内容很丰富,手法也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练习写作。
四、教师平时要多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体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习作任务之外,还可以把他们平时的习作抄写在黑板上,多出板报,或编辑成小报、作文选,让他们自我展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帮助他们修改,把习作推荐给有关报刊,争取发表。总之,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就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实践证明,兴趣和积累是写作成功的钥匙,教师平时只要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紧紧围绕教材加强训练,学生就一定能爱上写作,迈开写作的步伐,写出优秀的习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读写知识手册.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