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语文课堂中的“异端邪说”
2015-09-10谭立利
谭立利
摘 要: 语文因为它的深厚内涵和广阔外延,总会有很多同学的想法与预设完全不一样,或是与考试答案不相符合,在这里统称为“异端邪说”,以示与“主流”思想的区别。因为在教育中这类现象并不少,并且对学生个体成长影响不小,作者总结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异端邪说 珍视
一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著名教授肖川如是说。
首先我们要承认教育本身不是一件完满的事,没有哪一个教育者可以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所有的课堂与教学是完美的。但正是因其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丰满自身。
其次教育者本是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因为我们本身的文化素质,个人气质、性格,人生经历甚至是当天的心情都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教学品质,那么每一个教育者的独特性就导致它他有优点,也有不足。每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都有利有弊,而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教育者并不如想象中多。相反,为了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权威,且长期处在一个相对优势的位置,让很多从教者存在“我就是规则”,“我说的你为什么不听”,“不是你错,难道还是我错”的想法,不容许任何“异端邪说”,在观点上非黑即白,甚至形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权思维。而更可怕的是,教育者本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它是铁的定律不容改变。
释迦牟尼尚且只是“真理的传播者,而不是真理的制造者”,教育者就更加不是真理本身,我们的权威为什么不能被学生挑战?亚里士多德面对别人指责他背叛他的老师柏拉图时,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大贤柏拉图尚且有弟子要背弃他的观点,我们区区平凡者为何不能接受众多学生的不同观点?
教育过程中,方法和认知的顺序都未必完全适合每一个学生,事实上从课本设计到课堂设计我们所针对的只是大多数同学,而非每一个独特个体,特别优异的学生是吃不饱的,小部分学生又是消化不了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到目前仍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事实。更多时候,我们在设计时的出发点是认知了该事物后来设计的课本及课堂,这一点是否真正科学也是教育者本身还在讨论的问题。而落实到每个老师身上,又有带着强烈个性烙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是否可行也是我们要反思的问题。
此外,学生本身也是不完美的。这一点教育者基本是认同的,但是在具体处理学生事件时就把这一观点忘记了,忘记了他们有特定的家庭背景、长期学习状况、阅读基础及个性特点,而对他们给予最高标准,在思想里以完美作为标准,从而剥夺他们认知的过程,违背他们认知的规律,打击他们认知的热情,扭曲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只能在自卑、反叛、排斥与绝望中度过青春。
《亲爱的德烈》中当远在欧洲儿子安德烈告诉妈妈龙应台女士现在的生活是“性、药、摇滚”时,这位冷静睿智的母亲内心如煎,但也只询问了药是不是虚指,父母能坦然接受儿女的不完美真是不容易,而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朋友绝非易事。我当时就在想,如果哪一天我的学生来给我说他的生活是这样,那么我会如此镇定吗?
当安德烈问龙应台什么时候最想打他一个耳光时,龙应台坦诚回答“每一次看到你吸烟时”。但是她克制了,因为“在我对面的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男人”。他的根本是一个男人,不是作为儿子存在的。身为教育者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意识到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一个男孩子或是女孩子,一个独特而珍贵的个体之后,才是一个需要学习的人,那么教育就应该会宽松很多。
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有特点的人,坦然承认不完美的合理性,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维,都不完美,但是都自信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从容不迫,勇往直前。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美丽,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我们早已洞悉生命是怎么一回事,面对学生童年的平凡,我们淡然怡然,当他们需要,就提供最好的帮助。老师之于孩子,说教,特别是忧虑,实在是有害无益的。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才是他需要的。
二
面对这些成长中的“异端邪说”,教育者的应对策略有容忍、鼓励、激赏。
(一)容忍是教育的根基
正如胡适回忆康奈尔布尔大学教授所言:“随着年纪增长,我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因为更多时候,光明与黑暗是相伴而生的。黑夜里的星光特别珍贵,黎明的晨晖,暮色的柔和,不都因为矛盾的双方和谐共存吗?那么我们真正接受他们的不完美并容忍他们的错误或是不同观点,就成为从教者应该在内心修炼的课程。
在接受学生一定会出现“异端邪说”,承认我们的言论未必是真理本身后,教育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应当用一种尊重与容忍的态度面对孩子,而不能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
有一次,听一位新教师的汇报课,讲的是初中文言文《狼》,最后探明主旨时找到文中的句子如下: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老師提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
学生A:人比狼狡猾,人比狼坏多了。(听课者笑)
教师:怎么这么说呢,人才是正面人物呢。
学生A:狼亦黠矣看出狼狡猾,但是他们一下子两只都被杀死掉了,屠夫更狡猾更凶残。再说那只打洞的狼不杀它也可以呀。(听课者大笑出声来)
老师窘得满脸通红,很重地看了学生一眼,幸而有学生举手解围了。
学生B:是狼虽然狡猾,但人比它更聪明。或者说是恶势力虽然狡猾,但人更聪明。
老师如释重负,学生点头认可,课堂“完美”结束。学生A的小插曲算是一笔带过去了。
但是学生A一脸不服气,我们注意到他后面就扭头不听课了。到课堂结束,一位细心的老师走过去问他为什么那么说,他先瞅瞅讲台上的老师,然后才说他看过很多狼的资料,认为狼就是一种聪明而有情谊的动物,并且在团体中是个体作用发挥得最好的动物之一,并且这篇文章里那个屠夫既残暴更狡猾。再说世界上哪一种动物有人类残暴呢,让那么多的动植物灭种了。
“那你可以整理一些资料给你们的老师,去说服他,让他认识到你看法的依据嘛!”
他摇摇头:“他会认为我是故意捣乱的。”
我们内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教之初未必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策略与胆量,但这不是几乎所有语文课都会发生的状况吗?如果在思想上没有觉醒,没有反省,没有思考,则很有可能一生都会用漠视、对抗与压制的办法对待这种本来是好事的“插曲”。
试想如果说当时他的老师能够让他整理一点资料或是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述清楚的话,就是一个全面认识狼的好机会,从而能批判认识人的智慧与残忍,自然将主题挖掘得更加深入。更妙的是可以点燃学生表达自己独特观点而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如此这般这个学生可能就不会如此扫兴了,而会热情高涨地做好这一件事。
我们不是苛责这个青年教师,而是以此反思语文课堂失去魅力,这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深入挖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在这其中抹杀了学生学习时提出异议的天性,让他们心怀愤懑而对这一门课失去兴趣。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则是否就能掀起另一波探索的高潮呢?
數学可以说是一种精准的学科,如果结论是5而你写成3那恐怕难以说得过去,那么如果将语文上得像数学一样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不是精准而是僵硬了,那是就让一株芳气四溢红艳异常和香带露的玫瑰化成一了枝枯死的标本。我想到卢梭与伏尔泰两人生前因观念不同,虽同为启蒙领袖却相互争吵了半辈子。伏尔泰离世,葬入先贤祠;卢梭病逝,法国人亦把他葬入了先贤祠,并特别选在了伏尔泰的正对面安葬。法国人为之骄傲地说:让这对冤家死后继续争辩吧,卢梭凭什么葬入先贤祠?一个能与所有朋友、无数学者争吵以至无人再愿理会的暴躁鬼,凭什么?一个已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病的患者,凭什么?一个在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就公然反对私有制的疯子,凭什么?或许,凭的就是那一代法国人的胸怀与容忍。
两千年前,诸侯争霸,但是文化处在宽松时代,所以三教九流各自登场,上演了中华文明的大繁荣时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然军阀混战,虽然不断有各种流血牺牲,但是各种思潮激荡、碰撞、生长、成熟、凋谢,形成文化上的小繁盛时期,在文化上来说,应该是容忍比打倒更重要。课堂不是应该容忍更多的内容,尽管它未必是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尽管它未必是顺着你讨论的话题的观点,尽管它甚至是反对你的观点的。难道我们也要像“文革”时期那样“只容许共产主义的草,不容许资本主义的苗”以铲除课堂里生出的“杂草”?
禁锢学生的思想是一件可怕的事,从此让学生像漫画中画出来的样,进去时是千姿百态,出来就是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人,这确实是一件可怕的事。但事实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让我们都在从事这样的模式铸人的工程,只能依照本身的能力尽力给他们的思想一点土地和时间,让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根品尝土地的滋味,用自己的枝叶丈量天空的净度,用自己的眼睛仰望星空的神秘。
(二)比容忍更进一步的是鼓励
我们会注意到,不少课堂里会有不同“异端”。
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做是人类心灵的甘泉。夸奖如阳光,让青春之树婆娑葳蕤,绿影照人。一句鼓励的话,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精神,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
一次名师课堂时上《再别康桥》,老师点一位同学说,你读了这篇诗歌后有什么初步的感受?
一女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喜欢,因为徐自摩对感情太不负责任。”
学生和老师一起大笑。
老师很诚恳地说:“看来你的阅读范围很广啊,徐自摩也确实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那我们今天来好好分析一下他的诗歌后再来看看他如何?”
学生很有成就感地说:“好。”
分析到最后,面对像林徽因这样的人间四月天,这金柳一样的新娘,又叫哪个男子不多情呢?最后你对徐自摩的看法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多情也好像是不得已,但是还是有点不对,这首诗我还是觉得美。”
在面对“异端”这一点上,这位老师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并且高妙地运用了激励语言,让那个学生的阅读量得到展示,她自己独特的文本解读与课堂解读融为一体,没有强加,没有打倒,没有排斥,只有如沐春风的快意。
对学生来说,得遇一位这样的老师,也是人生大幸。教育者若能怀“我只愿,在你的理想和希望里能为你增加一点鼓励,在你生活出现失意和疲惫时能给你一点儿力量和希冀”的大智慧,于己于人善莫大焉。
(三)有境界的欣赏
表扬是一种上对下的肯定,但如果欣赏,就应该是平视或是仰视,还记得一个典故,苏轼读到《范滂传》时,就对母亲说:“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这位聪明贤惠的母亲如是回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如果只是一味居高临下地表扬,恐怕效果就要差不少。因为这位贤惠的母亲这时把位置放在和儿子同等的地位,所以激扬儿子一生不畏谗言不畏仕途艰险,只做那个看尽风波仍然“满腹不合时宜”的苏轼,在历尽四个乌台诗案后出狱第一夜就“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因诗入狱,却出狱写诗,这种洒脱与颖达,不仅是因其天分如此,与其母的激赏教育难道没有直接关系么?倘若其母因为爱子的性命呵斥他,不让他学范滂节操而失去性命,让他心沮神丧,胆小怯懦,苏轼会有他后来的起伏而超逸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么?
(四)存疑待决
有不少同学提出的观点,我们不赞成,那么宁可让它存疑待决,而不必武断裁决。事实上有很多“异议”还真的只能让它如此处理。比如走到人类最前沿的话题,比如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问题,比如以自我知识不能到达的领域。《喂,出来》一文里讲到环保问题后,就有不少同学提出相反意见,如果不发展,人类总处在原始社会,那么污染很小,但是“如果第五季冰川”来临,人类是不是要像恐龙一样灭亡?到地球四十亿年寿(课外阅读中刚好有这样的内容)终时我们还没有办法去外太空找到星球,人类不是又坐等灭亡?当然也有同学说这样污染,不用四十亿年人类就被自己污染死了。这一类的话题,开放,涉及最敏感话题但是我们也无能为力时,这种忧虑与担心也是积极合理的,我们只能留待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就此否认他们观点的积极性,就非常可惜了。
三
教师具有了这种人性关怀后,对学生的兴趣及人格培养都会有积极影响。
(一)学生会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褊狭
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偏到全、从浅到深的过程。学生的“异端邪说”大多来源于他的片面或者是错误的认识。但是这也是很珍贵的,片面的理解就是章鱼的一只触手,只要顺手一带,章鱼的全身就出来了,错误往往就是通往正确的台阶。爱迪生一千多次失败别人说是毫无成就,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本身就是成功,证明这一千多种材料是不合适的,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成功了吗?
那么为何不给他们这样一个慢慢认知的机会呢?
《桃花源记》背景资料出示时给出了一张陶渊明的画像。
少年时期:“猛志逸四海”。
中年时期:“耕植不足以自给”而出仕。
四十二岁:“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老师:大家如何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初衷?
学生A:他的归隐是東晋时黑暗污浊的社会导致的,是一种洁身自好的表现。写作本文就是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B:认为是他是一个懦夫,没有坚持他自己的理想。
老师:愿闻其详。
学生B《吴公行直道》里有“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走道,人自无走道耳,何反咎斯世不可行哉!”。明朝时期,朝政未必比东晋清明,但是海瑞就是要做官,也不折腰,上级来检查,他就立在中间,两旁跪两小吏,上官临走前还咕嘟了一句:“这是哪里来的笔架山。”从此海笔架就闻名于世。他才是真正的梦想家和坚持者。到后来他又买好棺材给猜忌成性的万历上书,这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我肯定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而不苟同陶渊明这种只顾自己不顾百姓的退缩逃避。
老师:先不讨论东晋朝政与明朝谁更黑暗,单是你对明史的了解就让我们钦佩。你的观点是更认可海瑞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精神,而否定陶渊明的独善其身的归隐吗?
学生A:他也是迫不得已,再说他不归隐会有那么美的诗文么?海瑞的诗文有他这么出名么?
学生B:虽然没有很有名的诗文,但是他的精神就是比陶渊明高尚。他坚持了梦想,所以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家。
学生A:他在乱世里宁可饿死也不肯做碌蠹,还有那么高的文学成就,比只会做官不会诗文的海瑞利害多了。他才是真正的梦想家。
我含笑看着他们互斗。事实他们已经接触到儒家出仕与道家的无为求隐的本质。此外,在为官与为文的思想中进行选择。这一点,几千年文人尚且在其间挣扎、逃脱、抉择与徘徊,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呢?
老师:你们这样各执己见,我也不知道该听你们哪一派的,同学们,你们的观点呢?
我迅速将战火烧到全班,他们在各自所读的文言文及接触的资料范围内相互批驳,或是认可,或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意见。但是明显看出有的同学因为掌握资料有限,所以有满腹的话语无法表达。
“我看你们谁也不服谁,要不本周的综合性学习就是陶渊明和海瑞谁是真正的梦想家,你们谁能说服我我就赞同谁,可以吗?”
给你们一些线索:竹林七贤、《两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幽》、《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京剧《海瑞罢官》,《明朝那些事儿》,要想打败对手,就要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建议把对手会查到的资料也去浏览一下。
那一期展示资料显示,他们把两个人所处朝代特点,两个人所代表的精神,两个人在仕途和文学上的才华进行对比都展示出来了,尽管各持不同观点,但是对两个人都有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全面的认识。陶渊明未必怯懦,海瑞未必没有文采。收到这样的效果,不能不说是利用好了“异端”,倘若没有他,我布置一个作业让他们搜寻资料,他们没有要征服对方的想法,做起来未必有这么带劲,所吸收的知识也未必有这么多,他们的认知未必有这么深刻。
他们还找了不少资料,未必每个人会把所有的历史史实和思想流派都弄清楚了,但是至少有一个大致认识,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以及这两种思想的根本是什么。
现代诗人巫昂说:“做老师最大的善,就是让学生做各自的自己,学各自的自己,发各自的声音,并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自我,教给的是方法而非知识。”
(二)培养学生批判认识事物的能力
批判的释意是“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又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更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现代的教育有很多已经接触到人类的是前沿,前面就是人类从没有履足过的未知领地,如果给学生的教育只局限在已经有了的认识范围内,生怕走错半步,那么将来在这个未知领域的就一定不会是我们的学生。
到了未知领域,唯一能做的就是教给他们方法而非知识。在《奇妙的克隆》一文中,我在给学生列举了世界大国禁止克隆人的原因后,也给他们出示了那些冒险家们的观点:
1.“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比尔·盖茨
2.“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麻省理工学院生命工程教授约翰·布洛克
3.“人体商业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无与伦比的成就,毫无疑问,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为世人创造一个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市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4.“不让我们克隆人,就是不让我们修正我们的错误,人类历史难道能够这样构造吗?”——《纽约时报书评》
5.还有意大利狂人医生安蒂诺里,法国的生物化学家布瓦瑟利耶冒死也要克隆人。
绝大多数学生赞同不要克隆人,但是有部分同学坚持认为应该克隆人。理由如下:
1.如果人类只将克隆技术用在动物身上,则是大材小用。因为还有很多人生病了在等器官。克隆技術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能实现单个器官的克隆,那时就不会出现什么人体器官买卖了。
2.有很多不幸人因为突然事件去世了,是不是可以克隆他们来让亲人不用忍受那么痛苦。(很多同学认可)
他们只提到了一些前景,当然不可能提出克隆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老师:虽然以我们目前的科技可能是禁止克隆人更好,但是人类的科学真的还很稚嫩,相对整个人类来说,我们也还只是处在人类的幼童时期,也许一百年,也许只用几十年,现在正在困扰我们的问题就会在发展中迎刃而解,你们所提出的美好前景也许真的就能实现,那就只能依靠你们这一代人去解决克隆人的技术和伦理问题,你们也可以去关注相关方向的发展,甚至去做相关的努力。
有的同学陷入了深思,有的就在开玩笑说我到时就克隆一个你,让你爹妈认不出哪个是真正的“孙悟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人类会不会克隆人,由此带来的那些麻烦或是进步,正像你在观看米洛的维纳斯惊叹它新颖而生动时,不要忘记了它是在公元前7世纪青年男子像那仿佛假人一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出现的新问题,从最开始解决重心到后来的形神兼备,还要具有美感与动感的完美。如果没有这个探索过程,没有这个犯错纠错的过程,那么人类就只能像《疯狂原始人》里那位父亲一样,永远活在洞穴与黑暗里。但是人类还会摸着石头过河。人类如此,科技如此,学生更应当如此。我们怎么能用有限的知识给他们做一双禁锢他们梦想的小鞋呢?而给他们方法,他们就能够在未知的领域自己批判认识。
(三)让他们更具有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每一个创新者都是以积极心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虽然他遭遇失败,为大众所误解,但是他会用更多的努力去坚持。如果青年时期没有这种思维与气质的养成,到中老年后一般会更趋向保守。
这不仅让他会有不走寻常路的思维,而且常常走到“牛蝇效应”,就是对此习惯用常规思维的同学起到积极作用,他们所坚持的主流思想遭受到别人的挑衅,那么他们通常也会站出来保护自己观点的主流地位,这样又带动持“异端邪说者”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双方会在争执与交锋中不断学习,相互吸纳对方的观点,甚至相互融合还原事物的本质。
初中课本选了丰子恺先生的《竹影》一文,里面提到了王阳明格竹子而生病的事,当时就有很多同学笑起来了,但是有几位提出了“异议”:
王阳明这么傻,他在是《明朝那些事儿》里怎么又那个厉害?
有几位同学附和:他好像赤手空拳打了几次大胜仗。
老师:你说的是他用计谋将土匪折磨得自己下山投降和平宁王之乱,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温习一下。
学生:是的,他那么聪明,为什么我们课文里他那么傻?
学生:他又不是一生下来就聪明。
学生:他就是一生下来就聪明的,还有他的个什么派很厉害的,明朝很多超大的官都是他的徒弟。
老师:你说的是“心学”吗?是的,他后来确实有不少追随者,比如那个超级牛人张居正就是他心学的传人。
学生:那为什么我们课本里要讲他那么傻的事?
老师:我也一直有一个疑问,王阳明的厉害绝不止《明朝那些事儿》里记载的那一点,你们去新华书店哲学那里看看,别人对他的研究就足足占了两格,那里可都是古今中外最厉害的哲学著作云集的地方。此外,侵华战争时期有很多日本将领都怀揣一本《王阳明集》,这一个问题我还是等你们回答我,明天可以,将来也可以。
我想到高中时期,也曾在课堂上接触过王阳明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当时老师只点了一下这就是唯心主义的典型,还是说难道没有了他王阳明这花就不开了吗?让大家以一个笑话看过去,以为他不过是一个小丑一样的人物。现在看来他从没有否认花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强调花对人的价值,离不开人的主体需要,这与他强调的“心即理”、“人皆可以为尧舜”一样,不仅包含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更与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思想不谋而合。
我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是唯心主义哲学就没有积极进步意义吗,唯物主义就真的不用吸取其他学说的优点吗?不涉足哲学很浅,只是在思考有哪一种学说曾经圆满过,有哪一种学说不用进步就能成为万世不变的法则。
每一种认知,都有它的局限性与缺憾,需要一个发展更新的过程,在教育中更是要注意这种现象,对学生的关爱,最大的善,就是让他们有一个犯错成长的过程,有一个选择的空间,给他们的思维留下一片开花的空地,而尽量不要被我们强灌的知识塞满,而容不得他们的思想里长出“杂花野草”。以更加宽容、更加温厚的情怀让他们的思想在一个更宽阔的空间里翱翔。
龙应台女士曾经回忆她的青年时期,饱受太多爱国主义教育,以致让她后来一听到这样的词语便生出反感与迟疑,但这就能说明她不爱国吗?不,不受这种教育她仍会爱自己的故土,所以才会肩负“在水泥地里种花”的台湾文化部长一职1000天,她反感是因为当时的政府没有给每一个孩子选择爱还是不爱的权利。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不一定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只有让那些我们不赞同的观点有权利、有机会说出来,教育才更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文集.九州出版,2014,08.1.
[2]王守仁.王阳明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6.
[4]苏珊武德福德.剑桥艺术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1(第1版).
[5]陈建源.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M].语文出版社,2010,6.
[6]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育出版社,2007,5.
[7]李子建,倪文锦.语文学科教育前沿[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