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回到音乐课堂

2015-09-10周霞

考试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音乐性音乐教学音乐

周霞

摘 要: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已实施两年,但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音乐课变成幻灯片放映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特别是音乐性渐渐开始远离课堂,改革仍旧停留在表面。这一切都引起一线音乐教师的反思,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将课改继续有效推行,本文作了归纳与探讨。

关键词: 音乐课改 音乐教学 音乐性

一、中学音乐课堂现状

1.以电脑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教师的主导性。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甚至发展到没有多媒体就无法上课的地步。

2.听不到教师优美的琴声,也听不到学生青春的歌唱。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一张嘴、一架琴、一支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钢琴成了摆设,唱歌成了多余”。

3.欣赏,除了欣赏还是欣赏,高呼课改的口号,踏着课改的脚步,试问老师们是否深刻理解课改的实质?是否认识到音乐的本质?

二、造成該现状的原因

1.中学音乐课开设较晚,经验不足。20世纪80年代,杭州的一些中学陆续开设了音乐课,且只是音乐欣赏课,而很多农村地区在中学音乐课更是近几年的事,导致音乐教育不平衡。相对于其他学科,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显得稍稍落后,经验不足。

2.“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进行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但是目前改革只停留在新课程理念表面,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尽管借鉴了许多国外的课程改革经验和国外的音乐教育思想,但还是处于摸索前进的状态。

3.现今社会日趋现代化,信息世界蓬勃发展,电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其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拓展,就音乐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方式进入音乐教堂,辅助了音乐教学,它不仅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凌乱的知识条理化,而且能使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音乐形象直观具体化。这样就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实存在不少优势、长处。教师为了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认为多媒体才能吸引学生,纷纷运用多媒体技术,忽视教师本身的作用。

4.叶圣陶曾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有的老师接触新课程的时间不长,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一方面,他们认为要进行审美体验就只有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而非其他,割裂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与音乐欣赏教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忽视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普通音乐教育专业教育与专业音乐音乐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教育,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使许多学生认为不当音乐家就不需要掌握什么音乐技能”。对新课程实施的意义、观念,有的教师没有转变过来,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

5.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升学录取率大大提高,有效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和压力;充分开发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办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推动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化,高师音乐教育也同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一个基本适合国情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招生规模、器材设备、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高师音乐实际教学中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其中最突出的是由于扩大招生而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进,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提增,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混入高等音乐专业队伍,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差,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当欠缺,给音乐教学(特别是技能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高师音乐院校成为“低分考生的收容所”,一些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突击,轻而易举地考上高师音乐院校。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和悟性往往都比较差,但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高师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准和教学水平,还要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具有科研能力。这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音乐课上教师因为自己专业不过硬不敢露一手,生怕自己专业不过硬,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确实不行,另一方面可能缺少自信。

6.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一,忽略音乐课堂的音乐性,过于强调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性,音乐课堂缺乏人文色彩等。

三、带来的后果

音乐课堂上没有真刀实枪的“音乐”,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

1.让音乐课变成幻灯放映课。老师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上课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其实这样的课,不用音乐老师上也可以,只要会用鼠标的、表达能力还过得去的任何学科的老师就可以胜任,音乐老师的专业地位无法凸显。

2.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音乐教师专业技能不断下滑。“一日不练手生,一日不唱口生”,音乐专业技能是要经常练习的,一段时间不练,就开不了口,伸不出手。如果经常用鼠标点着上课,时间长了,音乐老师就愈发不敢在学生面前唱歌弹琴,唱歌弹琴的水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滑,最终甚至丧失这个基本技能。试想:如果有一天停电,那么我们该怎样上音乐课?老师还能以优美的琴声打动人吗?如果连音乐教师都不能用自己的技艺感染、打动学生,那么学生还会喜欢音乐老师,还会喜欢上音乐课吗?如果音乐老师不发挥本质作用,那么课堂还叫音乐课堂吗?长此以往,不仅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反而会后退,甚至退化,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一个恶性循环。

3.导致学生不再渴望音乐课,因为有电脑就够了。一个音乐老师整天上课没有“音乐”,对着电脑放幻灯片子,这样的音乐课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感到新鲜,可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没有意思,更会小看音乐老师,认为他没有真本领,一不敢唱、二不会弹、三不会跳,这样不用上这个课,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何必再上音乐课呢?

4.过于追求多媒体制作技术,花大量时间为做课件而做课件,忽视对音乐教材的钻研。过于关注多媒体可实现大容量的信息交换这一特点,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给出的建议

1.全体中学音乐老师应转变观念,明确音乐鉴赏课上必须体现“音乐性”,一不敢唱、二不会弹、三不会跳的音乐老师是不合格的中学音乐老师。与之相辅的是,各级教育教研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师技能比武活动,动员老师们都参加,一方面是展示、评比,另一方面是逼着音乐老师们不能丢掉自己的专业。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需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现场聆听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范唱范奏,课堂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这是电脑永远代替不了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过多过长地使用电脑,只会阻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2.各级高师院校把好出口关,把合格的毕业生送到各级中小学。一个音乐老师有没有本领,取决于他在大学的受教育情况是否成功。到工作单位后,一个音乐老师是很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的,所以他的专业技能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大学期间没有学好,那他到哪里吃老本?

3.音乐老师要自信。音乐教师首先要有自信,如果自己专业不过硬,就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继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专业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当然需要老师的引导。我们不要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最后的阵地,要把这种表现当做一种激励,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不会范唱可以学着范唱,不会伴奏可以学会伴奏。只有不断充电,才有不断的进步。”

要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不应退缩。教室就是我们的舞台,是我们尽情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也是我们和学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地方,让我们的琴声响起来,让我们的身體动起来,让我们的嘴巴亮起来,让音乐重新回到音乐课堂。

4.在强调人文性、多样性的同时,不要忽略音乐性。学科间的综合是有必要的,但不要过于强调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音乐课堂应首先体现音乐性,我们不能撇开音乐元素上音乐课。

5.为避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喧宾夺主”,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一定要先认真备课,仔细分析教材、确定每课时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本着坚持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原则,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搜集相关材料,制作课件。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步,不能本末倒置。教师适当时可以注重学生资源开发和运用利用学生寻找的资料,为教学提供动态的课件素材。

6.要加大现有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整合教师资源。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

7.尽快落实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切实实施模块教学。现在虽然有一套改革方案,但各中学里真正施行的并不多。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有的是学校不重视,有的是师资有困难,主要原因应该还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希望有关部门能从音乐老师的编制、待遇、课时等方面给予基层音乐教师更大支持。

参考文献:

[1]向迎春.论新课改下音乐教学容易走入的四大误区.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5):7.

[2]刘婧.音乐课改后双基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3):8-9.

猜你喜欢

音乐性音乐教学音乐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