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高尚而精彩
2015-09-10耿洁
耿洁
西城区实验小学地处美丽的大观园西侧,前身是南菜园小学。到今天,学校已经走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里,师生共同弘扬雷锋精神,总结出“雷锋的十种精神”,并以此作为学校建校育人之魂。在长期教育实践中,西城区实验小学形成了“精神引领,启智励行”的办学理念和“乐于助人,勇于成事”的育人目标,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得以“像‘小博士’一样学习,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人”。
一、实验小学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1. 历史沿革:雷锋精神教育的由来
20世纪50年代,伴随新中国教育开启新航程,在“小学实习教育训练班”的基础上,西城区实验小学的前身—南菜园小学创建于京城宣南。自此,永定门周边平民百姓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义务教育。历经60年代的艰苦创业、70年代的风雨兼程,继而进入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当时举世众议“雷锋叔叔不在了”的慨叹声中,学校却正式组建起“雷锋大队”,决心擎起弘扬雷锋精神的旗帜,培育有理想有情操的健康少年。
随后,在90年代,学校提炼出“雷锋的十种精神”,并将其内化为办学理念与特色,融注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在世纪之交,“乘着雷锋号专列前进,争当21世纪合格小公民”的育人行动全面启航;在新世纪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伴随着西城区实验小学的正式命名,学校进一步将学雷锋的传统由德育特色发展到学校全面工作中,让雷锋精神在这里绵延传承、弘扬光大。
学校雷锋精神的践行起源于学校的爱老助残活动。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与教育实践,我们发现雷锋并不是单一片面的,他是一个很丰满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雷锋是个孤儿,感受过人间的冷暖,解放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真正的关心与温暖,所以,乐于助人、回报社会是出于他的善良本性和对社会的感恩。他崇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钉子精神,他看了很多书,还记下厚厚的日记,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校外辅导员;他爱音乐、爱打球,还有很多其他爱好,情趣高雅又兴趣广泛;他还做过多种工作,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同时,他又有着爱憎分明的立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我们发现,雷锋是一个阳光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正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雷锋就是我们育人的榜样,他的故事会成为学生成长中最好的精神营养。于是,经过认真的研究归纳,我们总结提炼了学习“雷锋的十种精神”,即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学习英雄,树立理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积极动脑,乐于创造;诚实守信,勇于成事;志趣高雅,兴趣广泛。
雷锋的十种精神具体指导着全体师生的精神成长。雷锋的故事更是从小处、近处、实处让雷锋教育深入人心、融注血液。
2. 新时代发展:雷锋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总书记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上强调,“只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要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感觉到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之重大。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学校应当用一种主流的思想文化来引领教师和学生,而我们的雷锋精神教育与“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高度吻合,其所具有的鲜明思想性和广博的传统文化背景,以及蕴涵在雷锋精神之中健康的人生价值观,都成为我校发展的思想支柱。
30年的雷锋教育,学校坚持“以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用雷锋及雷锋式先进人物的高尚品质感召、引领师生生命成长,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魅力”。“精神引领,启智励行”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启迪学生智慧、规范学生行为,在培养学生成才、促进教师成长、发展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让实验小学人共享教育的幸福。
回顾学校雷锋精神教育的发展历程,在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中,学校实现了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为进一步深化学雷锋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学校不断寻求建校育人与学校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将雷锋精神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程实施的学校特色文化。
2008年,我们制定了《雷锋精神教育实施意见》和《雷锋精神教育课堂实施手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低、中、高年级段制定了详细的“雷锋精神教育细目”,把雷锋精神细化为学生可以实现的分项目标,深化了雷锋精神教育。
2009年,我们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建设雷锋精神教育特色校,同时出台了《雷锋精神教育志愿服务章程》和《雷锋精神教育促教职工发展方案》,逐渐在师生员工中形成“服务他人,悦纳自己”的生命价值共识,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传承与创新交汇、历史与现代融合,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彰显。2012年,学校迁址并更名为西城区实验小学,确定了校徽、校旗,确定以“乐于助人,勇于成事”为校训,创作了《雷锋叔叔伴我成长》的校歌,并建立了“先锋永在”的雷锋纪念馆,成为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4年,我们制定了新的三年发展规划,围绕以雷锋精神为标志的学校文化建设,深入研究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建构。
2015年,借60年校庆之机,我们总结校史、收集续写雷锋教育故事,让雷锋的故事在学校讲也讲不完……
雷锋精神教育为学校注入了心灵养分。全体师生在校园中认真学习雷锋精神,然后伴随着雷锋精神一起走出教室、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学生当中,有的长年用自己的压岁钱资助贫困山区小伙伴读书;有的三年如一日照顾敬老院奶奶,有的在除夕之夜从外地的家中冒雪赶回北京、陪伴敬老院老人;也有的为灾区和我校患重病学生捐款;还有的在六年中作为助学伙伴与智残学生心手相牵……学生的光荣事迹先后刊登在《北京日报》《现代教育报》《北京少年报》和《信报》等报刊上,并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在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
雷锋精神的影响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我们的教师即使在退休以后,依然心系学校、心系学生、为学校建设发挥余热。他们不仅关注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关心指导问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每年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款。在2012年首都万名孝顺之星的评选中,我校有三位退休教师光荣当选,一时传为佳话。
“服务他人,悦纳自己”不仅是我校师生的共识,更成就了西城区实验小学健康快乐成长的每个人。
学校坚持开展雷锋精神教育,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规范了学生行为;学生尊重教师工作、敬爱教师言行;师生教学相长,其情融融;在家长满意度调查中,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达到100%,充分彰显了学校文化的魅力。
二、以课程为载体实施雷锋精神教育
新世纪、新校园,通过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小处、近处、实处”的对接融合,我们着力打造具有西城实验特色的精神文化。同时,通过覆盖全学科、行动进课堂的课程改革实验,我们积极建设校本课程体系与课程文化,以课程为载体实施“雷锋精神教育”,让每个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舞台,将德育做成教学事业。
课程是构建学校文化极其重要的载体,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渗透在学生的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始终陪伴着学生健康成长。为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需求,我校将学生培养目标确定为“像雷锋叔叔那样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乐于助人、勇于成事”。围绕培养目标,我们对学校的课程目标也做了具体的设定:以做强国家课程,做实地方课程,做好校本课程为重点,开发拓展课程,扩大学生的学习领域,提供多样的学习渠道,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打造“个性化教育”特色,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的学校课程建设不仅仅是编几本教材,也不仅仅是组织几次综合实践,而是既有主打的学科知识教学和适切的拓展,也有浸润其中的活动课程及德育体验教育,还有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不同的支持类课程。
1. 学科类课程中落实雷锋精神教育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多元智能理论,将学科类课程从“专和博”的角度进行开发或整合,研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组织各学科教师制定本学科《雷锋精神教育课堂实施手册》,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落实雷锋精神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
(1)在《阅读欣赏与运用》中聆听“爱的声音”
语文补充学材《阅读欣赏与运用》是学生们喜爱的一本读物,也是老师们的课堂法宝。教学中,教师以主题阅读的形式将同系列的美文推荐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欣赏中懂得真善美的道理。如在儿童诗歌欣赏课上,以“爱的声音”为主题,教师准备了一组充满爱的儿童诗歌,分别从母爱、感恩、赠予等方面带着孩子们在阅读中品味,在欣赏中发现,在感悟中创作。那发自肺腑的满载着浓浓爱意的小诗,通过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诵,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深切感受到爱的声音。雷锋精神的表达和实践如涓涓细流,浸入孩子的心灵。
(2)在《思维拓展与训练》中初步体会学习之乐
例如设计《有趣的圆周长》一课,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汽车入手,引出对圆周长研究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习能力,学到对自身终身发展起长久作用的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根本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从而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极限的思想,也对数学的奇妙产生探索的兴趣。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程,是一个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科学精神的过程,是一个感受、欣赏数学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实践雷锋精神教育的过程。
2. 活动类课程中深化雷锋精神教育
为使学校活动更有序和系统,为进一步深化雷锋精神教育,我们尝试将活动循序渐进地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实现活动课程化,从计划、实施、评价及组织等几个方面对活动课程进行规范,以防止活动跟风、随意与冲动。活动课程是一种体验性、生成性课程,注重过程参与,即学生以“活动组织者”与“主动实践者”的角色亲身经历一次次活动,因此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1)展馆课程,在宣传中懂得雷锋精神
以雷锋展馆落成为契机,我们引导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雷锋精神,形成道德共识。我们还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在校园里招聘学生讲解员,实行定期轮换,并且聘请军事博物馆的讲解员对学生们进行培训,让学生们在讲雷锋、学雷锋的过程中深入感受雷锋精神。雷锋展馆不仅向我校学生开放,还向兄弟学校的师生开放。两年来已有千余人到展馆参观,进行团队教育,雷锋展馆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使雷锋精神得到了颂扬。
(2)选修课程,在体验中实践雷锋精神
从学生兴趣出发,本着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互动性、趣味性的原则,学校开设了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生活技能、志愿服务等五大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在活动中,学生广泛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观察、认识、了解了社会,拓宽了学习方式。
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学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服务他人,悦纳自己”的快乐。
(3)雷锋班会,将雷锋精神弘扬传承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雷锋精神伴我成长》的校本教材,围绕“雷锋的十种精神”,以故事的形式解读每种精神的教育内涵,每学年分上下两册,共十二册。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每个月利用一节雷锋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特点,分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使雷锋精神教育更加系统、更加深入。
(4)雷锋讲坛,让故事讲也讲不完
2015年是西城区实验小学六十周年校庆之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弘扬和传承学校60年来积淀的精神文化,“永恒的精神—雷锋讲坛”就是校庆活动之一。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名师、名家、专家、家长……讲述雷锋故事、教育故事以及成长故事。学校请来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亚明,作为校庆“雷锋讲坛”第一讲的主讲嘉宾,为孩子们精彩开讲。今后,学校还会陆续开展一系列讲坛活动,并将迎来西城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自己的开讲,学生们将在讲坛上展现自信的风范,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3. 支持类课程关照每个孩子的生命不同
雷锋精神的浸润,使得学校形成了善良质朴、海纳百川的教育文化。我们在办学中实施全纳教育,关照每个孩子的生命不同,为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学有余力、学有困难、身智残障、心理问题等)设计一对一支持类课程,并积累总结支持类课程的教育经验,同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支持类课程中,家长学校的建设也是一份重要工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天然环境,对孩子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家长学校可以与家长朋友共同讨论家庭教育问题,减少家庭教育的错位,对教育的误区及时做出调整,同时,也能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三、雷锋精神教育价值思考
实验小学以“实验”命名,以雷锋教育为特色,是一所彰显着道德阳光魅力的学校。这里有讲不完的雷锋故事,有阅不尽的教育实验。“雷锋精神教育实验”体现的是勤奋奉献的精神,恪守的是全面育人的价值,“不但培养了学生,也培养了我们教师”。“实验”还蕴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追求,“实验”更彰显着启智励行的胸襟情怀!
在学校发展历程中,令人骄傲的是,一代代实小人都紧握着前辈的思想旗帜,坚守了教育本真,用时间证明了精神的传承是学校发展的不朽血脉,不懈的开拓是学校成长的营养源泉。学校将继续坚持“精神引领,启智励行”的办学理念,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体,以雷锋精神教育为重点,立德树人,引领师生一起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代在发展、在变化,不变的,是雷锋带给我们的精神教育,是实小人不懈的奋力躬行。一代代实小人不断践行着雷锋精神,在学习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奉献使人充实,奉献使人高尚。未来岁月中,学校将继续高擎弘扬雷锋精神的大旗,培育一批批有理想有情操、甘心奉献的高尚实小人。
(作者系西城区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