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与教育

2015-09-10张橦

中国教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媒介互联网+素养

张橦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美国最大权威民间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主任李·雷尼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巴里·威尔曼编写的《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和全球著名新经济学家、商业策略大师唐·泰普斯科特所著的《数字化成长3.0版》。

科学技术引领的数字时代浪潮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席卷着整个世界。身处其中的个体,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新媒体、新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革命性冲击。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逐步取代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广大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

角色。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正给整个人类带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颠覆性革命,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和行为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无息地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那么,新媒体和信息化技术究竟是如何影响并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美国最大权威民间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主任李·雷尼(Lee Rainie)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编写的《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与全球著名新经济学家、商业策略大师唐·泰普斯科特所著的《数字化成长3.0版》,为我们展示出“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与教育,可以较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互联网社会的生活

环境。

一、作品与内容介绍

《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一书主要围绕“网络化的个人主义”而展开。网络化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对社会关系结构的全新理解,是指社会交往单元由群体变成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体,或者说是社会交往单元由群体变成负载着多元的、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个体。每个人运行着一个分离的、独特的和个人化的关系网络,而且能在多个子网络中根据自身需求快速转换。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丰富地展现出以下内容:网络化的社交关系、网络化的家庭关系、网络化的工作方式、网络化的创作与网络化的信息传播。它也首次提出互联网领域“三重革命”这一最新概念—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它们正在人们身边发生,并逐步改变着人际关系、家庭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游戏规则。

在整个社会转型的革命浪潮中,孩子—我们的下一代,是不可被忽视的特殊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群体,网络已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环境。研究者、家长和教师似乎已感受到这股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力量,而这股力量究竟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唐·泰普斯科特在研究11 000多个年轻人后,著成《数字化成长3.0版》一书,充分呈现网络一代的魅力。他看到的不是一群注意力不持久、不会和人交往、被宠坏了的“对屏幕上瘾的年轻人”,而是一个个用革命性的新方法去思考、工作及社交的新鲜生命。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第一代,N世代已经到来。他们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通常会在学校、单位或是社区中参加公益活动。他们看重速度和自由,开始着手改变现代生活中的每种制度。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消费,无论事关政治、教育抑或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他们都在用“促成”文化代替着“控制”文化。他们崇尚自由和选择权,追求个性化,喜欢交谈,讨厌说教,天生就善于协作。他们会仔细监督大家和各种组织,坚持做正直的人,就算是上班或上学,他们也想过得更有趣,速度是生活常态,创新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研究结果令人鼓舞,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希望。

二、主讲人评论

1. 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怎样的变革时代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

—米尔斯

主讲人:“现在,大家每天都看电视吗?每天都听广播吗?每天都看报纸吗?”

同学:“不是!”

主讲人:“大家每天都上网吗?每天都用手机吗?”

同学:“是!”

这个小调查简单快速地反映出今天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不知不觉中,我们身处的传媒环境已然发生巨大变化,有必要进行认真反思:今天,我们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变革时代?

回溯人类发展历史,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已经持续万年之久,轰隆声响的工业社会日渐衰落,我们已大踏步地迈入信息爆炸的新时代。全球70亿的人口中,将近30亿人成为网络人口。伴随海量信息几乎无成本的全球流淌,伴随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囊括一切的连接,人们有理由预见:财富、生活、交往、创造及观念立体地又一轮激烈变革,就在眼前。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规模已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47.9%[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0%)。今天,一个时代的理所当然,动摇了。每个普通的个人和每个机构,都跨时代地拥有平等的地位,新的个人、新的自由和新的生活扑面而来。

2. 怎样的孩子?怎样的我们?

这里发生了些什么,你却说不清是些什么。

—鲍勃·迪伦

新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这两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数字化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以及新媒体环境中见证社会变革的我们。

今天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和上代人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是数字原住民,在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媒介环境中自由徜徉,喜欢图像而不是文字,喜欢多任务处理而不是专一于某件事,喜欢张扬个性自由不羁而不被他人束缚,喜欢自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而不是求助于长辈。他们通晓各种技术,有集体意识,可以用新网络撼动社会,颠覆各个阶层的权威。

而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教师,可称得上是数字移民,他们面临崭新的媒介生存环境并在积极主动地适应。移动互联的新媒体环境正改变甚至颠覆着传统的工作、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方式。工作和家庭时间没有明显的区分, 24×7不间断地在线。信息、通信和技术(ICT)也完全被嵌入家庭生活中,帮助人们在移动中保持联系。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教育的思考

在移动互联时代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肃话题就是,如何做到既学会运用新技术、新发明为人类服务,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又要防止不被新媒体所奴役、所驱使,成为它们的“玩偶”。

—杨伯溆

新媒体环境赋予我们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情境下思考教育是一件极其必要和紧迫的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积极面对呢?

传统教育兴盛于工业化时代,学校模式映射出工业化集中物流和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教案、教材和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标准化地制造出大量配套工业化的结构化人才:以数理为基础,以标准化为诉求,以等级秩序和结构稳定为必然条件,以牺牲小我实现系统目标为导向,人被塑造成螺丝钉,标准一致。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冲击。从内容来看,互联网思维倡导平等、参与、去中心化、开放、共享、互动,属于大胆创新、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为帮助今天的数字原住民更好地成长,掌握21世纪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具体来说,第一,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第二,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素养。第三,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及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和领导力等。在这个世界,要想迅速地处理新信息,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所以我们要有创意和判断力。

从手段来看,当改革无法触动教育,技术就会触动它。借助“互联网+”的政策,以新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探索和创新日益涌现,互联网+教育的浪潮势不可当。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等纷纷加入互联网教育的行列。互联网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弥补在线教育线下短板,互联网模式和传统教育平台打通的趋势指日可待。从教育的本质来说,单纯机械地将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或许并非比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更大的帮助。因而,未来的教育变革,需要技术、研究者、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多方共同出力谋划探索。

一、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漫谈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农业、制造业、金融业、餐饮业和医疗业等各个传统行业都迅速被纳入“互联网+”战略跨界融合的范畴。互联网+教育,也应成为当前教育研究者关注的内容。

1. MOOC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难题,当互联网信息技术出现时,很多人期望通过互联网渠道解决这道难题。因此,当起源于美国的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浪潮近年来席卷到中国时,被多方寄予厚望。

有同学指出:MOOC起源于城市,席卷到农村,这个过程会对农村文化和教师权威产生很大质疑,城市取向的知识可能会造成与本土的偏离。教育是一种公共事业,是公益性的,因此需要宏观调控,想办法弥合不平等的地区差距。也有同学认为:我们需要思考线上教育的对象、方式、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身份问题。想象一下,如果以后全世界每个学科只需一位最优秀教师讲授课程,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这会让其他教师怎么办?学生和授课教师以及助教教师间会产生怎样的互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探索,因而在推广MOOC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

基于此,广西省的一位进修教师回应: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势,但同时也要注重挖掘本土资源。她曾参观过广西的一家民族博物馆,它是通过技术手段传播本土文字和图片,以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与传播文化,效果很好。从本土考虑教育资源的开发,这不妨是一个好的方式。

2. 如何体现教育的本质

有同学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但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育,人都不在了,“本”在哪里?本地本语言本民族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会产生有利影响。线上教育是锦上添花,但不会为弥合数字鸿沟起雪中送炭的作用。对此,信仰佛教的越南博士研究生回应:互联网本身是教育的,是教育工具的,如佛教徒没有时间去寺庙拜访,但在互联网上,他们可以获取相关资源,将其应用到生活中,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想的是如何“接受”它,而不是“应对”它。

一位藏族进修教师指出,互联网教育是真正的教育,还是反教育的,抑或是单一的互联网+教育?其实,互联网是工具,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来利用。交往是一对一的,真实交往不可被替代。教育的本质就像地球上的地核,有些根本的东西并没有变化。

也有同学呼吁,教育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指导,要有针对性,有人与人之间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人对人的感觉,而不是偶像对我们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所关心的是最本质的关系和情怀,如何在数字化世界中寻找,如何在教师和学生中体现,而不是让其被技术所淹没、随技术的发展而被异化。

也有同学认为,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到底是工具本身阻隔了我们,还是我们本身存在问题,手机只是体现问题的直接工具?

实际上,我们不需要把技术和人完全对立进行分析,技术的初衷是为人服务的。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人性思维,契合人性思维的各种元素会尽情彰显,而教育本质也是培养人,因此互联网思维和教育并非冲突对立,而是具有一致性,相得益彰。线上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没有互动辅导,只是借助新媒体这个技术渠道更好地实现。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1. 媒介与生活

印刷媒介革新了社会,电子媒介造就了“地球村”,网络媒介颠覆着现实世界。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50多年前就提出“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媒介不仅决定人类对信息感知的方式和清晰度,也塑造出人类感知信息的认知结构,“媒介即人的延伸”,拓展人类的感觉与认知范围。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难离开电脑、手机、电视或广播等媒介,因为媒介之于我们正如鱼儿之于水一样,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

2. 仅仅是媒介素养吗

媒介素养在人们创造、收集、评估和分发媒介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每个公民的决策能力、行为方式以及日常生活。在媒介化生存日益明显的今天,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重要且紧急。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曾这样定义媒介素养,“它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能帮助人们在媒介信息化浪潮中乘风破浪驾驭信息,是21世纪合格公民必不可少的一项生存技能。

有同学坦言,媒介素养固然重要,现在很多信息需要我们应对,需要专注力和导航能力,但以自身为例,整天被朋友圈的大量信息淹没。其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3. 媒介素养应如何习得

不同阶层的人们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会表现出怎样的不同特征?个人媒介素养的提升是否需要通过教育,或该如何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一定需要依赖媒介吗,抑或是可以通过传统教育模式获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教育实现流动。在市场化潮流和数字化潮流的冲击下,农村孩子的弱势无力感明显加强。当教育本身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支持时,他们必定处于弱势。在互联网之外,还有别的支持吗?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t20150203_51634.htm.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媒介互联网+素养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