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改呼唤教师素养提升

2015-09-10刘德水

中国教师 2015年16期
关键词:素养教材课文

刘德水,文化学者,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

高中课改开始以后,教师的观念大大转变了,出现了很多新的、可喜的面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式由过去单一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多种方式并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并且日益丰富多样。尤其是近几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诸多新的教学形式及其背后的理念,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空前活跃,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教师们纷纷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工厂、乡村,语文学习的阵地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课改还带来了教学内容的新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教材重组。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特点重组教材,编写符合学生、学校、教师特点的校本教材,成为当前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被大多数学校所认可并接受。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一篇课文。经典阅读得到空前重视,对经典作品阅读规律的探索,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这些都是语文课改的辉煌成果。可以说,正是课改的深入进行,推动着语文教学向符合学生成长、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课改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或者说深化课改的一个瓶颈,是语文教师的素养跟不上课改深层推进的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认识不够明确

过去我们总是纠结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争论不休。其实,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都是针对“语文”两个字而言的,它所描述的是“语文”的性质和特点。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作为课程意义的“语文”与一般语境下的“语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语文”和“语文课程”(或者称“语文学习”)是不同的。“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过程性的概念。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内容有关联,但却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征。

先说语文。什么是语文?过去有不同的界定。有人说是语言文字,也有人说是语言文学,还有人说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到现在还有“大语文”和“小语文”的争论。这些方面的争论,我觉得意义似乎不大,可以说是一本糊涂账,说也说不清。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思考、厘清“语文”的内涵,即逆推法—我们说一个人语文水平高,这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等方面清晰地感觉到。那么说他“语文水平高”,究竟“高”在何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说。第一,是这个人的知识面广,知道的东西特别多。过去所谓“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第二,是这个人对自己的所知有自己的判断。什么好,什么不好,要有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不仅所知多,而且对这所知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以上两点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仅仅知识储备得多,只不过是一个书库,过去被称为“两脚书橱”。必须在知道多、懂得多的基础上,还能够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知识都不是单一地、平面地存储在人的脑子里的,而是能够融会贯通,圆融一体,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第三,一个语文水平比较高的人,他的思维应该是清晰的、有条理的,符合逻辑的。第四,从表达上说,他的语言应该是准确的、清楚的、严密的。大体上具备了以上这些要素,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较高的语文水平。而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比如没有知识不行,而仅有知识也不行;另一方面,思维的条理清楚和表达的准确又是相辅相成的,词语概念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的清晰又有助于词语概念运用的准确。

以上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所谓“语文水平”的描述。若就具体的内容来说,比如从知识上说,范围就非常大,可以大到无边,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大语文观”是有其道理的。就教材来说,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可以打一个比方,每一篇课文都像一扇窗子,而每一扇窗子的外面,都是一个独特的、内容丰富的世界。学习语文,正是要通过这样的一扇扇窗,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开阔视野、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学习知识,锻炼和培养语文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从这一点上说,教材的作用可谓大矣。当然,学生语文能力的锻炼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又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教材这一条路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或者说,凡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让他们的语文得到运用的机会,都是语文学习的阵地。

二、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和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语文素养的要求比以前要高得多。过去的语文学习,多局限于一本教材,教师的教学也只是围绕着教材展开。因此,学生学什么,主要取决于教材的规定和教师的教学选择。换句话说,学生的“学”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就学完了。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低的。教师只要把课文钻研深、钻研透,就可以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过去有一种说法,语文教师只要把教材教“熟”了,就可以“吃”一辈子,甚至出现过一份教案教几十年的情况。但现在的语文教学,教材不局限于固定的一本书、一篇课文—如前面所说,即使是一篇课文,也要经由这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子,展现一个独特的世界。课堂也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生活中所有涉及语文运用的机会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这就从学习内容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即便是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应对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随之增多。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把教材读懂弄通(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要对学生生活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涉及语文运用的情况都有所了解,有些还要深入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持“小语文观”的人认为,语文不能包打天下,不能像柳宗元笔下的蝂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背上负担起来。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的教育观是正确的,我们就不能不打破“小语文”的局限。因此,对教师的语文素养就不能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较高的语文能力,还要熟悉语文学习的过程。比如莫言的语文水平高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写小说,对语言运用自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只是自己的语文水平高,作为教师,如果不清楚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甚至比莫言的水平还要高—不仅要自己懂语文,是个语文人(这是做好语文老师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懂得怎样学好语文、教好语文。也就是说,必须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搞好语文教学。

一位教师只有在懂得语文、了解语文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学要以语文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没有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刻把握,自己不开卷读书,不动笔写作,空谈语文教学是没有意义的。

三、语文教师的个人情怀与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使得语文教师的个人情怀与其工作的关系也更加紧密。缺少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密切关注与深入思考,就无法理解古今中外那些密切关注人生并对人生有着深入细密思考的作品,对生活的认知与判断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什么个人的独到见解了。处在这样的层次,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反观现实,情况往往比较令人失望。具有深厚、扎实功底的语文教师稀如星凤,很多教师的语文底蕴相当薄弱。就阅读来说,多数教师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上,毕业年级则以应考资料和应考练习为主。我们每天都在鼓励学生去阅读经典作品、文学名著,但是作为教师,自己这方面的阅读量又有多少呢?即便就教材与课文而言,真要读懂一篇文章,也不能仅仅依靠教参,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使自己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形成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乃至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这样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要。

再就写作来说,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教师除了写一些需要上交的论文、总结之外,几乎很少有人写与教学相关的文章。当年叶圣陶、朱自清、丰子恺、夏丏尊等一大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同时是学者、作家。他们不仅指导学生写,自己也动笔,甚至能写出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以至在文学史上能留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有这样的写作实践,懂得写作中的甘苦,同时对写作的客观规律和细节处理都了然于心,才能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会认可这样的教师,佩服这样的教师,乃至崇拜这样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接受其教诲和指导。

总而言之,一名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个职业、一个谋生手段,而应该把它看作是自己终生的追求。语文教师要热爱语文,热爱文化,关注自己的人生,进而关注整个社会以及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走向,对人间有大爱、大情怀。就像罗素所说的那样,以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世间苦难的极度同情来支持自己的一生。拥有广阔的胸襟、慈悲的情怀、开阔的知识视野,对人生和社会有深入的思考,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比较纯熟的教学操作能力,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

(责任编辑:江丽莉)

猜你喜欢

素养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