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结构和规则完善并促进班级自主管理
2015-09-10孙艳阳
孙艳阳
摘 要: 班级自主管理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方式。本文从班级管理结构和班规完善两方面总结加强班级自主管理的经验。
关键词: 德育 自主管理 管理结构 规则完善
今年秋季,带着一丝忐忑,我开始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虽是初次带班,但在做科任的时候,我已从所在班的班主任身上学到很多,可以说在思想上早已上岗。不过面临实际工作,还是感觉繁杂得手忙脚乱。我一边继续从其他老师身上学习,一边从书中充电。有一本书的书名非常吸引我,叫《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读过之后,我下决心学习做一位会“偷懒”的班主任。其实,所谓“偷懒”,就是通过班级自主管理,让班主任工作更有效率,让学生自主性得到锻炼。围绕这个如何“偷懒”,我总结一下我的做法,从以下两方面谈起:
一、完善班级管理机构,让学生“自己当官,自己做主”
从担负起班级岗位责任,我希望能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开学初首要大事是班委会选举。不过两三周后我发现,班委分工大体明确,但是班级一些工作似乎没人管或者人手不够,尤其课堂纪律只有一个纪律委员。我考虑让所有班委参与管理,但又觉得班委分工已明确,再加上其他职责学生可能没有准备,工作会有一些乱。这时我读到了《我班的一场“宫廷政变”》,作者是安徽巢湖一中贾宏权老师,灵机一动。里面的“立法委员会”、“法院”等机构名称,以及“人事权”,“司法权”等权利,让我觉得是个尝试的好机会。我马上决定在班里建立纪律委员会、立法委员会、法院等机构,并根据文章提到的内容结合班级实际,大致规定了不同机构的职权:纪委负责纪律监督,立法委负责班规修改制定,法院负责纠纷裁决。我利用午休时间向学生介绍这几个机构并请学生报名参与,他们热情很高,纪委六人,立法委十人,法院最多十八人报名,大概是学生对能够裁决案件很感兴趣。但是法院人有点太多了,结合学生意见,我决定采取轮值制度。
成立之后,纪律委员会的几名学生比较负责,里面三分之二其实是班委成员,尤其纪律委员也在其中。他们在老师不在的自习课观察学生的自习情况,发现违纪可开罚单给违纪学生。相比之下,慢慢能看出有的学生虽然有工作热情,实际上并不够称职,上自习习惯自己学习,监督纪律的事被忽视了。此外,大部分纪律委员座位在教室中、前部,后面情形不容易监督到,且男女比例是女五男一,部分男生有意见。于是,临近期末,经过观察,我建议增加男生纪律委员,三人报名自荐通过,他们的位置刚好比较靠后,与其他委员在观察视角上互补。我借此机会强调同学的信任也是监督,纪律委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可能出现的被负责监督的同学撤职的情况打好预防针。
立法委员会发挥作用的机会很少,因为开学以来班级的主要规定由我提出。学生还小,更习惯接受管理,而且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此外一开始没有设立委员长,没有专人负责也是原因。所以我的修改提议第一次没有人提出意见。第二次关于课上睡觉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在我的提醒和督促下他们都积极发表了看法。之后我提出选举立法委工作的委员长,选出之后,针对我关于班规的修改意见,他们提议、讨论、通过的速度大大加快,不过暂时还没有由他们自己提出修改意见。
法院一开始就有事件需要解决,两名同学因打闹使另外一人受伤。这是班里第一起事故,我在班里进行严厉批评后,要求法院同学给出处理意见。他们经过商议达成一致意见并公布,公布时当事人都起立倾听,过程还是比较严肃的,犯错误的同学都接受了处理。此外,法院新增监督班级管理同学工作的职责,相当于检察院。这其实是受到宪法学习时我国宪法当中相关内容的启发。不过新增职能后,法院就变成了法院及检察院,实际生活中这两个机构不应该在一块,还需要再做调整。
二、完善“班级宪法”,坚持依法治班
本学期围绕全国第一个宪法日,我们班完成了宪法主题的公开课,班级也完成了宪法学习活动,这件事给了我启发。
我在一开学时就从自己设想及班级具体问题出发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在让学生小升初后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规定如果只有班主任的一人意志,学生可能始终只是被动接受。以宪法日学习为契机,我提出拟定“班级宪法”即班规。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班规也应该由全班审议通过并遵守。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主动性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审议当时已是期中之后,对于之前由我提出的规定,大部分学生是认可和接受的,但是也有提出异议的地方,如作业有不会的题怎么办,是不是和没完成的处理是一样的,经学生讨论,作业不会的题要及时打电话问老师,否则空题相当于没完成。经过充分发表、汇总意见,寻找解决方法,修改再表决,参照我国宪法修改原则,班级规定的举手表决要超过三分之二,除一两条外,其余规定都获得全体通过。“班级宪法”审议通过后张贴在教室前面,发现问题可以由立法委员会或者班级大会讨论修改。
这就是一学期以来在班级自主管理上的总结。对这些做法,我的感受是尝试的意味更大。效果虽然有,但是七年级学生的自主性、知识储备等都还有限,结果和设想肯定有差距。他们可能热情更大,具体怎么做,为什么做,有问题怎么解决都要摸索。但是我对于学生能做到的还是很欣慰。这是一次促进的过程,让他们意识到班级建设管理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情,人人出力才能有好班,同时班主任尝试民主管理,多听学生意见才能好带班、带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