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015-09-10刘娟
刘娟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在小学數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四个步骤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旨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思维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所谓“问题解决能力”,严格来说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是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二是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从技能、理论和数学思维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笔者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采用“四步走”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旨在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任何一门知识的起源都来自于生活,数学亦如此。小学数学新课标非常注重从“生活经验”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核心是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谛。然而,反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其内容有着较强的系统性,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出现小学生认知与教材结构无法同步的弊端,加之小学生本身生活经验的匮乏,很容易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解决这一弊病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培养要联系生活,如“认识人民币”一课,在课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如下生活作业:①想一想这个学期开学时你交了多少学费?数学书多少钱一本?语文书多少钱一本?②开学前妈妈是不是给你买了铅笔、橡皮、削笔刀和文具盒?这些分别都花了多少钱?③帮助妈妈做一个“市场调查”,看看市场上现在的油、盐、酱油、醋的单价分别是多少钱?如此,将生活于潜移默化中引入课堂,既可以“唤醒”小学生不会自主加以利用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让他们养成在生活中关注数学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形成数学思维。
2.引发质疑,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其内部结构都是一个个的事例,如学习中的读、做、思,生活中的刷牙、吃饭、睡眠。既然是事例,就包含动机、过程和结果,也包含事例的性质和内在规律。由此可见,学习和生活都是哲学,哲学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而前提批判则正是逆向思维的外在表现。因此,只有质疑,才能客观认识学习和生活中事例的本质,发现其内在规律,形成数学思维,从而更好地规划学习和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质疑思维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除了宣传质疑的优点及其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之外,还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学会对任何事都怀有质疑态度,懂得用质疑避免错误。认知冲突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冲突,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儿童深刻地记住一件事,必须让他们客观地认识对与错,并了解“对”的思路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什么影响,“错”的思路会带来什么后果,使学生在对与错的冲突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树立质疑意识。
3.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实例
实例是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媒介,通过实例演示,学生会掌握更多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因此实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实例的运用方法有很多,如“混合运算”一课,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为学生列出算式,并提出问题。
算式:①5×7=?12×14=?②5×7+12×14=?
提出问题:将算式①中两道乘法算式的结果相加,最终的和是多少?计算算式②,最终的计算结果又是多少?
引导学生计算完毕后,导入生活实例:在一片人工栽植的树林里,为了便于维护车辆在林中穿行,设计人员将整片树林设计成“一片树林+一片树林”的排列方式,中间留出车辆专用道。现在工人要计算整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木,但他目前只知道,第一片树林横向排列是12棵树,竖向排列是14棵树;第二片树林横排是5棵树,竖排是7棵树。那么,他怎样才能快速又准确地计算出整片树林的树木数量呢?
板书:加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并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讨论:假如用乘法计算,那么“5×7”仅说明“一片树林”在“整片树林”中的数量分布,要准确计算“整片树林”中共计有多少棵树木,必须要列出算式:5×7+12×14,这样才能算出整片树林的树木数量。如此,则教会学生解决类似生活问题的方法。
4.设计趣味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外活动是满足小学生学习需要,并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媒介。在实践中,课外活动的设计应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两项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欢乐的嬉戏中获取知识。例如,举办“用智慧创造速度”课外活动,活动设计为: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出一人,并排站在起跑线上;在“跑道”上设置各种障碍,如小河(1.5米宽的红布)、独木桥(红布上方的长板凳)、山梁(平衡木)、山洞(拱形门)、枯木(低矮的跨栏)等,在终点的大树上设置五道计算题,让四名学生跨越各种障碍,到达目的地(大树下),计算完数学题后迅速从一侧的“快速通道”上返回起点,交换位置,让小组内的第二名成员再次重复越障和解题。比赛结束后,给予获胜的一方相应的奖励,如将获胜方名单公布在校园宣传栏,以资鼓励。
如此便有效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发现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构建高效教育模式,达到新课改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彦忠.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