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2015-09-10潘利群

考试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能力

潘利群

摘 要: 数学学习同样需要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细读、善说、精练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阅读 细读 善说 精练

近年来,在初中数学的中考题型中阅读理解题备受青睐。一时间,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众多教师纷纷着手研究的教学课题之一。的确,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阅读不再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专利,在数学学习中,不是只记住公式、定理、定义、法则就行,从读题到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做到熟练准确地运用,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才能实现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灵活和综合运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该引起每一位一线教师的重视。

一、细读,理解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有效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题目的要领,领会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旨,特別是那些在材料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字词等。学生通过反复、仔细、认真地阅读理解、领悟题目要义,切中知识要害,挖掘题目的丰富内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实践证明了阅读与思考是相互融合、互融并进的过程。

例如,平方差公式(a+b)(a-b)=a-b是在解题中使用较多、用途最普遍的公式,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就是:两个数之间的和与这两个数之间的差进行相乘,得出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教师在讲解这一公式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细读,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两数的和”、“两数的差”、“相乘”、“平方差”,然后着重理解“平方差”这一关键词,它在这一公式中的意思就是a的平方、b的平方,进行相减后所得的结果,即a-b。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把这一公式与完全平方差公式(a-b)相混淆,在实际练习中要求学生对这一内容进行认真细读,挖掘出这句话的已知条件及隐藏条件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规律,如(a+b+c)(a-b+c),学生发现这个公式表面上看似乎并不符合平方差的特征,但是在仔细研读中发现,在这三个项中a+c是相同的,我们只要把a+c当做一个整体,仍然是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解决的。具体如下:

二、善说,发展数学思维

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解题思路有其独特的想法,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却出现了“茶壶蒸饺子,有话说不出”的窘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与技巧,使学生熟练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或者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相互陈述各自的解题思路,详细地说出解题的过程及这样解的原因。让学生在陈述过程中领悟、体会、精炼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小明和爸爸妈妈在小区健身场所玩跷跷板,其中爸爸的体重是72千克,独自坐在一端,妈妈和小明坐在另一端,小明的体重只有妈妈的一半。但是显然爸爸的那一端是着地的,后来小明想了一个办法,他拿来一副重为6千克的哑铃,终于爸爸那端高高地翘了起来。计算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呢?学生在阅读了题目之后,发现两种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明+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明+妈妈体重+一副哑铃的重量

笔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一学生站起来说:“可以用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先设小明的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组。”很快大家就计算出了结果。笔者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解题思维,让其他同学也了解了为何要这样解题的原因及依据,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精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言过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课堂所学的内容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说”的环节之后,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多“练”,尤其是一些经典的题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式训练。这些富有针对性且阅读性强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对所学知识做到综合应用、触类旁通,有效发展数学能力。

例如:如图,已知:C、D在BE上,AB=AE,AC=AD,求证:BC=DE.

解法: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即AH,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相互重合”,即三线合一的重要性质,得出BC+CH=DE+DH,因为CH=DH,从而得出BC=DE。这种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除了这种解法,本题还可从证明△ABC≌△ADE,或△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证明BC=DE。还可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利用叠合法证明BC=DE。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同样需要阅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诚然,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通过多读、多说、多练等方法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一定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阅读能力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山有路“读”为径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