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2015-09-10金卫东
金卫东
一、考纲解读
(1)理解并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人口问题,明确各种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影响和治理人口问题所采取的人口政策。
(2)理解并掌握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
(3)理解并掌握各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分布的地区、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的措施。
(4)理解并掌握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途径。
二、热点链接
(1)农民工流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迁入城镇引发的城市化问题;“单独二胎”政策;老龄化问题;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而产生的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而建设的油气进口通道;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雾霾天气;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城市化等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资源型城市或资源基地选建的区位条件分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综合开发及产业链延长、附加值增加等问题。
(3)关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如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
(4)探究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1——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影响人口再生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需求的增大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和各种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是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是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关键。
四、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分类、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1.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解决的措施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压力过大,影响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而应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劳动力过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差,生态破坏严重,因而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这主要是由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较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性别选择工具的广泛应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造成的。由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而引起的男性配偶短缺会造成婚姻挤压,危及家庭发展和社会安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例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表1为我国某些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图1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表1和图1,完成(1)~(3)题。
(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B.为了促进人口增长,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为了平衡男女性别比例,解决婚姻问题
D.为了加大自然资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
(2)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D.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3)图1中能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时,标志着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表1数据可得,2007年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8.1%,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产生了独生子女赡养父母的负担加重、老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加剧。
(3)图1为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此类坐标图用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事物的一个方面所占的比重,其读取数据的方法与直角坐标图相似。以右图中①点为例,先找到与“0~14岁”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坐标轴,即“65岁及以上”坐标轴,过①点作“65岁及以上”坐标轴的平行线,交“0~14岁”坐标轴于A点,从而可得出A点的数据,同理可得①点的“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注意三个数据之和必须等于100%。
【答案】(1)A(2)C(3)A
2.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按其属性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而造成的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合理、综合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勘探,跨区域调配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
(1)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应不足(资源性缺水);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等都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因此,我们应采取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淡化海水、人工增雨等)和节流(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等)的措施。
(2)森林锐减。森林锐减具有全球性,它是由毁林开荒、过度砍伐、商业性开发、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森林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会破坏大气碳氧平衡,使全球变暖;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减弱土地蓄水能力,引发洪涝灾害;减少生物多样性等。因此,我们应植树造林,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相结合;依法保护森林;加强监测,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3)耕地锐减。耕地锐减具有全球性。风蚀、水蚀;城市、工矿建设;生态建设等都会造成耕地锐减。由于耕地锐减,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生产压力增大,这种对耕地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耕地的污染和退化,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依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耕地退化。
(4)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带。气候变干;草场沙化;鼠害;过度放牧、垦殖;水井周围过度践踏、啃食等都会造成草场退化。草场退化会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场沙化,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气象灾害多发。因此,我们应合理控制载畜量,划区轮牧、围栏放牧,建立人工草场,消灭鼠害,退耕还草,营造防护林带。
(5)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例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如图2所示。
材料二图3为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图。
材料三
(1)准确描述1985年—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特征。
(2)简述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比重的变化状况,并比较二者耕地减少面积流向的差异。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角度说明1990年—2000年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根据题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说明我国北方耕地比重上升,南方耕地比重下降,由此可得,图2中曲线1为我国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2为我国南方耕地面积百分比曲线,曲线3为我国总体耕地面积变化曲线。由曲线3可得,我国耕地总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由图3可得,2003年—2008年我国南、北方耕地减少面积流向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由材料三可得,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即我国的半湿润地区,而且旱田所占比重大,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这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85年—2000年下降幅度较小,2000年—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以后,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2)2003年—2008年我国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其中,南方因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用地比北方多,北方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耕地比南方多。
(3)我国主要的新增耕地集中在年降水量为400~800mm的地区,可能产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6)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重工业的比重。例如,有条件的城市可利用废弃的工厂发展“工业旅游”。
②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例如,山西省利用本地的铁、铝土等矿产资源,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③调整工业布局。关停一部分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产能过剩的同类企业,以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
④优化环境。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冶炼、加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将“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对已经污染和破坏了的区域要加大治理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居环境。
例3.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的
B.资源开发较晚,但利用强度太大
C.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D.都会走向衰落,城市发展缓慢甚至消亡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有()
A.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
B.加强人员培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迁出人口,废弃城市
D.优化环境,使旅游业成为其主导产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趋于枯竭时,应()
A.继续加强勘探,寻找更多煤炭资源
B.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从区外运入煤炭,维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
【解析】(1)资源型城市是以某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兴起的,因而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依赖某种非可再生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通过综合整治,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都会走向衰落或消亡,如德国鲁尔区。
(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型,不一定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因煤兴起的城市,当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转型的主要措施便是提高煤炭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这样可以延长煤炭开采时间,发展经济;煤炭资源趋于枯竭时,再勘探也没有意义;从区外调入煤炭,增加了成本和对外依赖程度,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停所有煤矿,寻求国家救助,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答案】(1)C(2)A(3)B
3.生态环境问题。
(1)湿地减少(湖泊萎缩)。气候变干、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工程建设等都会造成湿地减少。湿地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涝;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具有旅游、科研等经济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应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通过采取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例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表4为洞庭湖面积变化表(以1644年—1825年的数据为基础)。
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洞庭湖区目前种植的杨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
(1)简要分析洞庭湖面积变化的特点和人为原因。
(2)简述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对湿地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解析】表格中的“变化百分比”是指某个时段的湖泊面积与1644年—1825年的湖泊面积之比。根据表格数据可得,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的退耕还湖。湖泊具有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大量种植杨树将对湖泊的生态功能造成影响。
【答案】(1)1644年到1998年洞庭湖面积减小,其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和植被破坏;1999年到2009年湖泊面积增大,其人为原因是退耕还湖。
(2)在湖泊洲滩上大面积种植杨树会使湖泊行洪、泄洪能力下降;挤占本地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
(2)全球变暖。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大面积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都会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改变各地干湿状况,使低纬度地区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影响水循环,增大蒸发,改变区域降水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因此,我们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清洁生产,植树造林,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手段之一,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其主要形式。强化采油回注储存是指把二氧化碳作为驱油材料注入油气田中,这一方面能加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易与油混合,流动性强,能使藏在较深层或岩缝里的石油“涌”出地表。
简述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和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
【解析】人为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破坏植被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一定手段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治理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油井出油,能够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
【答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森林,使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将二氧化碳进行强化采油回注储存处理的好处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增加油田压力,利于石油开采;避免石油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等。
(3)酸雨蔓延。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及冶金过程中排放的酸性气体会形成酸性雨、雪、雹、雾等,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生长;酸化河流、湖泊,危害水生生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因此,我们应回收酸性气体,对化石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
(4)臭氧层破坏。主要分布于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是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而造成的。这些物质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危害海洋生物,破坏农林牧渔业。因此,我们应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能与臭氧发生反应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5)光化学烟雾。主要分布于不利汽车尾气扩散的谷地和大城市,如洛杉矶。汽车尾气(含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夏季的强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混合气体,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喉、鼻,使人头痛、呕吐;损害植物生长。因此,我们应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保持道路通畅,使用清洁能源。
(6)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起伏大的地区。水土流失会使表层肥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地表变得破碎;淤积河湖,引发水患。因此,我们应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严禁开垦陡坡地,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7)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
(8)白风暴(白沙尘暴)。主要分布于盐碱化严重地区,如图兰平原(咸海)。这是由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土地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或咸水湖面积萎缩湖底盐碱结晶形成的盐分,在风力搬运下而形成的。白风暴(白沙尘暴)会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土地盐碱化,降低生产力;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改良耕作制度,合理灌溉,规定注入咸水湖河流的合理用水量,植树种草。
(9)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泊、近海,赤潮是世界性海洋灾害,尤其是对于较封闭平静的海区。农田径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里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使得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赤潮易在气温高,海域相对封闭,海水扩散、自净能力差的近海发生。赤潮中的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类缺氧窒息,大量死亡。因此,我们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污水排放量,实施污水处理,使用无磷洗涤用品。
(10)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是由于人类滥采滥捕生物资源,毁林开荒,占用生物栖息地,污染环境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物种消亡,基因库存大减;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和选择余地缩小,危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因此,我们应严禁滥采滥捕生物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
(11)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农林产品的产值和品质下降,增加成本;危害生物多样性,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应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建立跟踪监测制度,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地面沉降。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塌陷,破坏建筑物和其他地面设施。因此,我们应合理抽取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
(13)沿海地区盐渍化(海水倒灌)。海水会因海啸、潮汐经河流入海口逆流涌入河道,污染淡水,或因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而沿地下进入,破坏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因此,我们应合理开采地下水,实施雨季回灌,修建防潮大堤。
(14)环境污染。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依法防治污染,实施达标排放,提高公民防污、治污和抵制污染的意识。
(15)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于沿海水域及主要航海线路上。石油泄漏后,油膜会覆盖海水,造成海洋生物死亡。对此,我们应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解;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利用麦秆等物质吸附石油。
(1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衡、资源破坏等。因此,我们应加强监测,提高抗灾能力,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7)城市化问题。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缺乏合理规划、城市规模过大会使自然要素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我们应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建设生态城市。
4.发展问题。
人类在向环境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造成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在不合理开发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了生态破坏,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城市,培养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协调人地关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