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维目标”看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作答

2015-09-10随丽丽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5年2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奴隶工业革命

随丽丽

“三维目标”是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它包括教育教学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常常强调“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却较少关注“三维目标”在高考中的实现情况。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省高考历史科的阅卷工作,负责批改第39题的(3)、(4)小题。这两道小题共12分,但考生平均得分仅为3.6分左右,令人深思。下面,笔者就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考生失分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为论述方便,特将第39题摘录于下: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一、“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知识与能力”目标维度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如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卷,笔者发现部分考生在对以下两类知识的掌握上存在明显不足。

1.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主要是指重大历史事实,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等。例如,对于第(3)小题,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时间和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时间分别为1807年和1833年,据此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发生于该时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商品输出”等知识点。然而,许多考生因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把握不准,将“第一次工业革命”误答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而遗憾失分。

2.概念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是指历史学科中的一些抽象性的学科概念、原理和理论,它们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混淆。例如,对于第(3)小题,部分考生混淆了“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内涵,将“第一次工业革命”误答成“工业化”。“工业革命”指的是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的科技革命,而“工业化”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回答“工业化”显然是不准确的。再如,对于第(4)小题,只有少数考生答出“欧洲中心论”。通俗地讲,“欧洲中心论”,即“欧洲优越论”,是指站在欧洲的立场上看世界,认为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但有些考生因没有透彻理解这一概念的核心本质,从而导致知识迁移失败。

二、“过程与方法”的欠缺

“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要求我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卷,笔者发现部分考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存在欠缺。

1.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弱。许多考生不能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字词,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对于第(3)小题,部分考生无法提取出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时间“1807年”和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时间“1833年”这两个有效信息,因而未能联想到同一时期的工业革命。很多考生误将“奴隶贸易”当成关键信息,从而大谈特谈奴隶贸易的发展史,痛斥奴隶贸易的惨无人道,殊不知这与解题关联不大。再如,对于第(4)小题,多数考生未能领会材料中“‘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的深层意思,从而归纳不出“欧洲中心论”。

2.落笔作答的能力较差。考生平时在历史课堂上表现活跃、善于思考、乐于回答,但真正到落笔作答的时候却可能出现许多问题。

(1)答案的关键信息点不突出。高考阅卷的标准非常严格,阅卷教师都是紧扣关键信息点给分。因此,能否得分不在于答案字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写出得分点,如第(3)小题答案的关键信息点为“工业革命”和“商品输出”。即便是对于属于开放型题目的第(4)小题,作答时也要紧扣关键信息点。例如,答出“欧洲中心论(或该观点)具有片面性”得2分,答出“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得2分,答出“亚非拉等地区被掠夺”得2分,答出“世界各地区的文明交流”(或“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得2分。这些关键信息点就是得分点,如果答不出这些得分点,回答得再多也拿不到分数。

(2)回答评述性题目的思路不明确。第(4)小题要求考生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这类评述性题目虽具有开放性,但也有基本的答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要评价观点,概括时要精练,点透本质,评价时要客观;第二步,阐释对观点的理解,阐释时要多角度,史论结合;第三步,升华小结。笔者阅卷时发现,许多考生作答时没有严格遵循这三步,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一,概括不出“欧洲中心论”这一观点,更不能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价。其二,阐释时做不到史论结合。许多考生想到了回答亚非拉等地区的作用,但他们仅对此泛泛而谈,并没有借助史实阐释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经济所起的具体作用。其三,阐释时角度单一。考生普遍能够想到欧洲对世界的影响,但很少有考生能想到亚非拉等地区的作用和欧洲对亚非拉等地区的掠夺。其四,大多数考生忽视最后的升华小结,难以达到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进行审视的高度。

(3)答题的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对于第(4)小题,部分考生虽然能够理解材料中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也对该观点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但却因表述不准确而失分。例如,有的考生回答“前面是正确的,后面是错误的”;有的回答“一部分正确,一部分错误”。书写不规范也造成了大量的失分。例如,有的考生将第(3)小题答案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写成“一工”或“1工”,将第(4)小题答案中的“片面”写成“偏面”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偏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涉及学生在认识历史及解答相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情绪、情感倾向和基本的价值标准。这里,笔者主要想谈谈考生所应具备的作答态度——严谨和平常心,这一态度在卷面上就能得到直接的反映。考生在作答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书写过于潦草。我们并不要求所有考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但至少要书写工整,以方便阅卷教师识别。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部分考生的字非常潦草,常常需要阅卷教师仔细辨认。

(2)放弃作答或乱涂乱画。第(4)小题为开放性题目,虽然得高分很难,但不得分也非易事,除非是没有作答。然而,恰恰就有部分考生一个字都不写。另外,我还发现个别考生在试卷上乱涂乱画,有的随手涂鸦,有的写上“谢谢老师”、“祝福老师”的话语。

(3)粗心导致笔误。作为考生,既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高考,也不能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笔误即是其中之一。例如,对于第(3)小题,部分考生将“市场扩大”写成“市扩大”,将“扩大市场”写成“扩大市”,将“工业革命”写成“工业革”,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

高考不仅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它是检验“三维目标”是否实现的有效方式。历史材料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最令考生感到头痛的试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事实性知识,还要将概念性知识通俗化、形象化,提高知识迁移能力;不仅要锻炼分析、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还要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严格训练作答能力,规范历史学科专业术语的运用;既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高考,又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避免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有效地迁移到高考历史材料题的作答上,做到书写规范、用语准确、条理清晰、角度全面、重点突出,从而最终取得高考的胜利。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奴隶工业革命
蚂蚁奴隶的反抗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My First Sea Journey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手机奴隶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