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大学教师教育(FD)进展及其信息化动向

2015-09-10杨絮张海李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教员大学培训

杨絮 张海 李哲

近年来,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大学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4年已达到37.5%,早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在日本,毛入学率达到61%,也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如何提升大学教育质量?通常从三个角度考虑这一问题,即师资、学生和课程,其中首要的影响因素为师资。日本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多年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大学教师的发展进行支撑对我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日本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与经验

日本大学教师教育(FD:Faculty Development)指提高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方法,在大学教学改革中通过组织行为来实施。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大学设置基准”中强制要求大学必须开展FD活动,这被称之为“FD义务化”。根据文部科学省所采用的解释,FD广义上指的是在研究、教育、社会服务、运营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的开发,包括开展这些活动的组织机构和授课人员的自我检查和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而狭义上指的是以教育的规范构造、内容、课程、技术等相关授课人员的资质改善。具体而言,一般包括教师的相互听课、教学方法研究会、新教师研修会等举措。[1][2][3]因此,大学中FD关系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日本早期有关FD的内容主要由大学教育学会开展各类研究、研讨活动,并不断向大学和政府呼吁需要重视教师培训,受此影响日本政府从1990年开始逐渐重视大学FD,最终以国家发布政策文件形式指导和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此类培训。在国家政策要求下,实施FD的大学从2003年的69%攀升到2008年的97%,现阶段几乎日本各个大学都会设置专门负责FD的机构,开展面向大学教职员工的各类培训活动,并且各类大学评价和学位授予机构、大学基准协会、高等教育评价机构都将FD作为大学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审议会答申中指出FD包括有如下内容:理解大学的理念和目标的Workshop(专题研讨会);由有经验的教员对新教员的指导;为改善教员教学方法(如学习理论、教学法、讨论法、学业评价法、教学用设备使用方法、媒介使用能力等)的支援项目;课程开发;学习支援(履修指导)系统的开发;教育制度的理解(如学校教育法、大学设置基准、校规、履修规定、学分制度等);评价(学生的课程评价、教员同事间的教学法评价、教员各类活动的定期性评价);教学优秀教员的表彰;教员的研究支持;调节研究和教员的系统和校内组织构建的研究;大学管理运营和教授会权限关系的理解;大学教员伦理规章和社会责任等内容的普及;自我检测和评价活动及其灵活利用。具体的FD实施方法一般多是以大学或院系为单位开展对教员的集中培训,由负责教师培训的机构制定有关教授课程进度控制方法、教学法、课程表做成方法、成绩评价方法等的内容,并主要通过开展案例介绍研究会和课程评价问卷调查,设置教辅教务系统,搜集和发行教学案例资料等活动进行。

近年来,日本已经意识到纯粹由大学组织的集体培训已经无法满足各个科目特定的教学要求,所以除综合性的培训内容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适合各专业特点的培训活动,如名古屋大学就在哲学、物理学、英语教育等学科内分别开展FD活动,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刺激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满意度,进行相关教材的开发和实践。另外,如筑波大学的大学研究中心设有“Rcus大学管理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研讨会、课程讲授等模块,通过与各领域专家的交流来培养管理型人才。

● 日本大学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动向

1.协会、学会建立数字和信息网络

在日本近年建立了大量协会组织,由多所大学和各类教育相关机构横向联合开展有关FD的活动,这些协会的活动多数通过建立网站和网络数据库进行资料信息的分享。这些组织包括全国性的组织,如日本国立大学管理研究会、私立大学信息教育协会、日本能率协会等;也包括各地区区域性的组织,如京都FD开发推进中心、关西地区FD联络协议会、北海道地区FD·SD推进协议会等。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会议与国际接轨互换信息,如JFDN(Japan Faculty Development Network)、JPFF(Japan Private Universities FD Coalition Forum)、ISSOTL(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 Learning)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类研究FD相关的学会协会,如日本高等教育学会、日本体育学会、日本教育工学会、日本医学教育学会、信息教育协会等,均在每年定期召开相关的专题研讨会,发行相关研究专辑,开展信息交流活动。[4][5]

2.广泛采用学习管理系统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对“大学教育内容等改革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本科教育阶段中采用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开展事前和事后学习的大学由上一年度的210所(占比28%)上升到251所(占比34%),采用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在此指采用课堂授课、E-Learning、小组协作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组合)的大学由236所(占比32%)上升到270所(占比36%),采用clicker技术(利用手机等媒介进行学生应答、理解度分析的系统)进行双向型授课的大学由122所(占比17%)上升至153所(占比21%),这表明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范围逐年递增,迫切需要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信息化的相关培训。该调查还显示,为促进主动学习开展专题研讨会或课程检讨会的大学为129所,仅占整体的17%,而实施教师互相参观授课、专职教师FD参加率在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学数量都比上一年度要减少2%。由此可见,今后日本的大学将需更加注重ICT使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职员工参与FD的积极性。[6]

3.重视教职员工的信息化技术培训

从教师培训的多样化需要上来看,日本非常注重教职员工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培训,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的培训内容,除针对新、老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外,还面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后开展相关的“预备FD”(Preparing FD)活动,主要是召开教学法专题研讨会、TA(Teaching Assistant)研讨会,颁发教职类课程的学分,派遣到外校实习,以培养下一代青年教师力量。例如,名古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学教员准备项目”,该项目除讲授教学法外,还讲授有关教辅系统使用方法、课堂中IT技术的使用方法、电子演示文稿和电子教案的设计等。还有京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推进中心的“面对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讲座”,该讲座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前者是面向今后希望在大学任教的研究生,后者是面向听完基础课程的研究生或外聘讲师。除此外由该中心开发的在线FD支援系统MOST(Mutual Online System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提供在线大学教员教育研修的相关内容,登录该系统后可以将大学教员的授课时间、教育相关课题及其改善过程通过多媒体电子档案可视化,制作Snapshot(类似演示文稿的在线快照文件,如上页图1),提供多人小组协作工具以构建教师共同体,还可以在线进行课程分析,Web公开授课,在线FD讲习会等。

为增强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能力,有的大学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相关培训,即将信息技术能力从一般的教学方法培训中分离出来,作为FD的必备内容,实施以特定教学环境和教学科目的培训。例如,大阪大学教育学习支援中心的FD项目包括开放式教育(Open Education)、E-learning、CLE课程支援系统、ECHO(课程自动录像发布系统)、iPad等移动终端在课堂中的使用方法、量规(Rublic)等课程评价方法,并且从2015年开始专门设立了“未来大学教员培养项目”,新开设“大学课程开发论”作为面向研究生的主辅修课程,还提供教案设计、MSF(Midterm Student Feedback)、课程录像、ICT设备应用、TIE(Teaching in English)等相关服务。

4.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FD培训

将FD和ICT联合起来开展教学支援的典型就是金泽大学,该校为支援FD中ICT的使用,专门设立了“FD·ICT教育推进室”(如图2),汇集了该校教育开发支援中心、综合媒介基盘中心、学生部、信息部等多个部门的教职员工,积极利用该校的Acanthus Portal System(教学教辅综合平台)开展FD和SD的ICT教育支援、电子教材制作、ICT系统开发和管理等活动。由该部门发表的研究和报告主要涵盖有信息使用能力评价,职业能力培养中ICT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实践,校园中移动终端的使用,教师ICT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外语、医学、化学等学科的电子教材开发,采用翻转学习等开展MOOC教学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夏目達也.大学教育の質保証方策としての FD の可能性[J].名古屋高等教育研究,2011(11):133-152.

[2]廣渡修一.全学FD(企画·運営組織;FD事業;事業予算)に関する全国国立大学調査報告[J].大学教育研究ジャーナル,2005(2):45-65.

[3]文部科学省,大学教員のファカルティ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について[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4/003/gijiroku/06102415/004.htm.

[4]京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開発推進センター,大学教員教育研修のための相互研修型FD拠点形成[EB/OL].http://www.highedu.kyoto-u.ac.jp/fd/project/overview.html.

[5]関西地区FD連絡協議会,初任教員向けプログラム[EB/OL].http://www.kansai-fd.org/activities/training/cat/program_for_junior_faculty.html.

[6]文部科学省,大学における教育内容等の改革状況について(概要)[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daigaku/04052801/__icsFiles/afieldfile/2014/11/18/1353488_1.pdf.

基金项目:本论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下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技术实践监控与评价”(课题号11YJC880159)、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文化公平观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号12QN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日本NHK电视台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对应机制研究(课题号12CXW020)及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及教育信息化演变机制研究”资助。

猜你喜欢

教员大学培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培训通知
大学求学的遗憾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